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池塘(散文) 湖北文理学院学生 万琪(20岁)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2025-08-12  09版)

  皎洁的月光洒在地面上,黄泥与水泥在暗自较量,二者相接处的茅草屋里堆着几根圆木,屋后有一道沟渠,沟渠外有一口井,井旁是一方池塘。

  印象里,不知存在多少年的柿子树总是高高地遮挡在池塘上空,每到丰收时节,柿子纷纷坠落,砸入池塘,溅起很高的水花,水里的鱼儿也会避闪不及。一大丛仙人掌从对面黄泥地的边缘上垂下来,它们串串相连,黄色的花开在池塘边上,像凌空的仙子,圆胖的蜜蜂总是独占着它。在靠近井的那侧,开着些野百合,橙色的花总是还没绽开便已被我们摘下,更旁边似乎还有何首乌,只是听说,却从来没有人见过。

  池塘里的水是活的。四季更迭间,雨水从天上坠落,有些直接落进池塘里,溅起点点涟漪,有些从松软泥土间的缝隙偷偷溜进去,又顺着一旁的沟渠汇入池塘。我看着这水从绿变黄,从浊变清,阅尽春花夏雨、秋实冬雪,等到两指厚的冰彻底化了就又是一个新的轮回。

  春天的池塘像明媚的少女,它浑身披上绿意,并不与百花争艳,只于此间生出一抹欣欣向荣,或许这就叫作“春意盎然”。那一池春水里映照着蓝天白云,绿水做成的背景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有点失真,一如我此刻的回想。我见过“池塘生春草”,池塘周围有很多棒头草,花序毛茸茸的,像是春天的小尾巴,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草和它们夹杂在一起,共同装点着这片天地。池塘边缘的泥土堆得格外厚,在某一天,你会发现那里又长了几根新草。水里的鱼儿悠游自在,若是察觉到有人过来,就悄悄躲在浮萍底下静止不动,偶尔有绿色的青苔飘过,聪明的鱼儿也会随着青苔在水中畅游。我曾试过在池塘边随意搭着一条破渔网,果然也抓住了几条爱探险的小鱼。

  夏天的池塘阴晴不定,谈不上明媚,却比春季更加有趣。若逢晴天,这水必定干净明朗,清澈得可以看到底处的水草和小鱼苗。蝌蚪们在近岸的地方摆动着尾巴,大鱼会悄悄游过来张开大口,只是眨眼间,蝌蚪肉眼可见地减少。雨天的池塘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底部的泥沙被翻起,压抑与躁动被困在其中,泥水翻腾,像暴雨来临前狂风大作时的乌云。旁边的井水从不浑浊,里面还住着几条黄鳝,在外婆打水的时候,我亲眼见过的。再晚些时候,蝌蚪们慢慢长成青蛙,它们总爱待在岸边乘凉,捕食空中的小飞虫,我喜欢偷偷走到它们后面,趁其不备一把捉住,然后丢进池塘,周而复始。若是哪天我在一旁的草丛里看到黑色或是青色的蛇,便会接连几天不敢去池塘旁边,总要外婆陪我。

  秋雨缠绵,它喜欢在夜里悄然落下,柿子树很高大,它仗着自己的身量,不管晴天雨天,刮风下雨,总想借着风送叶儿去水里转转。旁边的枇杷树也不甘落后于自己多年的老邻居,于是你会看到各种形状的叶片飘然零落,颇有一种秋的寂寥之感。待到天明,树叶早已经铺满了整个池塘,我和外婆会去旁边捞一捞这些调皮的叶子。木瓜树兴许是看到主人之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也想小试牛刀,于是适时落下来两个木瓜,也掉到池子里,声响引得大人们过来搭梯子摘瓜。金黄色的木瓜散发着一种木质的清香,又有点果子的酸涩感,已经是成熟的状态了。大人们把木瓜切成丝,用糖泡在罐子里,冬天过年的时候取出来,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外公的木瓜酒都是用它们泡的,估计那酒也是有着这种清香。

  最妙的还是冬天。大雪如席,冰冻三尺。雪下了几日都不停歇,池塘的冰也结得很厚了,我们拿着大人砍好的竹子,尽全身力气用削尖的那头砸向冰面,冰层不破,我们就可以走在上面玩了。每每踩在冰面上,都有种担惊受怕的感觉,下面的冰可能随时会开裂,但是我们更享受这种惊心动魄的感觉。阿刚胆子最大,或许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勇敢,他会走到湖的边缘,我们都知道那个地方的冰最薄,从来不敢去,一不小心便会掉进池塘。随着那一脚下去,就像我们一开始担心的那样,冰从那里开裂,裂缝向着我们的方向延伸,我们于是小心翼翼地把脚挪离冰面,直到踩在地面上,心里才觉得踏实。

  这样可爱的池塘,终究没能一直留存下来。现今,它已经化为一片菜园,旁边的井依旧还在,这两个老伙计共事多年,不曾远离,却看着对方换了模样。后来,外婆家开始翻修房子,一开始是黄土垒成的高墙,外面刷着白漆,上面盖着瓦片,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瓦片的裂缝滴进灶屋,外婆拿盆接着,水满了就往外面倒,有时候雨大,水便会渗入墙体,打湿屋里的家具……再后来,村里都盖上了水泥房,这些黄土被一股脑儿扔进了池塘,那个我的乐园,从此消失在我眼前。

  如今虽然没有了池塘,但是那片菜园常常种着作物,并不见荒废,春花秋月,莺啼婉转,还是那么热闹,我也有了新的乐趣,可每每经过菜园,总是会追忆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如果旁边的井也有自己的想法,这许多年中,它会不会也曾与池塘对话,尝试与它回忆当初的日子……

  池塘啊池塘,我不知道你被掩埋的那一日,身体里是否有鱼儿在干涩的黄土里艰难呼吸,是否有水草想着逃离却动弹不得。我看着仙人掌被冰冷的石块砸中,痛得流下大片的青色泪水,看着水花在与黄土的消磨中渐渐失去气力,但无法在日渐消减的记忆深处复刻出你秀美的容颜,此刻便是借着这月光追念,再看看儿时的乐园。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