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孙建英出生于河南省新密市的一个小村庄。“我们村一百多户人家,我家是最贫困的。母亲是小脚,也没文化,辛辛苦苦种着二亩多地,连糊口都不容易,可她坚持让我读书。”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孙建英的回忆中,母亲是少年时代影响自己最深的人。“母亲教给我坚强和善良,此后遇到再苦、再难的事情,我也都坚持了下来。”
古老的溱、洧水系之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但当时的农村书籍少,获取知识不易。艰苦的少年岁月里,家乡的戏剧和唱本,便成了孙建英最初的文学启蒙。土壤的贫瘠,困不住一颗顽强向上生长的心。他如峭壁间的一棵青松,从缝隙中奋力汲取阳光和养料,将儿时的艰苦经历与际遇,都视为文学创作的资源和财富。
“我吃过旧社会的苦,见证了新中国由弱到强的艰难历程,深刻体会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今天来之不易。我是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写作的。” 孙建英说。
以苦难磨砺文学之光
桐柏县是千里淮河的源头,古称淮渎,是革命老区,后因长篇小说《桐柏英雄》及取材此书的电影《小花》闻名遐迩,“桐柏英雄”也已成为桐柏老区的文化标签和精神象征。
1958年,孙建英来到桐柏山区,此后便扎根在这片革命老区,从驻村工作队员到县报记者,再到县文联主席,一待就是几十年。“回过头来想想,往日经受那些艰辛磨难,并非坏事,因为有了那段磨难,才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才有机会接近桐柏山,触摸到桐柏山壮丽的山水、肥美的田园;也是那段磨难的岁月,让我感受到了山区人民勤劳、淳朴、善良的优良品质。”
1981年到1982年,孙建英被借调到《莽原》编辑部。在《莽原》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看到了文学创作的广阔天空,巨大的写作热情蓬勃生起,“犹如鱼翔浅底,鹰击长空,让思维在文学海洋里自由翱翔”。1986年,“桐柏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孙建英被选为文联副主席主持全面工作,并在之后担任起文联主席的职务,培养了几代桐柏作家。
几十年来,孙建英始终用深情的目光守望着桐柏这片红色革命热土,以笔书写淮河源头的自然山水,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创作出中篇小说《桐柏山上的猎手》《山魂》《森林曲》《宿凤垭》、短篇小说《山水依依》《山神》等一系列深深扎根于桐柏大地的文学作品,大大丰富了“桐柏英雄”精神内涵和桐柏山淮河源的文化价值。
在散文集《与山对话》的后记中,他写道:“大山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也制约了我的生命历程和思维行为。我宛如大山石缝间的一块岩石,在岁月的风雨中聆听大山的心音,解读大山秘密的禅语……”
在著名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散文奖”获得者周同宾看来,孙建英是“桐柏山的观察者、体悟者、描摹者、歌吟者,和生活、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山用精神、气度塑造了他,他用文字、艺术塑造了山。人与山与文,无意间达到某种统一。所以我说,要认识孙建英,就去读桐柏山,要认识桐柏山,就来读孙建英的散文”。
怀抱赤诚之心写作
2024年7月出版的《孙建英研究》,是桐柏作家的第一部研究专集。本书中收录了30余篇作家诗人对孙建英的印象、回忆与研究文章,在他们的笔下,孙建英谈吐儒雅、学识渊博,“气静似竹,和气若春”,是文学路上的导师,也是关爱晚辈的蔼蔼长者。
《孙建英研究》的执行主编,作家、诗人陈立红已与孙建英相识数十年,对他的作品与经历有着深入、详尽的研究。“正是因为他的工作和创作成果,完成了桐柏文学的奠基和开拓,促成了桐柏文学新人的成长和繁荣。” 陈立红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任县文联主席期间,为鼓励青年作家创作,在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孙建英和秘书扛起了办刊物、编报纸、举办研讨会的全部工作。“那时候没有条件,我们就搞野炊,每个人带着自己的作品,带上干粮,到山上讨论。”几十年过去,孙建英仍能清晰回忆起当时的细节,他和其中的许多作家至今联系紧密。“大家都是兄弟,年龄小的就把我当作长辈,整天在一起亲亲热热,关系好得很。”
1995年,孙建英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将写作重心转移到散文、随笔和札记上,“抚今追昔,忆海拾贝,用文字追忆人生路上那些难忘的人与事”。
70岁时,孙建英将半个多世纪以来发表的作品进行整理、挑选,出版了中短小说选《走出雪谷》、散文选《与山对话》和幽默故事选《千年等一回》。80岁时,他将退休后写作的散文随笔和创作感悟,凝练为饱含人生经历和深刻体验的散文集《履痕》。2023年,孙建英出版了最新文集《秋天的视觉》,其中收录的作品大多是他80岁以后的手迹,“耄耋之年写作,比年轻时轻松得多,没有羁绊,没有约束,不需顾忌,写出来的文字是真情流露”。
孙建英将如今的自己比作一头卸套的老牛,终于能够静下来,以文字反刍人生,“人生是一条单行道,没有倒车的机会。既然步入了生命的秋季,就需坦然面对,把心境降到低处,不再高攀,无须强求,努力把身心融进秋色之中,便是人生最佳的境界”。
时至今日,孙建英也从未放下青年作者的交流,只要有人前来拜访,谈起文学和创作,他身上仿佛就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年轻人待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变得年轻了。”青年作家的热情和活力也让孙建英深受感染,“我总告诉自己,不要太保守,太守旧,要多向年轻人学习”。
“作家要有一颗善良、赤诚的心,抱着美好的心去观察和写作,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美好的。年轻人还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走进古老山村,感受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孙建英看来,文学写作的过程,是作者凝练世界观的过程,是歌颂新时代、播扬真善美的过程,也是升华心灵、修身养性之良举。
桐柏之间,老树常青。翻开《秋天的视觉》,书页上印着一张孙建英的近照,他站在一片葱茏的绿意之中,面容精神矍铄,瘦削挺拔,目视着远方。宛如一棵饱经风霜后依然挺立的苍劲松柏,任由那来自桐柏的山风和雨露,在他身上细细镌刻下岁月的痕迹。
责任编辑:周伟
本报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