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港湾:为爱停泊 让梦飞翔
杨子熠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5年02月18日 01版)

清晨,沿河村沿河小学传来清脆童声:“不破坏,不爬越,不涂抹……”开学这天,支教老师打着节拍,青年志愿者怀抱吉他,带领学生们齐声唱响轻快的铁路版《不字歌》。
“童心港湾”活动室内,孩子们踮着脚尖,在窗边挂上金鳞红冠的瑞蛇剪纸。“右边这个字再高一点儿”“这块留着写新学期目标”,教室后方,几个孩子举着长尺,手拿粉笔,在志愿者帮助下共同完成新学年板报,一场特别的“开学第一课”正在上演。
沿河小学所在的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沿河村,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铁”)乡村振兴帮扶村。近年来,南铁团委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先后开展“五进”安全宣传教育、乡村支教、文创助力文化振兴等系列工作,“童心港湾”志愿陪伴项目也于2022年正式启动。
沿河小学42名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开学前,学生家长返回了浙江、广东等地务工。为使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青年志愿者来到沿河小学,和学校老师一起开展爱路护路知识宣讲、红领巾小课堂,以及舞蹈、音乐、美术等多样化课程,帮助孩子们开启健康、快乐的“新学年”。
沿河小学仅有5个年级,师资力量紧缺。2023年10月,南铁共青团选派赣州工务段青年职工邹桂平来到沿河小学担任支教老师,为学校解决文体课程欠缺问题。
2022年7月,34岁的刘丹丹是沿河村的文明实践员兼白梅纪念园讲解员,在了解到沿河小学“童心港湾”项目后她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离孩子最近的“童伴妈妈”。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童心港湾”项目开展以来,南铁“红领巾号列车”校外辅导员、“809000”宣讲团讲师、文创团队成员、青年才艺骨干……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自愿报名,来到沿河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书法、绘画、铁路安全知识等多样化的课程,帮助刘丹丹一起开展暖心的关怀陪伴活动,逐渐形成了一支独特的“1+N”童伴妈妈团队。
“长大了,我想开火车”“我要当警察!”……在沿河小学“心手相牵共绘文化墙”活动上,孩子们在南昌电务段青年志愿者程帅的带领下,将小手蘸上颜料,一个个承载梦想的彩色手印“飞”上了心愿树的枝头。
“我们把少先队旗、红领巾号列车、各时期铁路机车等元素融入了一幅幅墙画。”程帅说,从绘制草图到最后上色,都是大家和孩子们“大手牵小手”,一笔笔共同完成的,这些墙画美化了校园环境,成为了宣传铁路安全知识和乡村振兴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师资不足的问题缓解了,教学设施怎么改善?
在沿河小学新打造的“童心港湾”教室,老师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视频、进行PPT讲解,也能根据孩子的喜好,在课堂融入音乐元素,教唱简单的英文歌,带动大家认字母、学音标、练发音,一起学习互动。虽然缺乏英语启蒙基础,但孩子们都很有热情,非常投入,“要是其他教室也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就好了!”邹桂平心想。
了解到这一情况,南铁共青团争取到专项帮扶资金,学校教室全都装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孩子们在教室里跟着视频动画一起朗读、唱歌,更生动有趣的课堂,更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去年的期中考试上,班里学生获得了英语全乡第三名的好成绩。
一个个“金点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变成了具体措施。全校学生有了新的课桌座椅,穿上了统一定制的校服和运动鞋……学习环境越来越好,孩子们的幸福感大大增强。
一个“童心港湾”就是一个家。今年,针对孩子父母在外务工这一情况,南铁共青团推出了志愿托管项目,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寒假、周末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开展亲情陪伴等活动。
新学年,新气象。“现在我们进入诗词填空抢答环节,得分前3名的有小奖品!”刘丹丹站在“童心港湾读书角”前,微笑着宣布规则,孩子们围坐一旁,跃跃欲试。读名篇、猜书名、做书签……一场特别的读书会正在展开。
“我们通过‘朗读+互动’的方式,鼓励孩子分享阅读体会,在互动游戏中,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打开心扉。”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不一,哪些孩子性格内向,哪些不爱参与互动,怎么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刘丹丹一直思考的课题,而读书则不失为一剂良方。2025年,南铁共青团精心挑选系列红色书籍、故事绘本、铁路科普读物等,打造了校园读书角,经常性地开展读书活动,用爱心与书籍托举“小太阳”们茁壮成长。
“童心港湾”见证了沿河村的发展变迁,更多的爱逐渐在此停泊。“新的课程、新的设备,学校的教学条件现在一点不比县城差,已经有13名适龄儿童的家长想将孩子送到我们这上学。”望着操场上奔跑嬉戏的孩子们,沿河小学校长刘保建喜上眉梢。
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沿河村距余干站仅5分钟车程,在外务工的学生父母回乡探亲的机会更多了,南铁青年志愿者来沿河小学支教、开展活动也更方便。高铁拉近了家的距离,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新的希望,
