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雨是自由的,潇洒的,无论春夏秋冬,都可以见到它随意的身影,或淅淅沥沥,或倾盆而下。它穿梭在重庆的街头巷尾,山野沟壑,大江大河,不时勾起人们心中一点淡淡的、叫不上名的情绪。

  通常,重庆的雨很懂人性,先是不慌不忙地滴下几滴,给户外的人们提个醒,等你找到伞,或者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落脚点,才开始连贯起来。就这样,沉浸在雨雾中的重庆开始营造它独具一格的景象。

  到过重庆的人都知道,重庆举世闻名的,并非麻辣沸腾的火锅,而是地势不平造就的“8D魔幻”,也因此多有台阶和洼地。倘若雨下得大了,会把一级又一级台阶变成一帘又一帘小小的瀑布。一点又一点水花溅落在台阶上,迫不及待地汇聚到一起,再挤到台阶边沿,向低处顺流而下,形成一道银白色的小瀑布,隐隐勾出台阶的形状,洒脱中还带了那么点细腻。当人沿着这连绵的水帘一步步或上或下,很能品出几分韵味。这个时候的洼地,则积出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水坑,银亮银亮的。街道旁有多而茂盛的小叶榕、法国梧桐和黄桷树等,深绿和淡绿的叶子重重叠叠映在一起,与一幢又一幢楼房交相辉映。小水坑里的积水,并不喜静,它们是好动的,带着细细的波纹,显得从容不迫,精致淡雅,成为了车轮和脚步下最独特的剪影,装点山城在迷蒙的水雾中,露出几分魅惑。

  重庆是雾都,又是山城。下雨时,最好的享受是坐在长江或嘉陵江高处的某家小店里,要一杯热茶,在缭绕的雾气中,一边细品,一边看雨中别样的山城。记得那次黄昏,在被吸引了万千来渝游客必去打卡的洪崖洞,处身于吊脚楼的世界,微微抬头,便是古色古香的楼角构成的一幅境界重重的画。最近的是一张方桌,一碗晶莹剔透的冰汤圆,带着一点未化的碎冰,水果块色彩鲜明,鸳鸯锅冒着丝丝热气,照例有蒸荞麦茶。再往远处,是闪着点点灯光的其他吊脚楼,在朦胧的雨雾中渲染着几分温暖的人间烟火。

  随后,我离开洪崖洞这诗画般的世界,站在临江门边沿,远望江上的游船张灯结彩。江水透着点点彩光,小雨把色彩洗得十分干净,眯眼细看,还看得出银丝点点垂于天地间。再往远看,就是绵延的群山,它们用苍翠和墨青的峰峦包裹着这座闻名的城。从上往下,颜色逐渐深重,林木间偶有清澈的光挤出来,山间的薄雾向远方延伸,慢慢就看不清了……这些景象组合在一起,成就了烟雨中的山城,仿若一幅浓墨重彩的绝美山水画。这时候,你会发现都市的灯光色彩和自然的江水山川并不冲突,它们水乳交融在一起,竟然散发出了一种特别的意味。

  当然了,如果你不喜欢热闹,还可以选择在朦胧的雨雾中攀登与青城山、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三大宗教名山”的缙云山。那里才是真正的自然之境,青竹万千竿,根根植山间,长得极高的各类树木被雨水刷得发亮,不用细嗅,就能感受到草木沁人心鼻的清香。低头,你会发现各种蕨苔,被充盈的雨水滋养得十分茂盛,一片片叶子上挂着晶莹的雨珠,再凑近些,看那细密的枝叶,能清晰地看到泾渭分明的叶脉。雨珠上映着叶子的颜色,微微一晃便挂不住身体,“哧溜”一声掉在地上的丛丛苔藓中,并未被泥土完全吸收,盈润在嫩绿的苔粒上,变成了更小的水珠。

  傍晚,站在狮子峰最高处,此时身于山中,近处是山,远处还是山。禁不住收了伞,任雨凉凉地、温柔地洒落在身上,俯瞰城市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内心会感到无比安闲。就这样,与大山一起站立在天幕下,油然而生一种博大的境界——雨水可以洗刷一切尘埃,但不会忘记的历史与今宵相合,山记得,每一棵树记得,每一片叶记得,雨更是记得……时间不会停下脚步,它会一直向前,指不定又有多少场雨或沙沙或哗哗落下,又会翻开多少新的篇章。

  就这样,处身在重庆雨的世界里,看着它停了下,下了停,或淅淅沥沥,或倾盆而下……不离不弃地陪伴着这座独特的城,更是陪伴着生活在这里并热爱这里的人们。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