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让我们在字里行间遇见未知的自己。平凡的日子因为记录而闪光,飘落的思绪因为书写而有了形状。每一次真诚的书写,都是对世界的温柔对话,让我们在表达中更懂生活,在创作中更懂自己。本期,我们邀请了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李云平老师,以“他____了”为题,分享解析思路和同学习作,我们还邀请了“AI老师”参与点评,希望可以让你感受到,写作不是孤独的跋涉,而是与万千灵魂的共舞。

  老师的话:

  各位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围绕“他____了”这个半命题,进行写作练习。

  【内容解析】

  “雕琢人物内心:他____了”旨在培养学生深入观察人物情感变化和细腻表达内心世界的能力,通过描绘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波动心理变化,让同学们学会如何捕捉并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本次习作,“选择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或故事情境,细致观察并描绘人物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的表现,展现其内心的挣扎、喜悦、困惑或释然等复杂情感。”是本次习作的要求。

  【教学思路】

  首先,同学们需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物,特别是那些在某个瞬间情感发生明显变化的人。可以是家人、朋友,也可以是街头巷尾的陌生人。观察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表情、动作、语言,以及这些外在表现背后可能隐藏的内心活动。

  接着,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要细致描绘人物内心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可以运用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如“他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来间接表现其内心世界,如“他紧咬着下唇,双手紧握成拳,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不屈”。

  另外,为了让文章更加生动、感人,同学们还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加入一些细节描写,如环境烘托、人物外貌刻画等,来营造氛围,衬托人物的情感变化。同时,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人物的内心旅程。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吧!相信通过这次的写作练习,你们会更加擅长捕捉生活中的情感瞬间,用文字记录下那些触动人心的故事。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 李云平)

  他生气了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五(10)班 张晴宇

  我的爸爸平时是个好脾气,脸上总挂着温和的笑容,可那次,我真把他惹生气了。

  (开篇通过对比手法,先描绘爸爸平日的好脾气,再引出特殊情境下的生气,形成反差,吸引读者注意。这里还可以增加更多背景铺垫,使转折更自然。)

  那是一个周三的晚上,我上完课后已经快8点了,可我还在悠闲地玩着手机。又过了一个小时,爸爸下班回到家,像往常一样询问我作业完成的情况。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整个晚上我都在偷偷玩手机,作业几乎没写。我眼神闪躲,支支吾吾地说:“快……快写完了。”

  (此段通过具体的时间和场景描写,清晰交代了事件起因。“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一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孩子在被爸爸询问作业完成情况时的紧张和恐惧,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但语言稍显直白,可适当加入隐喻或比喻提升感染力。)

  爸爸似乎察觉到了异样,走进我的房间,看到摊开在桌子上几乎一片空白的作业本和藏在作业本底下的手机,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爸爸的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额头上的皱纹也愈发明显,眼神里的温柔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失望与愤怒。他的嘴唇微微颤抖,想说些什么却又强忍着。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拿起我的手机啪的一声重重地放在桌子上。“你就是这样对待学习的?”爸爸的声音低沉而严肃,“虽然周三晚上你有课,但上完后才8点,时间这么充裕,你不抓紧写作业,却在玩手机。”

  (对爸爸生气时外貌细节的描写非常生动,尤其是“川”字形的眉头和眼神变化,形象地展现了爸爸的情绪转变。另外,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些细节,如爸爸走进房间时的动作、脚步声,或是孩子被发现时的反应等,使场景更加立体。)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怒火。我低着头,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心里充满了愧疚。“爸爸每天辛苦工作就是为了给你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你却这么不珍惜,真是太让我失望了!”爸爸越说越激动,双手紧紧握着拳头,指关节泛白。我小声地说:“爸爸,我错了!”爸爸看着我叹了口气说:“孩子,学习是为了你自己的未来,爸爸希望你能明白。”

  (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将爸爸的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胸膛剧烈起伏”等细节增加了画面感。可以尝试融入更多环境描写烘托气氛,使情绪渲染更加饱满。)

  (本段父女间的互动也很生动。通过“低着头”“小声说”等描写,表现出“我”的愧疚,但情感表达略显单一,可加入内心独白或回忆片段,使情感层次更丰富。)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贪玩而耽误学习,爸爸那次生气的样子,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时刻提醒着我要自律,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结尾总结有力,点明主题,强调了爸爸生气对“我”的深远影响。可以增加一些情感升华,如“从那以后,每当我拿起手机想偷懒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天爸爸生气的模样。他的失望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的不足,也激励我更加努力,用实际行动回报他的期望。”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这篇作文结构紧凑,叙述流畅,情感真挚。小作者按照“事情起因—爸爸发现—情绪爆发—孩子认错—事后感悟”的顺序,将“他生气了”这一事件生动地展现出来。文中对爸爸生气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细腻入微,如“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嘴唇微微颤抖”等,以及“你就是这样对待学习的?”的低沉严肃的话语,都充分展现了小作者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小作者还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愧疚与反思,使文章情感真挚动人,人物性格鲜明。总体而言,这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展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表达和良好的叙事能力。文章通过一次生活中的小事件,深刻地反映了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孩子的成长历程,让人读后深感共鸣。

  以上是李云平老师的点评,我们来看看AI怎么点评。

deepseek点评:

  这篇作文叙事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较强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文章选取父亲因“我”贪玩而生气的生活片段,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如父亲“眉头皱成‘川’字”“胸膛剧烈起伏”等,成功刻画了人物形象和情绪变化。结构上首尾呼应,从父亲平时的好脾气到生气的对比,再到结尾的反思,层次分明。语言朴实自然,符合学生写作特点。

  不足之处在于情感表达稍显直白,对父亲生气时的语言描写和“我”的心理活动可以更丰富具体,若能加入一些比喻或更细腻的内心独白会更好。结尾部分略显仓促,若能通过具体事例来体现“自律”的转变会更自然。

豆包点评:

  这篇作文选材贴近生活,选取“因贪玩手机未写作业惹爸爸生气”的日常事例,易引发读者共鸣。在人物描写方面较为生动,通过对爸爸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刻画,如“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嘴唇微微颤抖”“拿起我的手机啪的一声重重地放在桌子上”等,将爸爸生气时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爸爸的愤怒。

  不过,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叙事结构稍显简单,整体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平铺直叙,缺乏情节上的起伏和波折,吸引力有限。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平实、口语化,缺少优美词句的运用,文学性不足。而且对于“我”的心理描写着墨较少,仅“心里充满了愧疚”等简单描述,难以让读者深入体会“我”当时复杂的内心感受。

  责任编辑:宋宝颖 杨月 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