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汪曾祺《山河故人》:“食”“味”自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生 邱博南(25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7月30日   03 版)

    汪曾祺走南闯北,美食为先,春韭秋葵、时蔬野菜、高邮咸鸭蛋、昆明汽锅鸡,从家园小食到地方名吃,穿透文字,四溢飘香。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自然中的果实成为了汪曾祺散文写作中最好的一部分素材,无形中也在表现着他自身的生态意识。如果再更细致地品味一下,它们又变成承载了无数美好的念想。他说他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活的信念。

    汪曾祺喜欢吃,也爱倒腾吃的,还喜欢写吃的,在他笔下有全国各地的吃食和做法。他也不挑食,啥都吃,“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他笔下有人间的各种味道,每道菜里都蕴藏着浓厚的自然生态风俗和人文情怀。散文《五味》中,“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买回来就能拌。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

    在每一段食物描写的最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汪曾祺透过这些美食所体悟到的人间烟火以及所获得的人生思考。每一个原材料的记载,每一道美食的描写,都在显示着汪曾祺对于自然的靠近,感谢着自然的馈赠。古有苏东坡“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今有汪曾祺“高邮咸鸭蛋”“咸菜茨菰汤”,而不管怎么样,“吃”对他们来说,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更不敢辜负的,应该是美食背后所蕴含的那一份沉甸甸的东西,是生活、是生命、是灵魂、是大自然的礼物。就在这些由普通日常食材所构成的美味佳肴中,依稀窥得见汪曾祺的平淡与情趣。虽然他说起的都是鸭蛋、豆腐、小咸菜、炒米等小吃,但它们何尝不是在诉说着自己和自然的一切,和自然的美好。

    汪曾祺师承沈从文,民俗风情的写作更是“一丝不差”地继承了下来。散文集《山河故人》中,有专门的章节回忆他的家乡、他的家。这是他的家国意识的一个突出体现,当然,他的小说更是如此。就像沈从文把自己的小说《边城》的自然环境背景设置在家乡湘西一样,汪曾祺对家乡、对家园的想念与热爱同样也是浓烈的。即使年轻的时候读过了很多的书,走过了很多的城市,认识了很多的人,心中依旧满是自己的家乡。

    汪曾祺在《山河故人》中所描述的许多自然情境,都是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景生态图,它们都没有受到工业浪潮的裹挟、冲击,也没有被城市文明凶残吞噬。他笔下的乡村非常传统,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淳朴的民风代代相传,别样的民俗世代沿袭,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经济增长缓慢,一切都浸润着本色乡村的味道,散发出浓郁的山野气息,自足恬淡、淳朴天然、宁静优美,宛如梦境中的世外桃源。”

    家园意识的显现很大程度上来自现实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精神缺失与归属畅想。“汪曾祺亲身经历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即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他目睹了新崛起的现代工业对传统乡村的巨大冲击,对渐行渐远的自然生态之美充满着无比惋惜和深深眷恋之情。”因此他在散文中呈现了自然生态图景,呈现了唯美诗意、淳朴天然的自然生态样本。他在表达着自己的生态同情,也在完成与自然的和谐书写,强烈地召唤着“原始”生态文明的回归。

    在散文《苦瓜是瓜吗》中,汪曾祺借由苦瓜感叹文学创作的问题。“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开除出去。”其后他用“味”来对标文学创作。这样一种文学创作观念反映了他坚持追求自然本真。这可以说是他的生态文明意识影响之下产生的结果。

    汪曾祺在他的散文创作中,通过简单勾勒、回忆刻画,构筑了和谐健康的精神生态家园。《山河故人》中,他追忆了家人父亲母亲、祖父祖母,老师沈从文、金岳霖、闻一多等等文学大家。在他的笔触下,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自然世界中生活着,如同他们周边的大自然一样,健康净朗、顺从天性。

    汪曾祺就像他小说中的许多主人公一样,光明磊落,纯真率真,没有太多的欲望与贪念,从《山河故人》中他过去回忆里看到他“虽然被经济的、生活的重重压力所碾压,受苦受累,但都善于摆脱身心内外的种种羁绊,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能遵循自己的性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的怀抱之中,充分享受着精神上、心灵上的无拘无束。”

    不管是做菜还是著文,汪曾祺都崇尚自然质朴,饮食的清淡取向与行文的本来风格是相一致的。他在谈到学人做菜时也曾说:文人所做的菜,很难说有什么特点,但大都存本味去增饰,不勾浓芡,少用明油,比较清淡。文学创作要展现最真实的东西,要去自然地、不加修饰地呈现这种真实,从这里可以看出汪曾祺倾向朴实无华的写作风格。如同他在追求外在环境的生态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在的宁静淡泊,自然质朴、自足本真的内在精神生态。

    责任编辑:谢宛霏

汪曾祺《山河故人》:“食”“味”自然
用温暖笔触诠释幸福要义
从“赵吉儿”视角探寻独特的运河印记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