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几次来到广州已经不记得了,作为一个北方姑娘,除了这闷热的天气,我爱这里的一切。以前选择广州为目的地,是为了美食、打卡十三行服装市场,而这次我想更深切地了解这座城市。有人说,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在历史的积淀之中散发出它曾经的芳华。想真正了解一个城市,除了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就是走进它的历史记忆。
走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越秀老城区,你能看到南越王墓博物馆、中山纪念堂、中共三大会址、石室圣心大教堂,还有那些风格独特的历史建筑。置身其中,你会被那扑面而来的历史文化气息深深吸引。在精品民宿岭南建筑学博物馆馨园里,通草画老师周颖正在展示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带领大家体验“最广州”的历史底蕴。
周颖介绍,通草画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广州一口通商背景下中国文化、广东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它曾记录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市井百态,十三行贸易、水城文化、节庆民俗、花鸟虫鱼兽等等。在当时通信渠道有限的情况下,来广州探访或做生意的西方人迫切希望能将自己在东方的所见所闻,真实客观地带回国,通草画就承担了向外传递中国信息和风俗的使命,也被称为东方的“明信片”。
通草在我国古代是用来治病的,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册草部第18卷中早有记载。晋惠帝“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这是通草人造花用于装饰最早的记录。到了19世纪,通草片又发展用来绘制水彩画,远销欧美各地。但随着摄影术开始普及,照相业开始逐步取代外销画家的工作。通草画就彻底从海关出口清单上消失了,随着消失的还有通脱木。渐渐通草画消失于广州人的记忆中,在中国国内销声匿迹。
通草画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采用西方绘画原理,与传统中国画风格迥异,但又反映出中国的本土风情,也因其独特的用材和笔法充满了浓郁的岭南色彩和高超的写实性,成为广州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以及西方人了解当时中国和广州社会的重要载体。
我对这些东方的“明信片”充满了好奇,便想亲自尝试一番。我发现,通草画用的“纸”并不是真的纸,有点类似泡沫棉,有着毛茸茸的手感,而且很脆。通草画传承保护中心老师苏泽恒告诉我,早年间纸张价格非常昂贵,无法符合廉价的彩色图画巨大的需求量,所以广州的画家寻找了一种更便宜的材料,就是通草片。通草片取自植物茎髓,是通脱木切割而成的,在当时唾手可得、价廉物美。“尤其是这种材料质地轻白,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水彩颜料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时,经光的折射,立体感非常强,有种裸眼3D的效果。”
通草画对“纸”的要求特别高,它决定了一幅画作的成败。通脱木的种植要求严苛,需阴凉潮湿,避免光照,3-5年才能长出符合标准的茎髓。裁纸更加严苛,首先把通脱木晒干,然后把树心平铺在石板上,师傅需要把通脱木的树心打横,然后用很长的大刀横切像削苹果皮一样,刨切成纸,一气呵成。“通草纸里面是细胞结构,非常吸水,当水彩接触通草纸,细胞就可以充分吸收颜色,色彩就会变得特别浓艳,用来刻画人物可以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苏泽恒说道。
我迫不及待地选了一幅人物的通草画开始调色、上色。颜色慢慢被通草片所吸收,被吸收后的颜色饱和度并不高,跟成品画作相差甚远。带着疑问我又找到苏泽恒请教,原来一幅通草画的完成需要经过剪切、拼贴、堆叠、染色等步骤。与一般水彩画不同的是,给通草画染色需要20-30道染色程序。染第一遍色后用清水冲洗,吹干后,再染第二遍,再洗再染直至得到预想中的色彩。上色过程中,通草纸的毛细纤维一遍又一遍地吸收染料,这样才会在保存200多年后依然颜色鲜亮。
2015年,通草画被正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通草画是广州独有的,它已经失传很久了,到了20年前,我们才找回来,开始传承和研究通草画。”苏泽恒说,通草画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希望通过学习、体验通草画可以搭起一座连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本报记者 谢宛霏/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