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墨香,编织神秘的时光。我常坐在书房里翻看那些古籍,偶有些想法与感触,便会拿起桌上的那支素笔写下。
拿起笔,那位大诗人似乎又站在我面前,与窗外的月光相照,为笔墨间多添一份静谧。
合上本子,便回房间睡下。待日光又一次轻拂熟睡的鸟儿,我又坐在桌前,令我惊讶的是在下一面纸上,多了几列豪放潇洒的字:“下官偶得此札记,见字如晤,君之才情不同常人矣。臣翰林供奉太白也,邀君欢饮达旦。”
我此时才发现,这支素笔并不是家中的,它到底从何而来呢?但我庆幸它有如此功能,也便翻开下一面,写去了回信:“太白兄,这何尝不为缘分,你我相隔甚远,恐无能相会,愿借笔墨代在下赴长安。”
我满怀期待地将本子合上,希望能等到来自1000多年前那位谪仙人的来信。时间流转,可我却未等到回信,我不禁有些失落,几日里,那些字迹也开始慢慢褪去。
“落叶纷纷暮雨和,朱思独抚自清歌。”窗外雨点淅淅沥沥,这句诗偶然出现在稿纸上,我一惊,这不是幼微的诗吗?她是多么孤独啊!心中的希望又被重新点燃,又拾起那支素笔,在握起笔的那一瞬,一种失落与悲伤涌上心头。这或许就是幼微当时所感吧!不久,纸上显出秀丽的字:“卿知我意,苦小女家世之悲也!”
玄机的无奈与愁苦,顺着笔尖到我的心头,我提笔不语,如此神奇的笔,却无法改变过去。纸有些水渍,可我却不知,那是雨水,还是泪。
这支笔我时常用着,我也与许多人通了信,有时与他们畅谈甚欢,也有时看他们的忧愁。忽有一天,素笔不再出现,而是变为一抹神秘的墨香在书屋内荡漾……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湖北荆州沙市第二中学学生 谭涵月(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