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人海,隐入人烟(散文)
井冈山大学学生 张伊铭(22岁)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5年04月01日 10版)
如果可以,我想以漫步的姿态走入人海、隐入人烟。轻裘缓带,不徐不疾;三餐四季,品味人间。
晨·梦
清晨,如果你仍然睡眼惺忪,没关系,合上眼睛,请把一天中最初的记忆留给嗅觉。
初起,鼻尖是最先得到触动的。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清晨湿润的雾气裹挟着微凉的空气,不等开窗,就已迫不及待地钻了进来:它们从门窗的缝隙探出头来,像是拿着一支羽毛轻扫过你的鼻头,让你打了一个激灵,睡意消散一半。软绵绵地伸个懒腰吧,然后去打开窗,与清晨的风来个正面交锋!
窗子打开的一瞬间,浓郁的青草香混合着奶香味直冲鼻腔,你眯着眼,享受这惬意的味道——这是民宿主家的蒙古族奶奶在煮给客人们的奶茶嘞!
走出蒙古包来到小院子里,“晨”的味道就开始复杂起来了:炸果子的油香、蒸羊肉烧卖的碳水香、烤奶酪包的焦香……似乎还夹杂着一些羊的膻味,和一点草料发酵的味道。“这不是马粪的味道嘛。”你心想着,觉得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很有趣,总之,这是在城市里闻不到的“安逸”。
这时,主人家叫你去吃早餐。一碗内蒙古奶茶下肚,珍珠、芋圆被牛肉干、炒米替代的咸奶茶,这才应是提神醒脑的标配!
“叮铃铃……叮铃铃……”手机闹钟声还是打破了这一切静谧与悠闲。
“真的是,怎么出来旅游还定个闹钟呀!”你四处摸索着,试图摁掉这破坏意境的起床铃。
当留有奶茶碗余温的手,触摸到来自手机的冰凉,一切也就隐入了梦境。
……
“再不起床,7点12分的那趟地铁可就赶不上了!”耳边传来母亲的声音。
起床、洗漱、收拾书包,清晨“一条龙”,你闭着眼睛都可以很快做完。
7点5分准时出现在地铁站门口的便利店里,你随手抓起一个面包和加两元就给的牛奶,结账,冲向人头攒动的地铁站口,匆匆排队通过安检,挤上刚好有你一席之地的地铁车厢。
“嘀嘀嘀……”车门关闭,你赶上了这趟时间最适合你的列车,开启了平凡的新一天。列车呼啸而过,会在固定的时间,停靠在你需到达的站台。
午·念
晌午,在人满为患的食堂里囫囵着吃完饭,如果你感到疲惫,那请把午休的宁静留给小城的河畔。
每一条江河,都是一个地区的“母亲”,只是轻唤她的名字,便已充满了柔情与静美。赣江水川流不息,或急或缓,水花腾起拍打岸边的砂石,发出时而清脆、时而深沉的呢喃,似是母亲絮絮叨叨的叮咛。
在冬日南国,遇上天晴,午间的阳光就会显得格外温柔。站在白鹭洲头,近观枫叶落红,飘入粼粼金光的江水;远望祠堂神秘,隐入错落有致的楼宇中。
你会念起那条不算长的北国小河,九河下梢汇聚出她,她在栋栋高楼中蜿蜒,流入了那片不算宽广的海湾。在这一路上,来自城市的繁华遮蔽了她的灿烂,她无怨无悔地奉献,甘做一抹浅蓝来妆点这座她哺育的城市,直至隐入海洋。
正午阳光虽好,但也会有日头偏西的那一刻。你转身,隐入小城人烟。
风起拂面,似乎带有淡淡的咸味,像是海风一般。
你知道的,这是乡愁。
夜·愿
如何形容“夜”?你说是觥筹交错,至味人间;我说是时和岁丰,安居乐业。
夜幕降临,适逢细雨绵绵,街边的小商铺、小摊位悄然点上了灯,光影在湿漉漉的道路上,折射出一地璀璨琉璃。
热闹总是与“拥挤”攀了好几层关系,街边变得热气腾腾、香气氤氲。长队随着“气”飘散般排起,等待出锅时的人声鼎沸。
