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非遗,是中国灿烂技能历史的缩影。我国职业院校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把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营造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探索技能人才培养和非遗传承融合发展模式,培养非遗专门人才和能工巧匠,传承中国技能文明。

  2024年,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向全国职业院校征集技艺传承图片。鉴于此,本报开辟“光影里的中国职教·技艺传承”专版,从征集来的图片中选择部分作品发布,希冀以图片讲故事的方式,与读者分享蓬勃发展中的我国职业教育及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所做的工作。

  创作说明:

  玻璃雕刻发轫于古代工匠对琉璃的精雕细琢,既具器皿装饰、建筑镶嵌的实用价值,亦含艺术品创作的审美意趣。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传承人沉潜于古籍典章与老匠人言传身教,梳理出凿刻、抛光等多元技法,借由课堂讲授与工坊实操,矢志将玻璃雕刻的工艺之美推向极致,传承这份精益求精的技艺精髓,终使这项古老技艺在当代重焕新生。

  雕刻工艺:

  玻璃雕刻通过设计、描样、雕刻、打磨、抛光等工艺,将材质之美发挥到极致。创作时,先以金刚砂工具粗凿轮廓,赋予图案雏形;再用细腻磨砂塑造层次与质感;最后经精细抛光,让刻痕在光线下尽显灵动。全程需精准把控力度,避免玻璃碎裂,终使光影透过刻痕,交织出虚实相生的美感。雕刻中,设计者不断与玻璃“对话”,探索材质潜力,让作品兼具观赏性与艺术价值,绽放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金树立,浙江天台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台州市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台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现代艺术专修学院院长、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台州工艺美术馆馆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台州玻璃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见习编辑:赵小萱

  责任编辑:梁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