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下楼买包子时,我不经意间瞥见小区楼下的秋千悠悠晃荡,旁边围着几个嘻嘻哈哈的小女孩。在路两旁行色匆匆、低头赶路的人群映衬下,这一幕显得格外宁静与惬意,却又格格不入。我摇了摇头,加快脚步,思绪却瞬间飘回到了几年前的老家。
在我尚未入学的时光里,与父母一同生活在老家。那时,尽管科技已然发展,但这座村庄依旧保留着质朴的烟火气。老家门口,两棵梧桐树高大繁茂,枝叶交织、枝丫纵横。每当微风拂过后山那片竹林,竹叶便“沙沙”轻响,带来说不尽的悠然。当时家里没什么玩具,村里最近的小卖部也在二三里开外,百无聊赖之际,我每日只能趴在窗前,呆呆地望着屋外的梧桐树枝。
直到有一天,父亲扛着两捆麻绳,抱着几块木板,在梧桐树下忙活起来。几个小时后,我好奇地跑过去一瞧,哇!一架简易的秋千诞生了。麻绳稳稳地系在梧桐枝干上,下方是一块平整的木板。秋千轻轻晃动,梧桐树的枝干也跟着微微摇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哗啦哗啦”地洒落在座椅上,远远望去,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那时我不过两三岁,还不太会玩秋千,总是怯生生地跑过去,刚坐上去没几秒,又匆匆跳下来,就怕不小心摔下去,弄得一身泥,招来大人的责骂。随着胆子慢慢变大,我在秋千上跪着、坐着、站着,变着法儿地玩耍,尽情享受那份快乐。妈妈则在下面紧张地喊着,担心我的安全,而我却沉浸在秋千带来的欢乐中,忘乎所以。
后来,秋千因使用频繁,麻绳磨损得厉害,父亲怕它突然散架出危险,便将其拆掉。第二天,父亲又开始敲敲打打,一番忙碌后,崭新的秋千出现了。这次,麻绳换成了结实的铁索,木板也装上了靠背,还精心喷了漆、抹了颜料,看上去十分气派。村里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我家有了一架“高大上”的秋千,自此,平日里安静的小院变得热闹非凡,孩子们你来我往,络绎不绝。梧桐树下,充满了欢声笑语,那段时光,大概是我童年里最快乐、最难忘的日子。
再后来,我到城市上学,曾幻想在城市也能拥有这样一架秋千,可这个愿望终究落空。幸运的是,如今居住的老小区里有秋千,它就像温柔的抚慰,弥补了我心中的遗憾。午后,我坐在小区的秋千上,思绪飘飞,想起老家那架秋千,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美妙连接。
记忆中的秋千,一直在心间轻轻晃动,带着我穿越时光,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驶向遥远而温暖的地方。
(指导教师:俱新超)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