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筑梦太空》:“硬核”书写商业航天故事

本报记者 牟昊琨 杨月 实习生 田麓加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7月30日   02 版)

    没有哪一项科技事业像“航天”这样充满了幻想色彩。早在400多年前,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就写过一本既像科幻文学又像科学专著的作品《梦——月球天文学》,描述他想象中的星际之旅。网络作家“飘荡墨尔本”的科幻小说《筑梦太空》则采用倒叙的方法,通过一名移民火星的总设计师的视角,以中国航天科技的现实成就为背景、记录中国商业航天事业发展的故事。

    近日,在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福建省作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和阅文集团主办的《筑梦太空》作品研讨会上,相关领域专家对其进行了探讨。在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林秀美看来,《筑梦太空》是少有的“让自己能一口气读完”的小说。《筑梦太空》这本书,直接拉近了林秀美和航天员之间的距离。读完这部小说以后,林秀美对小说的主角、人类移民火星总设计师梁天印象格外深刻。“他是一位与东方红一号同龄的人物,他正直、果敢、坚毅,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坚守在航天事业一线,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他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在航天事业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都深刻体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紧密交织。”

    那些貌似遥不可及的航天英雄,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是活生生、有情感、有血有肉的人。阅读这本书,让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近距离感受到了一名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和心路历程。“读完以后,我深深地被这些航天工作者打动。我从书中看到了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

    作为一名在一线奋斗了30多年的“资深航天人”,北斗导航等卫星发射任务“01”指挥员李东平在看这本书时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作者对戢志东这位老‘01’人物的形象刻画,可以看出作者下了真功夫,从一个个具体事件中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饱满的情感永远是科幻小说情节发展重要的推动力,牵动着角色的命运,即便故事发生在冰冷的太空。中国人对星空始终如一的向往、航天事业发展的现实成果,让航天题材有了广泛的读者基础和深厚的素材土壤。在此基础上,生动的人物塑造,又拉近了读者和“英雄”们的距离,让作品呈现出可贵的人性弧光。

    除了立足于中国航天开拓性的科技成果的“硬核”书写,作者“飘荡墨尔本”还贡献了众多“脑洞大开”的科幻畅想。“书中对人类未来太空技术有着严谨且充满质感的描写,对宇宙世界也有着宏大超越的想象,这两个想象世界相互叠加,形成了一部文明相遇和融合的壮美史诗。”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陈定家说,“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作者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现实元素和社会问题。比如对于人类移民外星的探讨、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冲突等。”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让陈定家觉得故事更加贴近现实、引人深思,也为他提供了一个思考未来、探索未知的全新视角。

    科学犹如数学,一是一,二是二。文学是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拯救地球到拯救文明,再到拯救灵魂,《筑梦太空》探索着将科学思辨特征与文学感性特征进行结合。南开大学教授周志强就在“飘荡墨尔本”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思考着理论基础与未来形成事实的可行性与可信性。“《筑梦太空》以现有的科技逻辑为依托,凸显浩渺宇宙中看似渺小却具有强大意志力的人的意义。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没有使用当前科幻小说中常见的那种‘征服世界’的故事,超越了十八世纪以来如《鲁滨逊漂流记》式的工业化时代的叙事逻辑,呈现出与‘技术控’模式、‘父权制’叙事截然不同的‘伦理性反思’的写作意识。”

    该书中,小说主要人物方原、梁星火、梁天命运不同,但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那就是孤独。方原还未出生就失去了父母,在孤儿院独自成长,更是阴差阳错地成了整个地球唯一没有植入脑组的人,因而时时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梁星火作为第一个在火星上自然出生的人类,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所有人的密切关注下,看似万众瞩目,实则与世隔绝……《文艺报》副编审、青年评论家行超觉得,这也是作者留给大家的一个思考: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人类作为孤独的个体,该如何自处?

    用文学情节把读者“捆结实了”,作者讲科学的部分同样精彩。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鲍远福说:“小说中展现的能源开发、星际旅游、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虚拟现实、意识芯片、星际移民人体冷冻技术、月球基地建设等内容,基于现实的技术条件都有可能在未来实现,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可行性的技术想象相结合,为小说的艺术想象和叙事建构提供了扎实的现实主义基础。”

    “小说叙述更多采取的是由未来人的回忆走进历史现场的方法,由此实现了想象性事件与历史真实事件的嫁接,一半现实史,一半幻想史,实与虚的相融,应和了我们在现实坐标上的回望与向往。”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朱钢说,小说给出了人类未来的可能,但意不在对于未来的重度想象,而是关注我们是如何走向未来的。“写科技攻关、科技发展,终究是写人。作品借未来人类的故事,对当代科技工作者传达‘感恩之心’和‘致敬之意’,是其情感的核心。”

    “《筑梦太空》的突出特点是它很好地将科技创新的现实与科幻元素连接在一起,不仅反映了我们的创新成就,也展示了科幻创作发展的新趋势和动向。”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认为,这对网络科幻文学的创作非常有借鉴价值,“未来科技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何种变化,可以通过文学来探索和理解。《筑梦太空》创作较好地实践了这一指向。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科幻创作,推动网络文学的高质量书写,对于网络文学的当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周伟

《筑梦太空》:“硬核”书写商业航天故事
刘慧娟:创作是心灵的真实写照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