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向晚时分,暮色爬上了树梢,夜将至未至。校园里,学生已进入教室,朗朗书声从不远处传来,宿舍区静悄悄的,天气有些闷热。我从寝室下来,正准备骑电瓶车走,前方忽然有东西一闪一闪飞过。我惊喜地叫道,“看,萤火虫!”环顾四周,才发觉并没有一个人。它靠近,疏远,又靠近,又疏远,上下起伏的光点,翩翩起舞的身姿。我就静静地看着,像站住的木桩一样,不曾发出半点声响,目送它直至远去。那短暂的一刻,我如迎来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那般激动,别离时又难掩何日君再来的神伤。流萤点点,旧梦斑斑,我想起了幼年的夏夜,想起了那段被遗失了的美好时光。
岭南的仲夏,太阳火热,万物正盛。黄昏后,才有晚风携来清凉,驱散了热气。晚饭毕,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小院的台阶上乘凉。母亲拿着大蒲扇扇着,父亲给我们讲古。父亲好像无所不知,神仙鬼怪,奇闻怪事,那些故事就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我们凝神静听,时而高兴,时而难过,时而忧虑,时而狂躁,他脸上十分得意。每至兴起处,常常有不期而至的客人,它们打着橙黄色的小灯从院子边上悄悄经过,忽明忽暗,像暗夜的使者。妹妹总是第一个发现它们,她兴奋地喊道,“看,萤火虫”,于是全家人齐齐往亮光的方向瞧去,霎时爆发出一阵赞叹。我和弟弟想去追赶,可每次都被妹妹拦住,“你们把它们关进瓶子里多可怜呀!”如此方作罢。等它们飞走了后,父亲给我们讲起了关于萤火虫的故事,什么腐草为萤,何谓车胤囊萤,我们当晚一夜便都是萤火虫的梦。
无萤不夏,萤火虫是守护夏夜的精灵,寄寓了人们对夏夜最深厚的情感。过往的乡村,夏夜常常就突然停电,炎热和寂寞把人们驱赶到了禾塘地上(村子晒谷的地方)。月亮出来了,月光悠然地洒在树上,屋顶上,草地上,池塘边,马路边,小院里,禾塘地,大地一片雪白。这样的晚上,到处也不觉昏暗,哪怕没有路灯吧,月亮就是大地的灯盏。谷场上,男人抽着烟,女人晾着头发,彼此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孩童呢?我们在月下游戏,月下呼喊,从村头跑到村尾,又从房屋飞奔到田野,愉快的笑声一路荡漾开来,惊飞了树枝上熟睡的麻雀。玩倦了,看看村野的四周,飞萤点点,竞相追逐,一只,两只,有时三五成群,点缀在婆娑的树丛之中,菜地与稻田之上。它们忽上忽下,或远或近,恰如点点星火,与几万里高空的天星同样闪耀,给宁静的乡村之夜增加了几许浪漫。望着那飞舞的萤光,我们如痴如醉,年幼尚不懂得什么叫浪漫,却也被这梦幻的景色深深吸引。
萤火虫与我的故事不止于此。几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正在读一本关于古诗注解和鉴赏的书,重新读到了杜牧的名篇——《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而后竟一夜难眠。诗里的一字一句幻化成活生生的人物从书页上跑出来,凉薄的夜晚,残破的宫殿,清冷的台阶,孤独的宫女……在眼前生动地演绎,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无奈踱步至窗口,此时四野无人,万籁俱寂,远处的路灯无精打采,孤光自照,衬得夜色更加深沉。“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一股苍凉感忽而就从我的心头涌起,它来得那么激烈,如白酒如北风,令我猝不及防。
彷徨了片刻,惊喜地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小光点贴着学校的北面围墙缓缓飞过,我一眼便知道那是什么,顿觉四周都明快起来,满心的愁绪全然消遁。我不禁想,千年前的那位宫女看到这一幕时也似我这般吧?寂寞深宫,无人作陪,青丝变白发,少女心事终换来一生遗憾,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想想就心痛不已。寂静的夜!凉薄的夜!天底下最不幸之人!
庆幸的是,好在还有萤火虫伴她身旁,能够在寒夜里捎去一丝暖意,驱走包围着她的孤独和落寞。由此看来,萤火虫是多么温暖的存在啊!今夜于我,不也是这样吗?遥想这微微萤火,千年以前,它抚慰了那位失意的宫里人,给她送去了宝贵的温暖;千年之后,也给予我这个疲惫的游子以慰藉,安顿我的思念,消去我的苦闷,平静我的内心。多么善解人意呀!由此可见,萤火虫真是一种充满灵性的小虫子。
萤火虫是我儿时的玩伴,一生的挚友。我本出身乡里,为求学为工作不得不离开村庄,进入城市。辗转于钢筋水泥丛林中,回去的机会越来越少,那记忆中的萤光逐渐模糊难觅,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即。自离乡的那一天起,这位熟悉的朋友就莫名地从我的生活中退场了,踪迹再难寻。也许是我走得太远了?我有时也会责备自己。毕竟没有一只萤火虫会喜欢城市,那林立的高楼,五光十色的光影会让它们陌生,拥挤的人群,错综复杂的街道,会让它们迷失,喧嚣的舞乐,汹涌澎湃的车流会让它们恐惧。它们生来就不属于城市,田野、大自然才是它们一生的归属。亲爱的朋友,是我远离了你。假若有一天,我扬起回程的风帆,你是否依旧会守候在原点等着我?
我想,你会的,一定会。
悠悠萤火,是自古以来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极致的浪漫,也成为漂泊旅人在他乡最深切的念想。
责任编辑:谢宛霏
广西百色市百色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卜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