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
“志愿文学”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选登
远山竹韵(小说·中)
龙会吟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5年02月25日 06版)
(接上期)
少年却把夏瑜的手推开,不让夏瑜付钱,又把手伸进自己衣兜里。夏瑜以为他在掏钱,掏了一阵,却掏出一张纸条,展给夏瑜看。纸上画着一个个圆圈,总共有二三十个。他指着那些圆圈,对夏瑜和胖女人哇哇地叫。他在叫什么呢?这些圆圈又代表着什么?胖女人说,他心疼你的钱,不让你给我,我也不会收你的,他要是听你的话,你就对他说,今后不要再砍我家的竹子。
夏瑜见胖女人不收钱,也就不坚持了,拉着少年的手说,我们回家吧,带姐姐去你家里看看。
少年点点头,顺从地跟着夏瑜走。胖女人对少年说,这根竹子你带回家去,以后别再来偷了。
少年摇头,摆手,哇哇地叫,像是向胖女人申辩。这回胖女人听懂了,说,好,好,你不是偷,是砍,我算是服了你了。
二
少年家离胖女人家不远,不过一里多路,站在屋前喊一声,两家都能听见。这是一座三间两进的小平房。奶奶快80岁了,身材瘦小,背有些驼,眼睛布满血丝,看什么都模模糊糊,夏瑜和她面对面站了好久,她还没看清夏瑜的五官。夏瑜热情地向她介绍,说自己是城里来的志愿者,奶奶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可以找她帮忙。奶奶说,政府已经帮我家修起了新屋,哪还好意思再麻烦你们,你一个年轻妹子来大山里也不容易。夏瑜说,奶奶你千万不要客气,我们志愿者就是来帮你们解决困难的。接着就对奶奶说起了刚才在路上遇到的情景,问少年砍竹子做什么用,又向奶奶打听那胖女人叫什么名字。奶奶吃惊地睁着充满血丝的眼睛,说,巴子又去偷秋莲家的竹子了?巴子,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再去偷秋莲家的竹子,你怎么总不听话?少年急赤白脸地哇哇大叫,向奶奶表示不满。夏瑜这回也听懂了,少年说他是砍竹不是偷竹。她这才知道,少年叫巴子,那个胖女人叫秋莲。
巴子朝奶奶哇哇地叫了一阵,从衣兜里掏出那张纸条,找来一截铅笔在纸条上画圆圈。夏瑜问奶奶,巴子画的那些圆圈表示什么?奶奶说,那些圆圈表示他砍了秋莲家多少根竹子,今后有钱了,他会把竹子的钱付给秋莲。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巴子不让她给秋莲竹子钱,原来他是准备以后自己有钱时再付给秋莲,小小年纪,却有骨气。夏瑜突然有些感动。
夏瑜又问起巴子砍这些竹子做什么用?奶奶没有回答,拉着夏瑜的手朝杂屋走去。杂屋里堆着好多竹编,小竹篮、小鱼篓、小蛤蟆、小兔子……五花八门,看得夏瑜眼花缭乱。这些都是巴子编的?夏瑜问奶奶。奶奶点点头,说,除了他,还能是谁?整天把自己关在杂屋里,天天鼓捣这个。家里又没有竹林,没竹了就去秋莲家竹林里砍,骂都骂不变。
夏瑜拿起一只小竹篮反复打量,做工虽然粗糙,但构思却很奇特,一个十五六岁的失语少年,能有这种奇特的构思,真是匪夷所思。巴子跟谁学的?她问奶奶。奶奶摇着头说,没有跟谁学过,是他自己乱悟出来的。夏瑜好生惊讶,一个从来没拜过师的失语少年,靠自己的悟性,竟能编织出这么像模像样的竹编品,真的不简单。这些都是工艺品啊,这孩子是块好料,好好培养,或许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竹艺师,用自己的双手,和奶奶过上幸福生活。夏瑜激动起来,她突然有个想法,要帮助巴子成为一个民间工艺师。她对奶奶说,奶奶,我想介绍巴子去县里学习竹编工艺,你同意吗?
