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花偷偷地在枝头绽放,妩媚的,活泼的;柳叶偷偷地从枝条冒出,细细的,长长的。春日的气息飘散在各地,吹到了我的家乡。15年前的一个春天,爷爷和奶奶在家门口种下了两棵柿子树,就此,展开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5岁时,我时常回到老家,在柿子树下,爷爷奶奶会陪我玩游戏。我会闹着让爷爷将我举过头顶,去摘未熟的柿子,那青绿的颜色十分干净、清爽。摘下柿子后,我会把柿子当皮球,从斜坡的高处滚到低处,奶奶不免笑着说我一句调皮。

  7岁时,回到老家,爷爷奶奶会搬着凳子,坐在柿子树下,拿着扇子扇风。这时,我便跑过去,让爷爷讲故事给我听。爷爷以前是教师,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奶奶则在一旁为我摇着扇子。

  10岁时,再回去已逢国庆节假期,正是柿子成熟的时期。爸爸和伯伯轮流爬到树上去,将一个个“红灯笼”摘下,这柿子树生长了10多年,树干粗糙结实,树枝也粗壮有力。他们把摘下的柿子扔到树下,爷爷和妈妈会在下面撑起一个大袋子,平铺开,这样柿子落在上面不会摔烂,他们再将袋子稍稍倾斜,柿子就会掉进筐里。我和奶奶就看着柿子一个个像小仓鼠似的滚落进筐中。

  12岁时,回到老家,奶奶已离开这个世界,我看着院子里的一切,仿佛什么都没变,却又什么都变了。走到门口,那两棵柿子树仍矗立在那里,是那么的亲切,熟悉。爷爷将挨着院墙的柿子树的细枝干锯了下来,光秃秃的大树干显得有些落寞。晚饭过后,我坐在院子里抬头看着远处的天空,柿子树已高于房顶,少了树枝,视野倒是开阔了不少,但却多了几分寂静。屋中的墙角照样堆着柿子——那一个个红灯笼还是像从前那样静静地躺着……

  现在走在街上看到卖柿子的摊位,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家门前那两棵柿子树,想起挥之不去的两张笑脸。我也尝过街头的柿子,但它们都没有家乡的柿子甜。

  (指导教师:钱超莉)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