“我要考全班第一,我要学一首新歌,我想再坐一次高铁!”教室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新学期目标。“童心港湾”,爱的港湾,一场双向奔赴的故事将继续上演……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清晨,沿河村沿河小学传来清脆童声:“不破坏,不爬越,不涂抹……”开学这天,支教老师打着节拍,青年志愿者怀抱吉他,带领学生们齐声唱响轻快的铁路版《不字歌》。
“童心港湾”活动室内,孩子们踮着脚尖,在窗边挂上金鳞红冠的瑞蛇剪纸。“右边这个字再高一点儿”“这块留着写新学期目标”,教室后方,几个孩子举着长尺,手拿粉笔,在志愿者帮助下共同完成新学年板报,一场特别的“开学第一课”正在上演。
沿河小学所在的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沿河村,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铁”)乡村振兴帮扶村。近年来,南铁团委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先后开展“五进”安全宣传教育、乡村支教、文创助力文化振兴等系列工作,“童心港湾”志愿陪伴项目也于2022年正式启动。
沿河小学42名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开学前,学生家长返回了浙江、广东等地务工。为使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青年志愿者来到沿河小学,和学校老师一起开展爱路护路知识宣讲、红领巾小课堂,以及舞蹈、音乐、美术等多样化课程,帮助孩子们开启健康、快乐的“新学年”。
沿河小学仅有5个年级,师资力量紧缺。2023年10月,南铁共青团选派赣州工务段青年职工邹桂平来到沿河小学担任支教老师,为学校解决文体课程欠缺问题。
2022年7月,34岁的刘丹丹是沿河村的文明实践员兼白梅纪念园讲解员,在了解到沿河小学“童心港湾”项目后她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离孩子最近的“童伴妈妈”。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童心港湾”项目开展以来,南铁“红领巾号列车”校外辅导员、“809000”宣讲团讲师、文创团队成员、青年才艺骨干……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自愿报名,来到沿河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书法、绘画、铁路安全知识等多样化的课程,帮助刘丹丹一起开展暖心的关怀陪伴活动,逐渐形成了一支独特的“1+N”童伴妈妈团队。
“长大了,我想开火车”“我要当警察!”……在沿河小学“心手相牵共绘文化墙”活动上,孩子们在南昌电务段青年志愿者程帅的带领下,将小手蘸上颜料,一个个承载梦想的彩色手印“飞”上了心愿树的枝头。
“我们把少先队旗、红领巾号列车、各时期铁路机车等元素融入了一幅幅墙画。”程帅说,从绘制草图到最后上色,都是大家和孩子们“大手牵小手”,一笔笔共同完成的,这些墙画美化了校园环境,成为了宣传铁路安全知识和乡村振兴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师资不足的问题缓解了,教学设施怎么改善?
在沿河小学新打造的“童心港湾”教室,老师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视频、进行PPT讲解,也能根据孩子的喜好,在课堂融入音乐元素,教唱简单的英文歌,带动大家认字母、学音标、练发音,一起学习互动。虽然缺乏英语启蒙基础,但孩子们都很有热情,非常投入,“要是其他教室也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就好了!”邹桂平心想。
了解到这一情况,南铁共青团争取到专项帮扶资金,学校教室全都装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孩子们在教室里跟着视频动画一起朗读、唱歌,更生动有趣的课堂,更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去年的期中考试上,班里学生获得了英语全乡第三名的好成绩。
一个个“金点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变成了具体措施。全校学生有了新的课桌座椅,穿上了统一定制的校服和运动鞋……学习环境越来越好,孩子们的幸福感大大增强。
一个“童心港湾”就是一个家。今年,针对孩子父母在外务工这一情况,南铁共青团推出了志愿托管项目,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寒假、周末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开展亲情陪伴等活动。
新学年,新气象。“现在我们进入诗词填空抢答环节,得分前3名的有小奖品!”刘丹丹站在“童心港湾读书角”前,微笑着宣布规则,孩子们围坐一旁,跃跃欲试。读名篇、猜书名、做书签……一场特别的读书会正在展开。
“我们通过‘朗读+互动’的方式,鼓励孩子分享阅读体会,在互动游戏中,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打开心扉。”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不一,哪些孩子性格内向,哪些不爱参与互动,怎么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刘丹丹一直思考的课题,而读书则不失为一剂良方。2025年,南铁共青团精心挑选系列红色书籍、故事绘本、铁路科普读物等,打造了校园读书角,经常性地开展读书活动,用爱心与书籍托举“小太阳”们茁壮成长。
“童心港湾”见证了沿河村的发展变迁,更多的爱逐渐在此停泊。“新的课程、新的设备,学校的教学条件现在一点不比县城差,已经有13名适龄儿童的家长想将孩子送到我们这上学。”望着操场上奔跑嬉戏的孩子们,沿河小学校长刘保建喜上眉梢。
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后,沿河村距余干站仅5分钟车程,在外务工的学生父母回乡探亲的机会更多了,南铁青年志愿者来沿河小学支教、开展活动也更方便。高铁拉近了家的距离,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新的希望,
“我要考全班第一,我要学一首新歌,我想再坐一次高铁!”教室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新学期目标。“童心港湾”,爱的港湾,一场双向奔赴的故事将继续上演……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