奶奶说,这得问问巴子。
哇哇哇哇……巴子大声叫着,脸上露出异样的表情,原来他一直跟在她们后面,认真听夏瑜和奶奶说话。夏瑜听不懂巴子在哇哇些什么。奶奶解释说,他说他愿意去,就是舍不得奶奶,他要在家里照顾奶奶。说着说着奶奶眼睛就红了,慈爱地望着巴子。这孩子虽然说不出话,孝心却特别好。夏瑜万分感动,两眼潮潮地看着巴子,说,奶奶由我来照顾,你只管放心去,好吗?巴子听夏瑜这么说,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浮出了笑容。夏瑜脸上也堆满了笑容,又拿起一只小鱼篓,说,我先带几件你编织的东西给竹艺厂的师傅看看,如果他们同意接收你了,我马上送你去。巴子又点了点头,搂起一抱竹编品,塞到夏瑜怀里,意思是要夏瑜多带些去。奶奶说你给姐姐找个袋子啊,这么多的东西她怎么拿。巴子腼腆地笑了,去外面屋里找来一个蛇皮袋子,把那些竹编品装进袋子里。夏瑜说,我马上去县里,你们在家里等待我的好消息,说着就提着蛇皮袋子出了门。巴子把夏瑜送到路上,夏瑜的身影在山路上消失了,他还站在哪里一动不动。
三
夏瑜下了从野月岭到县城的汽车,正要打的去县竹编工艺厂,一辆小车突然停在她的身边,一位年轻男子从驾驶室的车窗里探出头来,叫着她的名字。夏瑜扭头一看,忍不住叫了起来,廖金鑫!廖金鑫和夏瑜是高中同学,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好在他的变化不是太大,夏瑜一眼就认了出来。当然,夏瑜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要不开着车子的廖金鑫也认不出她来。
廖金鑫问夏瑜,你去哪里?夏瑜说,我去县竹艺厂。廖金鑫说,县竹艺厂早垮了,你去哪里找?夏瑜有些吃惊,好好的竹艺厂怎么会垮?廖金鑫说,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经营不善,产品没有销路,一年比一年亏损得厉害,就垮了。夏瑜听廖金鑫这么一说,有点傻了,怔怔地站在那里。廖金鑫说,好多年没见了,你如果没别的事,就上车坐坐,我带你四处看看。夏瑜一时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便上了廖金鑫的车。廖金鑫一边开着车,一边从后视镜里看着夏瑜,问,你去竹艺厂办什么事?夏瑜说我想找竹艺厂的领导,给他们推荐一位少年,招他进厂当工人,没想到竹艺厂早就不存在了,这点希望也落了空。那少年是个竹编天才,却没机会发展,太可惜了。
廖金鑫说,天才?你也太夸张了吧?
夏瑜说,你看看他编织的竹艺品,就知道我没说假话。你有没有兴趣看看?
廖金鑫把车停在马路边。夏瑜把巴子编织的那些竹艺品拿出来给他看。廖金鑫的两眼立即放光,说编得还真不错,不过离天才还差得远。夏瑜说他还是个孩子,而且是个失语少年,从没拜过师,这些竹艺品完全是靠悟性编出来的。这样聪明的孩子不好好培养,太可惜了。廖金鑫一听,立即惊讶得瞪大了两眼,说,这孩子可够聪明的,这么小就能编出这样的工艺品,长大了一定了不起。
夏瑜说,我就是看到他聪明,才想给他找个好师傅,使他能发挥一技之长,像正常人一样过上幸福生活。
廖金鑫说,你对这孩子怎么这么上心?他是你的什么人?夏瑜说,我在野月岭当志愿者,这孩子是野月岭的人,爹出车祸死了,娘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他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我想帮帮他。
廖金鑫反复打量着巴子编织的那些竹编品,说,你怎么帮他?即使帮他找到了好师傅,即使他的竹艺品编得再好,凭他一个哑巴孩子单打独斗,又能有什么出息?
你的意思是要我放弃?夏瑜生气了,真想立即下车。
廖金鑫笑了笑,说,不放弃也行,你可以先调研清楚,野月岭有多少竹编匠人,发展前景广阔不广阔?如果具备了竹艺发展的条件,你可以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竹艺合作社,找个老板投资,整个野月岭的人都可以靠竹编手艺过上幸福生活,那哑巴孩子还愁没有出息?