南昌万寿宫夜市是近几年翻修的,商家却并不都是年轻面孔。
你买了一份白糖糕,想着边走边吃,却被店主爷爷的手艺吸引,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搓面、揉糖、油炸、出锅,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在灯火阑珊的夜幕下,宛如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
你对店主爷爷如此熟练的动作感到好奇,一番询问下,得知这份事业,他已做了40年之久。
“这是老一辈人传下的手艺,虽然现在机器也会做了,但是人和机器做的还是不一样的,还是要保留我们自己的老味道。”
“我知道自己做利润不多,不如现在的速成品赚钱,但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是吃这些长大的,我还是有情怀在里面的,不希望它断了这个根。”
你嚼着白糖糕,细腻的糖粉恰到好处地遮盖住油炸后的油腻感,一口下去满嘴香甜。
来往的人群喧嚣,又都隐入了灯红酒绿的城市夜色之中。这时,一位略微发福的中年男子逆着人群,匆匆走进店中,接过店主爷爷手中的活,熟练地干了起来。
“这是我儿子。”店主爷爷介绍着,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你知道,这口人间至味,是不会断了。
夜晚,长安街。
我沿着长安街骑行,希冀着能独自一览芳华,却从一个人群中钻出,又隐入另一个人群。
大家都是来一睹夜幕下北京的盛世之况,无畏人潮拥挤,哪怕淹没其中。
我想,何为不凡?
晚风温柔,灯火温馨,一切皆是盛世安康。
走入人海,隐入人烟,生而不凡。
“世间春花秋月千红百媚”,每一趟列车会承载它需要搭乘的旅客,每一条河流会养育它流域内的居民,而我们每一个人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如同百花盛开,以不同身份奉献自己,盛世安然由我们共同铸就,我们每个人都注定是不平凡的。
我心之所向,以平凡之姿走入人海,隐入人烟。煮朝露、迎星辉,盛世安……
责任编辑:曹竞 毕若旭
如果可以,我想以漫步的姿态走入人海、隐入人烟。轻裘缓带,不徐不疾;三餐四季,品味人间。
晨·梦
清晨,如果你仍然睡眼惺忪,没关系,合上眼睛,请把一天中最初的记忆留给嗅觉。
初起,鼻尖是最先得到触动的。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清晨湿润的雾气裹挟着微凉的空气,不等开窗,就已迫不及待地钻了进来:它们从门窗的缝隙探出头来,像是拿着一支羽毛轻扫过你的鼻头,让你打了一个激灵,睡意消散一半。软绵绵地伸个懒腰吧,然后去打开窗,与清晨的风来个正面交锋!
窗子打开的一瞬间,浓郁的青草香混合着奶香味直冲鼻腔,你眯着眼,享受这惬意的味道——这是民宿主家的蒙古族奶奶在煮给客人们的奶茶嘞!
走出蒙古包来到小院子里,“晨”的味道就开始复杂起来了:炸果子的油香、蒸羊肉烧卖的碳水香、烤奶酪包的焦香……似乎还夹杂着一些羊的膻味,和一点草料发酵的味道。“这不是马粪的味道嘛。”你心想着,觉得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很有趣,总之,这是在城市里闻不到的“安逸”。
这时,主人家叫你去吃早餐。一碗内蒙古奶茶下肚,珍珠、芋圆被牛肉干、炒米替代的咸奶茶,这才应是提神醒脑的标配!
