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闪烁(散文)
何仁军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5年04月22日 06版)
头顶上的那只荧光灯,在我打开电源开关时,便一闪一闪的。它仿佛即将放弃对我的等待,抑或又像我对展鹏无法丢掉的思念。挣扎着、呐喊着,但又在某种冥冥之中情感的掌控下,坚定执着。
窗口玻璃破裂,风穿过蛛网般的裂缝,吞噬了往日一屋子的温情。此情此景,逼着我的目光四处逡巡,希望着,失望着。总觉得哪个角落隐藏着一只硕大的蜈蚣,在张牙舞爪,令人不寒而栗。陡然间,呼吸越来越困难了,情感的堤坝彻底失去了控制,折身跑出门外大喊:“展鹏,我好害怕!”
尖厉的声音在峡谷间回荡,荡涤得令自己都为之一惊,如矗立在一座遗世的孤岛,惊涛骇浪扑面而来,绝望的泪水如山洪暴发,我跌倒在地上痛哭起来。
朝霞日日如斯,不急不缓。像被语言浓缩了的光阴,清澈、明净,渐渐发出明媚的光芒。
“孩子啊,你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走进贫困户张桂芬的家门,早已得知我要来的老人急遽地站起来,扔掉手中的剪子和待缝补的衣服,冲到我的面前,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捧着我的面颊。
我分不清是她的手在颤抖,还是我的脸在痉挛。时间停住的片刻,看着她枯瘦的目光,我内心流淌暖意,又深深歉疚。她等待这一天,或许已经等了很久。
从此,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作为来扶贫的大学生,一定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这位老人家摆脱贫困,让她像无数父老乡亲一样,过上好日子。
走在山林的小路上,不期而至的雨迎面而来,湿透了秀发,湿透了全身。家访了解底数,方可谋划全策。诗意之美在深山,这延绵的群山,藏着俊鸟,藏着茫然,藏着人们以期改变的贫困人生。
“输血式”扶贫终究不可持续,“造血式”扶贫才是长久之计。踽踽独行,像一场没有做完的梦,感觉有一种透明的光跟在身后,染红了透明的山野,照亮前方,登上山顶,便可飞出群山。
黄昏正慢慢降临,夕阳把茫茫草丛的绿色挪进金黄。一群孩子正围绕着一个年轻的男子席地而坐,说着,笑着,几个男孩在草地上撒欢儿打滚欢呼。
我带着好奇走了过去。
那个年轻的男子立即站起来问道:“你就是大学生文秀吧?”我说是的,我知道你就是展鹏,听说你刚来支教。他腼腆回答说是。于是我开始认真地打量起他来。
他一身朴素的衣着,衬托着他干净的气质,那双黑黑的眼睛,在明亮温柔的茶褐色里,流露出亲切的光泽,让人安心。当时寒暄的话语其实也没有多么特别,只是因为彼时彼地的情境,还有同龄人的吸引,就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记忆尤深的是,在“六一”节前夕,展鹏突然跟我说想组织一场晚会,把喜欢唱歌的孩子组织起来,有表演天赋的,让我来教他们独唱,没有表演天赋的就参与合唱的节目。再从村民中找会演奏的,如拉二胡的,打快板的,由我们给他们组织内容,这样节目就丰富起来了。我随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一掌,说这个想法不错,不仅丰富了节目,还是很好的亲子活动。
我们很快进行了分工。展鹏负责在学生中挑选表演人员和选择表演内容,我在村民中寻找会曲艺的人员并帮助他们组织内容。我和展鹏的想法得到村支书老谭的充分肯定,说村里拿不出来钱,他愿意自己掏点腰包。我连忙说,这个不用,只要书记支持,费用我们自己想办法。我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相信展鹏也想好了费用的问题。毕竟我俩来自城里,为晚会置办一点装束还是负担得起。
晚会如期进行了,我跟展鹏一起将学校操场装饰一番。两块黑板用闪闪发光的金纸贴上“庆祝六一儿童节篝火晚会”几个大字。学校围墙的四壁和门窗上系上了从山野采来的花儿和买来的粉色气球,现场简单但喜气。
操场中央的篝火点燃了,映照在村民们的脸上,每个人都那么的喜悦。四年级李航同学高歌一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瞬间将晚会推向了高潮。这是展鹏亲自选排的一首歌,触动了村民们的心弦,有人还忍不住抹起了眼睛。紧接着村民张二冲的快板《说乡村》,在“啪啦啪啦”的节奏中,引来了大家的欢呼与鼓掌。直到八个节目都演出结束,村民们还依依不舍。他们强烈要求,希望我跟展鹏一起表演个节目。