廖金鑫这些话犹如醍醐灌顶,使夏瑜的脑子豁然开朗,眼前立即展现出一片灿烂的前景。她高兴地笑了,说,还是老同学厉害,一句话就把我提醒了,我回野月岭后,好好调查研究一下,从野月岭遍山遍野的竹林来看,我想野月岭的竹艺一定大有发展前途。
廖金鑫说,我想也会的。
这时夏瑜才注意到车里摆着一本书,随手拿起一看,是本竹编工艺图册。你也喜欢竹艺?夏瑜问廖金鑫。廖金鑫说,我高中毕业后,也进了竹艺厂,从工人成为厂里的产品设计员,这是我为我们厂设计的竹艺产品。厂子垮了后,我把这本竹艺图册放在车上,没事时就翻翻,也算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留恋吧。廖金鑫说得有点酸楚。夏瑜说老同学你既然这么留恋过去的竹艺岁月,等我们野月岭的竹艺合作社成立后,你可以来投资,我们热烈欢迎你。
廖金鑫说,你开国际玩笑呢,我像个投资的人吗?到时你们真成立起竹艺合作社,能让我当个工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夏瑜说,让你当工人太屈才了,到时聘请你来我们合作社当技术员。
夏瑜把整本竹艺图册浏览了一遍,不觉想起了巴子,既然没给他找到师傅,给他一本图册学习也好。便问廖金鑫,这本图册你可以送给我吗?廖金鑫说,你是想送给巴子吧?可以。夏瑜高兴地说,那我替巴子谢谢老同学了,这本画册,一定能成为巴子的好师傅。
夏瑜回到野月岭时,巴子正在厅堂里剖竹子。他把从秋莲家竹林里砍来的那根竹子按照需要的尺寸,用小锯子锯成一截一截的,将竹子的节环去掉,用刀子刮去竹子表面那层青色,再用篾刀把竹子对半劈开。他劈竹子的动作一气呵成,冲劲十足,夏瑜听着那竹子撕裂的声音,不由得想起了势如破竹这个成语。她忘记了和巴子打招呼,凝神地看着巴子娴熟的动作,心想这孩子真的了不起,但愿竹艺合作社能早日建起来,助他早日成才。
巴子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他的工作上,一直没有发觉夏瑜就站在他的后面。他把竹子劈开,又开始了劈篾的程序,将劈开的竹子切割成宽度、厚度、长度和大小不同的篾片和篾丝。完成了这一切,他才站起来,这才发现夏瑜站在他的身后,眼里立即放出了亮光。那亮光仿佛在问夏瑜,给我找到师傅了吗?夏瑜抚摸着他的脑袋,说,找到了,你的师傅在这里。说着把画册递给了巴子。巴子立即被那些竹编设计图迷住了,一张脸笑成了花朵。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美的竹艺设计,依稀感觉到这些设计似乎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过,既陌生,又熟悉,既遥远,又亲近,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他的胸膛里涌动着。
四
夏瑜脑海里老是浮现着那天巴子破竹劈篾的画面:一根青翠的竹子,在他的小手里变魔术似的,一瞬间就变成了细如柳丝的篾片篾丝。这样一年下来,他需要多少根竹子啊。这些竹子,不能老是去秋莲家的竹林里砍吧?拿钱去外面买,他家又哪来的钱?得想办法给他家栽种一片竹林,那样,他才有用之不竭的竹源。
夏瑜发现,野月岭的人都喜欢在自家屋前屋后栽竹,不知是受了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影响,还是因为生计的需要。而巴子家屋前屋后,一棵竹子也没有。巴子家屋前屋后的空地其实很宽,为什么不栽竹子?她问巴子奶奶。奶奶叹着气说,我家屋前屋后原来也有竹子的,那年巴子爹爹出车祸死了,巴子妈妈听信了风水先生的话,说巴子爹爹出车祸,是屋前屋后的竹子带来的邪气,就把竹子连根挖了,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夏瑜也叹息了一声,说,都什么年代了,巴子妈妈还信风水先生的鬼话。奶奶说,我也不信,可巴子他妈妈信,我也没办法。夏瑜说,既然你不信,现在就栽上竹子吧,巴子很有希望成为一个竹编艺人,竹编会成为他终生的职业,让你们祖孙过上幸福生活。奶奶说,你是个大好人,我听你的,现在就栽上竹子。