“叮铃铃……叮铃铃……”手机闹钟声还是打破了这一切静谧与悠闲。
“真的是,怎么出来旅游还定个闹钟呀!”你四处摸索着,试图摁掉这破坏意境的起床铃。
当留有奶茶碗余温的手,触摸到来自手机的冰凉,一切也就隐入了梦境。
……
“再不起床,7点12分的那趟地铁可就赶不上了!”耳边传来母亲的声音。
起床、洗漱、收拾书包,清晨“一条龙”,你闭着眼睛都可以很快做完。
7点5分准时出现在地铁站门口的便利店里,你随手抓起一个面包和加两元就给的牛奶,结账,冲向人头攒动的地铁站口,匆匆排队通过安检,挤上刚好有你一席之地的地铁车厢。
“嘀嘀嘀……”车门关闭,你赶上了这趟时间最适合你的列车,开启了平凡的新一天。列车呼啸而过,会在固定的时间,停靠在你需到达的站台。
午·念
晌午,在人满为患的食堂里囫囵着吃完饭,如果你感到疲惫,那请把午休的宁静留给小城的河畔。
每一条江河,都是一个地区的“母亲”,只是轻唤她的名字,便已充满了柔情与静美。赣江水川流不息,或急或缓,水花腾起拍打岸边的砂石,发出时而清脆、时而深沉的呢喃,似是母亲絮絮叨叨的叮咛。
在冬日南国,遇上天晴,午间的阳光就会显得格外温柔。站在白鹭洲头,近观枫叶落红,飘入粼粼金光的江水;远望祠堂神秘,隐入错落有致的楼宇中。
你会念起那条不算长的北国小河,九河下梢汇聚出她,她在栋栋高楼中蜿蜒,流入了那片不算宽广的海湾。在这一路上,来自城市的繁华遮蔽了她的灿烂,她无怨无悔地奉献,甘做一抹浅蓝来妆点这座她哺育的城市,直至隐入海洋。
正午阳光虽好,但也会有日头偏西的那一刻。你转身,隐入小城人烟。
风起拂面,似乎带有淡淡的咸味,像是海风一般。
你知道的,这是乡愁。
夜·愿
如何形容“夜”?你说是觥筹交错,至味人间;我说是时和岁丰,安居乐业。
夜幕降临,适逢细雨绵绵,街边的小商铺、小摊位悄然点上了灯,光影在湿漉漉的道路上,折射出一地璀璨琉璃。
热闹总是与“拥挤”攀了好几层关系,街边变得热气腾腾、香气氤氲。长队随着“气”飘散般排起,等待出锅时的人声鼎沸。
南昌万寿宫夜市是近几年翻修的,商家却并不都是年轻面孔。
你买了一份白糖糕,想着边走边吃,却被店主爷爷的手艺吸引,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搓面、揉糖、油炸、出锅,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在灯火阑珊的夜幕下,宛如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
你对店主爷爷如此熟练的动作感到好奇,一番询问下,得知这份事业,他已做了40年之久。
“这是老一辈人传下的手艺,虽然现在机器也会做了,但是人和机器做的还是不一样的,还是要保留我们自己的老味道。”
“我知道自己做利润不多,不如现在的速成品赚钱,但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是吃这些长大的,我还是有情怀在里面的,不希望它断了这个根。”
你嚼着白糖糕,细腻的糖粉恰到好处地遮盖住油炸后的油腻感,一口下去满嘴香甜。
来往的人群喧嚣,又都隐入了灯红酒绿的城市夜色之中。这时,一位略微发福的中年男子逆着人群,匆匆走进店中,接过店主爷爷手中的活,熟练地干了起来。
“这是我儿子。”店主爷爷介绍着,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你知道,这口人间至味,是不会断了。
夜晚,长安街。
我沿着长安街骑行,希冀着能独自一览芳华,却从一个人群中钻出,又隐入另一个人群。
大家都是来一睹夜幕下北京的盛世之况,无畏人潮拥挤,哪怕淹没其中。
我想,何为不凡?
晚风温柔,灯火温馨,一切皆是盛世安康。
走入人海,隐入人烟,生而不凡。
“世间春花秋月千红百媚”,每一趟列车会承载它需要搭乘的旅客,每一条河流会养育它流域内的居民,而我们每一个人也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如同百花盛开,以不同身份奉献自己,盛世安然由我们共同铸就,我们每个人都注定是不平凡的。
我心之所向,以平凡之姿走入人海,隐入人烟。煮朝露、迎星辉,盛世安……
责任编辑:曹竞 毕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