这可把我俩给难住了。我们根本没考虑要自己表演节目。村民们起哄要我们唱一曲《天仙配》。展鹏脸红到脖子,连连摆手说不会不会。于是我打圆场说,那我们就合唱一首《东方之珠》,展鹏勉强地点点头,我便带头唱了起来……
没想到,展鹏的音色如此纯正,所谓的勉强只是声色不露。我们默契地唱完后,他似乎觉得意犹未尽,同时引得村民和孩子们的不断掌声。
后来想想,那种所谓的默契,或许只是两个人心之神往的“共谋”。
冬去春来花又放。村里的泥巴路硬化了,村里的两口堰塘整修完毕,织布机上“绣”出了精美的图案,特色产业焕发出无限的勃勃生机。
这是芭芒村几十年来不曾有过的大变化,老百姓看在眼中,甜蜜流淌在心里。如花影落进清清的河面,潋滟出不落窠臼的美丽。
春天来得浅,冬天来得深。浅一脚,深一脚。一个不经意的趔趄,仿佛摇曳出扑向深渊的舞蹈。
展鹏突然离开了我们。
他走得行色匆匆,是为了救3个落水的孩子。
一时之间竟无语凝噎。一年又一年到来。山峦白花点点,绽放着时间的寂寥,那盘桓心里已久的惆怅,突然间就有了时间的包浆。
我坐在展鹏自行车的后座,展鹏身上散发出的汗味,既香甜又带着几分苦涩,如他孤儿的身世,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随风穿透我的肌体。曾经,我发誓要将自己全部的爱给他,让他幸福让他快乐,弥补他人生中情感的残缺。
展鹏是一个无私的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世使他想要回报曾经关爱他的人们,更是因为他像一棵小树成为参天大树,深深体味出,在经历阳光雨露甚至狂风暴雨后,必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因此他在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支教。
勿以善小而不为。他要让山里的孩子们共享时代的阳光,不再受贫困的桎梏。
头顶上的那只荧光灯在晨曦初露时,一闪一闪地熄灭了。天暗下光的一瞬间,如同一把开天巨斧,斧落,黎明从这流着蜂蜜与奶香的窗外迸出,化作破晓之光。
在那光与暗的阴影里,我看到了展鹏奔赴而来。于是在推开我们小屋的刹那间,天地一色有了音乐的旋律,将我的目光渐渐引至云层之上,接着潸然泪下。
责任编辑:宋宝颖
头顶上的那只荧光灯,在我打开电源开关时,便一闪一闪的。它仿佛即将放弃对我的等待,抑或又像我对展鹏无法丢掉的思念。挣扎着、呐喊着,但又在某种冥冥之中情感的掌控下,坚定执着。
窗口玻璃破裂,风穿过蛛网般的裂缝,吞噬了往日一屋子的温情。此情此景,逼着我的目光四处逡巡,希望着,失望着。总觉得哪个角落隐藏着一只硕大的蜈蚣,在张牙舞爪,令人不寒而栗。陡然间,呼吸越来越困难了,情感的堤坝彻底失去了控制,折身跑出门外大喊:“展鹏,我好害怕!”
尖厉的声音在峡谷间回荡,荡涤得令自己都为之一惊,如矗立在一座遗世的孤岛,惊涛骇浪扑面而来,绝望的泪水如山洪暴发,我跌倒在地上痛哭起来。
朝霞日日如斯,不急不缓。像被语言浓缩了的光阴,清澈、明净,渐渐发出明媚的光芒。
“孩子啊,你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走进贫困户张桂芬的家门,早已得知我要来的老人急遽地站起来,扔掉手中的剪子和待缝补的衣服,冲到我的面前,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捧着我的面颊。
我分不清是她的手在颤抖,还是我的脸在痉挛。时间停住的片刻,看着她枯瘦的目光,我内心流淌暖意,又深深歉疚。她等待这一天,或许已经等了很久。
从此,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作为来扶贫的大学生,一定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这位老人家摆脱贫困,让她像无数父老乡亲一样,过上好日子。
走在山林的小路上,不期而至的雨迎面而来,湿透了秀发,湿透了全身。家访了解底数,方可谋划全策。诗意之美在深山,这延绵的群山,藏着俊鸟,藏着茫然,藏着人们以期改变的贫困人生。
“输血式”扶贫终究不可持续,“造血式”扶贫才是长久之计。踽踽独行,像一场没有做完的梦,感觉有一种透明的光跟在身后,染红了透明的山野,照亮前方,登上山顶,便可飞出群山。
黄昏正慢慢降临,夕阳把茫茫草丛的绿色挪进金黄。一群孩子正围绕着一个年轻的男子席地而坐,说着,笑着,几个男孩在草地上撒欢儿打滚欢呼。
我带着好奇走了过去。