夏瑜去找秋莲,先跟她说起巴子在纸上画圆圈的事,说巴子那些圆圈是记录着砍了你家多少根竹子,他有钱时,会把那些竹子钱付给你的。秋莲听夏瑜这么 一说,眼睛就湿润了,说也真难为这孩子了,不过他家那个样子,又哪来的钱付给我?夏瑜说要不我先给他垫上吧,把钱付给你。秋莲说坚决不行,我哪能让你垫钱。再说,巴子真有钱付给我,我也不会要,这祖孙俩太可怜了。我只希望巴子以后不要再来砍我家的竹子。夏瑜说,你放心,我保证他以后再也不来砍你家的竹子,他需要竹子了,我给他买。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宋宝颖
(接上期)
少年却把夏瑜的手推开,不让夏瑜付钱,又把手伸进自己衣兜里。夏瑜以为他在掏钱,掏了一阵,却掏出一张纸条,展给夏瑜看。纸上画着一个个圆圈,总共有二三十个。他指着那些圆圈,对夏瑜和胖女人哇哇地叫。他在叫什么呢?这些圆圈又代表着什么?胖女人说,他心疼你的钱,不让你给我,我也不会收你的,他要是听你的话,你就对他说,今后不要再砍我家的竹子。
夏瑜见胖女人不收钱,也就不坚持了,拉着少年的手说,我们回家吧,带姐姐去你家里看看。
少年点点头,顺从地跟着夏瑜走。胖女人对少年说,这根竹子你带回家去,以后别再来偷了。
少年摇头,摆手,哇哇地叫,像是向胖女人申辩。这回胖女人听懂了,说,好,好,你不是偷,是砍,我算是服了你了。
二
少年家离胖女人家不远,不过一里多路,站在屋前喊一声,两家都能听见。这是一座三间两进的小平房。奶奶快80岁了,身材瘦小,背有些驼,眼睛布满血丝,看什么都模模糊糊,夏瑜和她面对面站了好久,她还没看清夏瑜的五官。夏瑜热情地向她介绍,说自己是城里来的志愿者,奶奶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可以找她帮忙。奶奶说,政府已经帮我家修起了新屋,哪还好意思再麻烦你们,你一个年轻妹子来大山里也不容易。夏瑜说,奶奶你千万不要客气,我们志愿者就是来帮你们解决困难的。接着就对奶奶说起了刚才在路上遇到的情景,问少年砍竹子做什么用,又向奶奶打听那胖女人叫什么名字。奶奶吃惊地睁着充满血丝的眼睛,说,巴子又去偷秋莲家的竹子了?巴子,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再去偷秋莲家的竹子,你怎么总不听话?少年急赤白脸地哇哇大叫,向奶奶表示不满。夏瑜这回也听懂了,少年说他是砍竹不是偷竹。她这才知道,少年叫巴子,那个胖女人叫秋莲。
巴子朝奶奶哇哇地叫了一阵,从衣兜里掏出那张纸条,找来一截铅笔在纸条上画圆圈。夏瑜问奶奶,巴子画的那些圆圈表示什么?奶奶说,那些圆圈表示他砍了秋莲家多少根竹子,今后有钱了,他会把竹子的钱付给秋莲。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巴子不让她给秋莲竹子钱,原来他是准备以后自己有钱时再付给秋莲,小小年纪,却有骨气。夏瑜突然有些感动。
夏瑜又问起巴子砍这些竹子做什么用?奶奶没有回答,拉着夏瑜的手朝杂屋走去。杂屋里堆着好多竹编,小竹篮、小鱼篓、小蛤蟆、小兔子……五花八门,看得夏瑜眼花缭乱。这些都是巴子编的?夏瑜问奶奶。奶奶点点头,说,除了他,还能是谁?整天把自己关在杂屋里,天天鼓捣这个。家里又没有竹林,没竹了就去秋莲家竹林里砍,骂都骂不变。
夏瑜拿起一只小竹篮反复打量,做工虽然粗糙,但构思却很奇特,一个十五六岁的失语少年,能有这种奇特的构思,真是匪夷所思。巴子跟谁学的?她问奶奶。奶奶摇着头说,没有跟谁学过,是他自己乱悟出来的。夏瑜好生惊讶,一个从来没拜过师的失语少年,靠自己的悟性,竟能编织出这么像模像样的竹编品,真的不简单。这些都是工艺品啊,这孩子是块好料,好好培养,或许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竹艺师,用自己的双手,和奶奶过上幸福生活。夏瑜激动起来,她突然有个想法,要帮助巴子成为一个民间工艺师。她对奶奶说,奶奶,我想介绍巴子去县里学习竹编工艺,你同意吗?
