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探春影(散文)

豫章师范学院学生 宋巧琳(18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6月18日   09 版)

    还没等春天站稳脚跟,夏风已经毫不留情地吹来了。

    常听到有人说,南方的时节,只有冬夏,从无春秋。想来似乎真是这样,气温回升太快扰乱了人的感知,过高的气温将夏天拉长,明明还没从春寒料峭中缓过神来——或许只是舒展着四肢伸了个懒腰,还来不及褪去身上的厚衣服,人就毫无防备地跌进了夏天黏腻又汗涔涔的空气中了。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南方人,生于此、长于此,春日于我,仿佛只是一丛花怯怯地开,一树芽悄悄地冒,怯怯悄悄间,绿意便不由分说地闯入人的眼中,猝不及防又张扬惹眼。要责怪春天的脚步太快了吗?我不愿意,执拗着翻开书页,从已经泛黄了的纸上笔尖探寻我从未见过的那些春天。

    《说文解字》解释“春”,为“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立春仿佛带来了另一轮阳光,万物闭藏的冬日从此无所遁形,只能随着冰雪的消融渗入泥土,弥散空中。而后是雨水,杜甫在诗里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日当然少不了几场好雨,不似夏雨闷闷地裹着轰轰巨雷,春天的雨是细细密密的,润物无声,从开始到结束都默默的,稍不注意,人就要被这烟雨浸透。

    沉寂的日子随着惊蛰的到来而结束。俗话说“春雷惊百虫”,春雷声声,将去年冬天蛰伏进地里的昆虫惊醒,这便是“惊蛰”。自该日起,气温大幅回升,草芽也被唤醒,伸展着茎叶从湿软的泥土中钻出来,争先恐后地占满每一寸土地,不消多时便已触目皆是嫩绿。再过半月,春分到了,它平分了昼夜和弥足珍贵的春日光阴。春分玄鸟至,离去数月的燕子在春风的裹挟下翩然而至,蓬松的翅羽间似乎还残存漂洋过海时沾染上的大洋水汽,随着飞行的动作蒸融进温暖的空气里。

    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时节春和景明,气温合适之余风也怡人,最适合结伴邀游。寻一处草坡或是一隅湖畔,同三两好友对谈畅叙,任由青草香填满胸腔,一呼一吸间都是春天的勃勃生机。谷雨是春天节气的收官之作,《群芳谱》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雨生百谷,农人前些时日栽下的瓜果幼苗终于在此刻饱尝了春日甘霖,于是汲取的水分又化为亮得晃人眼的绿色,顺着雨来时的轨迹向上攀,冒芽、抽条,春日好雨催谷生。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书上的春天至此就拉上了帷幕,徒留我这个闲人看客反复品味咀嚼。向外望去,柳意正浓,枝条上聚着的柳絮被风经过,吹散了飘向各处,同冬季谢幕的最后一场雪一般,匆匆春又归去。总有痕迹的吧?我不死心,模仿着近千年前辛稼轩的姿态朝檐上瞧去,果不其然——“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想来是春也不肯走。

    夏风又吹来了,窗外柳枝摇晃,叶间枝上似乎已然藏着几只正欲展喉高歌的知了,夏天是真的来了。柳字谐音“留”,我愿效仿历代文人墨客借柳送友,趁着恼人的暑意还没随着日历的翻页渡过来,让我再从柳荫里捞一把春影。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漫步在老城的似水流年(散文)
蒲公英(组诗)
探春影(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