那个年轻的男子立即站起来问道:“你就是大学生文秀吧?”我说是的,我知道你就是展鹏,听说你刚来支教。他腼腆回答说是。于是我开始认真地打量起他来。
他一身朴素的衣着,衬托着他干净的气质,那双黑黑的眼睛,在明亮温柔的茶褐色里,流露出亲切的光泽,让人安心。当时寒暄的话语其实也没有多么特别,只是因为彼时彼地的情境,还有同龄人的吸引,就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记忆尤深的是,在“六一”节前夕,展鹏突然跟我说想组织一场晚会,把喜欢唱歌的孩子组织起来,有表演天赋的,让我来教他们独唱,没有表演天赋的就参与合唱的节目。再从村民中找会演奏的,如拉二胡的,打快板的,由我们给他们组织内容,这样节目就丰富起来了。我随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一掌,说这个想法不错,不仅丰富了节目,还是很好的亲子活动。
我们很快进行了分工。展鹏负责在学生中挑选表演人员和选择表演内容,我在村民中寻找会曲艺的人员并帮助他们组织内容。我和展鹏的想法得到村支书老谭的充分肯定,说村里拿不出来钱,他愿意自己掏点腰包。我连忙说,这个不用,只要书记支持,费用我们自己想办法。我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相信展鹏也想好了费用的问题。毕竟我俩来自城里,为晚会置办一点装束还是负担得起。
晚会如期进行了,我跟展鹏一起将学校操场装饰一番。两块黑板用闪闪发光的金纸贴上“庆祝六一儿童节篝火晚会”几个大字。学校围墙的四壁和门窗上系上了从山野采来的花儿和买来的粉色气球,现场简单但喜气。
操场中央的篝火点燃了,映照在村民们的脸上,每个人都那么的喜悦。四年级李航同学高歌一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瞬间将晚会推向了高潮。这是展鹏亲自选排的一首歌,触动了村民们的心弦,有人还忍不住抹起了眼睛。紧接着村民张二冲的快板《说乡村》,在“啪啦啪啦”的节奏中,引来了大家的欢呼与鼓掌。直到八个节目都演出结束,村民们还依依不舍。他们强烈要求,希望我跟展鹏一起表演个节目。
这可把我俩给难住了。我们根本没考虑要自己表演节目。村民们起哄要我们唱一曲《天仙配》。展鹏脸红到脖子,连连摆手说不会不会。于是我打圆场说,那我们就合唱一首《东方之珠》,展鹏勉强地点点头,我便带头唱了起来……
没想到,展鹏的音色如此纯正,所谓的勉强只是声色不露。我们默契地唱完后,他似乎觉得意犹未尽,同时引得村民和孩子们的不断掌声。
后来想想,那种所谓的默契,或许只是两个人心之神往的“共谋”。
冬去春来花又放。村里的泥巴路硬化了,村里的两口堰塘整修完毕,织布机上“绣”出了精美的图案,特色产业焕发出无限的勃勃生机。
这是芭芒村几十年来不曾有过的大变化,老百姓看在眼中,甜蜜流淌在心里。如花影落进清清的河面,潋滟出不落窠臼的美丽。
春天来得浅,冬天来得深。浅一脚,深一脚。一个不经意的趔趄,仿佛摇曳出扑向深渊的舞蹈。
展鹏突然离开了我们。
他走得行色匆匆,是为了救3个落水的孩子。
一时之间竟无语凝噎。一年又一年到来。山峦白花点点,绽放着时间的寂寥,那盘桓心里已久的惆怅,突然间就有了时间的包浆。
我坐在展鹏自行车的后座,展鹏身上散发出的汗味,既香甜又带着几分苦涩,如他孤儿的身世,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随风穿透我的肌体。曾经,我发誓要将自己全部的爱给他,让他幸福让他快乐,弥补他人生中情感的残缺。
展鹏是一个无私的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世使他想要回报曾经关爱他的人们,更是因为他像一棵小树成为参天大树,深深体味出,在经历阳光雨露甚至狂风暴雨后,必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因此他在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支教。
勿以善小而不为。他要让山里的孩子们共享时代的阳光,不再受贫困的桎梏。
头顶上的那只荧光灯在晨曦初露时,一闪一闪地熄灭了。天暗下光的一瞬间,如同一把开天巨斧,斧落,黎明从这流着蜂蜜与奶香的窗外迸出,化作破晓之光。
在那光与暗的阴影里,我看到了展鹏奔赴而来。于是在推开我们小屋的刹那间,天地一色有了音乐的旋律,将我的目光渐渐引至云层之上,接着潸然泪下。
责任编辑:宋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