奶奶说,这得问问巴子。
哇哇哇哇……巴子大声叫着,脸上露出异样的表情,原来他一直跟在她们后面,认真听夏瑜和奶奶说话。夏瑜听不懂巴子在哇哇些什么。奶奶解释说,他说他愿意去,就是舍不得奶奶,他要在家里照顾奶奶。说着说着奶奶眼睛就红了,慈爱地望着巴子。这孩子虽然说不出话,孝心却特别好。夏瑜万分感动,两眼潮潮地看着巴子,说,奶奶由我来照顾,你只管放心去,好吗?巴子听夏瑜这么说,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浮出了笑容。夏瑜脸上也堆满了笑容,又拿起一只小鱼篓,说,我先带几件你编织的东西给竹艺厂的师傅看看,如果他们同意接收你了,我马上送你去。巴子又点了点头,搂起一抱竹编品,塞到夏瑜怀里,意思是要夏瑜多带些去。奶奶说你给姐姐找个袋子啊,这么多的东西她怎么拿。巴子腼腆地笑了,去外面屋里找来一个蛇皮袋子,把那些竹编品装进袋子里。夏瑜说,我马上去县里,你们在家里等待我的好消息,说着就提着蛇皮袋子出了门。巴子把夏瑜送到路上,夏瑜的身影在山路上消失了,他还站在哪里一动不动。
三
夏瑜下了从野月岭到县城的汽车,正要打的去县竹编工艺厂,一辆小车突然停在她的身边,一位年轻男子从驾驶室的车窗里探出头来,叫着她的名字。夏瑜扭头一看,忍不住叫了起来,廖金鑫!廖金鑫和夏瑜是高中同学,已经好几年没见面了。好在他的变化不是太大,夏瑜一眼就认了出来。当然,夏瑜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要不开着车子的廖金鑫也认不出她来。
廖金鑫问夏瑜,你去哪里?夏瑜说,我去县竹艺厂。廖金鑫说,县竹艺厂早垮了,你去哪里找?夏瑜有些吃惊,好好的竹艺厂怎么会垮?廖金鑫说,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经营不善,产品没有销路,一年比一年亏损得厉害,就垮了。夏瑜听廖金鑫这么一说,有点傻了,怔怔地站在那里。廖金鑫说,好多年没见了,你如果没别的事,就上车坐坐,我带你四处看看。夏瑜一时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便上了廖金鑫的车。廖金鑫一边开着车,一边从后视镜里看着夏瑜,问,你去竹艺厂办什么事?夏瑜说我想找竹艺厂的领导,给他们推荐一位少年,招他进厂当工人,没想到竹艺厂早就不存在了,这点希望也落了空。那少年是个竹编天才,却没机会发展,太可惜了。
廖金鑫说,天才?你也太夸张了吧?
夏瑜说,你看看他编织的竹艺品,就知道我没说假话。你有没有兴趣看看?
廖金鑫把车停在马路边。夏瑜把巴子编织的那些竹艺品拿出来给他看。廖金鑫的两眼立即放光,说编得还真不错,不过离天才还差得远。夏瑜说他还是个孩子,而且是个失语少年,从没拜过师,这些竹艺品完全是靠悟性编出来的。这样聪明的孩子不好好培养,太可惜了。廖金鑫一听,立即惊讶得瞪大了两眼,说,这孩子可够聪明的,这么小就能编出这样的工艺品,长大了一定了不起。
夏瑜说,我就是看到他聪明,才想给他找个好师傅,使他能发挥一技之长,像正常人一样过上幸福生活。
廖金鑫说,你对这孩子怎么这么上心?他是你的什么人?夏瑜说,我在野月岭当志愿者,这孩子是野月岭的人,爹出车祸死了,娘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他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我想帮帮他。
廖金鑫反复打量着巴子编织的那些竹编品,说,你怎么帮他?即使帮他找到了好师傅,即使他的竹艺品编得再好,凭他一个哑巴孩子单打独斗,又能有什么出息?
你的意思是要我放弃?夏瑜生气了,真想立即下车。
廖金鑫笑了笑,说,不放弃也行,你可以先调研清楚,野月岭有多少竹编匠人,发展前景广阔不广阔?如果具备了竹艺发展的条件,你可以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竹艺合作社,找个老板投资,整个野月岭的人都可以靠竹编手艺过上幸福生活,那哑巴孩子还愁没有出息?
廖金鑫这些话犹如醍醐灌顶,使夏瑜的脑子豁然开朗,眼前立即展现出一片灿烂的前景。她高兴地笑了,说,还是老同学厉害,一句话就把我提醒了,我回野月岭后,好好调查研究一下,从野月岭遍山遍野的竹林来看,我想野月岭的竹艺一定大有发展前途。
廖金鑫说,我想也会的。
这时夏瑜才注意到车里摆着一本书,随手拿起一看,是本竹编工艺图册。你也喜欢竹艺?夏瑜问廖金鑫。廖金鑫说,我高中毕业后,也进了竹艺厂,从工人成为厂里的产品设计员,这是我为我们厂设计的竹艺产品。厂子垮了后,我把这本竹艺图册放在车上,没事时就翻翻,也算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留恋吧。廖金鑫说得有点酸楚。夏瑜说老同学你既然这么留恋过去的竹艺岁月,等我们野月岭的竹艺合作社成立后,你可以来投资,我们热烈欢迎你。
廖金鑫说,你开国际玩笑呢,我像个投资的人吗?到时你们真成立起竹艺合作社,能让我当个工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夏瑜说,让你当工人太屈才了,到时聘请你来我们合作社当技术员。
夏瑜把整本竹艺图册浏览了一遍,不觉想起了巴子,既然没给他找到师傅,给他一本图册学习也好。便问廖金鑫,这本图册你可以送给我吗?廖金鑫说,你是想送给巴子吧?可以。夏瑜高兴地说,那我替巴子谢谢老同学了,这本画册,一定能成为巴子的好师傅。
夏瑜回到野月岭时,巴子正在厅堂里剖竹子。他把从秋莲家竹林里砍来的那根竹子按照需要的尺寸,用小锯子锯成一截一截的,将竹子的节环去掉,用刀子刮去竹子表面那层青色,再用篾刀把竹子对半劈开。他劈竹子的动作一气呵成,冲劲十足,夏瑜听着那竹子撕裂的声音,不由得想起了势如破竹这个成语。她忘记了和巴子打招呼,凝神地看着巴子娴熟的动作,心想这孩子真的了不起,但愿竹艺合作社能早日建起来,助他早日成才。
巴子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他的工作上,一直没有发觉夏瑜就站在他的后面。他把竹子劈开,又开始了劈篾的程序,将劈开的竹子切割成宽度、厚度、长度和大小不同的篾片和篾丝。完成了这一切,他才站起来,这才发现夏瑜站在他的身后,眼里立即放出了亮光。那亮光仿佛在问夏瑜,给我找到师傅了吗?夏瑜抚摸着他的脑袋,说,找到了,你的师傅在这里。说着把画册递给了巴子。巴子立即被那些竹编设计图迷住了,一张脸笑成了花朵。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美的竹艺设计,依稀感觉到这些设计似乎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过,既陌生,又熟悉,既遥远,又亲近,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他的胸膛里涌动着。
四
夏瑜脑海里老是浮现着那天巴子破竹劈篾的画面:一根青翠的竹子,在他的小手里变魔术似的,一瞬间就变成了细如柳丝的篾片篾丝。这样一年下来,他需要多少根竹子啊。这些竹子,不能老是去秋莲家的竹林里砍吧?拿钱去外面买,他家又哪来的钱?得想办法给他家栽种一片竹林,那样,他才有用之不竭的竹源。
夏瑜发现,野月岭的人都喜欢在自家屋前屋后栽竹,不知是受了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影响,还是因为生计的需要。而巴子家屋前屋后,一棵竹子也没有。巴子家屋前屋后的空地其实很宽,为什么不栽竹子?她问巴子奶奶。奶奶叹着气说,我家屋前屋后原来也有竹子的,那年巴子爹爹出车祸死了,巴子妈妈听信了风水先生的话,说巴子爹爹出车祸,是屋前屋后的竹子带来的邪气,就把竹子连根挖了,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夏瑜也叹息了一声,说,都什么年代了,巴子妈妈还信风水先生的鬼话。奶奶说,我也不信,可巴子他妈妈信,我也没办法。夏瑜说,既然你不信,现在就栽上竹子吧,巴子很有希望成为一个竹编艺人,竹编会成为他终生的职业,让你们祖孙过上幸福生活。奶奶说,你是个大好人,我听你的,现在就栽上竹子。
夏瑜去找秋莲,先跟她说起巴子在纸上画圆圈的事,说巴子那些圆圈是记录着砍了你家多少根竹子,他有钱时,会把那些竹子钱付给你的。秋莲听夏瑜这么 一说,眼睛就湿润了,说也真难为这孩子了,不过他家那个样子,又哪来的钱付给我?夏瑜说要不我先给他垫上吧,把钱付给你。秋莲说坚决不行,我哪能让你垫钱。再说,巴子真有钱付给我,我也不会要,这祖孙俩太可怜了。我只希望巴子以后不要再来砍我家的竹子。夏瑜说,你放心,我保证他以后再也不来砍你家的竹子,他需要竹子了,我给他买。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宋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