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肖仁福:以《苏东坡传》说幸与不幸

李钊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11月10日   03 版)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词中旷达超逸的情怀让人着迷。他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提到他和他的词句,相信所有人都不会陌生。直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在他的词句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和寻找心灵的归处,而对于他的生平,虽然年代相距甚远,却依然引人不断探究。

    得知同乡作家肖仁福出版《苏东坡传》,心头先是一惊。自民国始,描绘苏东坡波澜壮阔一生的传记和小说已有数十种,更有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享誉海内外,苏东坡的一生在各色视角和笔墨下,异彩纷呈地呈现读者面前,留给后人的切入角度和发挥空间已不多,而以官场小说闻名的肖仁福能以别样角度书写苏东坡的精彩人生,足见其可嘉的勇气和深厚的功力。

    十余年前,官场小说流行一时,许多体制内的作家也投身其中,取得不俗成绩,肖仁福便是其中佼佼者,《官运》《位置》等系列官场小说的热销,让其在文坛占据一席之地。而随着官场小说的热度退却,他的写作风格也随之变化,转向历史人物传记的书写,《李鸿章》《霍光传》是他的转型之作,但这两部书的出版并未摆脱官场小说的印记,直到《苏东坡传》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他的关注点已不再聚焦官场,而是转向苏东坡在逆境中乐观豁达、追求自我完善的奋进曲调。

    人的一生,从懵懂、尖锐、平和等等阶段,题材选取和写作风格也会随着心境的变化而改变,肖仁福从最早创作舒缓柔软的《箫声曼》,到他身在官场,以尖锐笔调揭露官场丑态的《官位》《仕途》等小说,到现今以纯属技巧撰写历史人物的小说和传记,他的创作过程印证了这一点。肖仁福在微博中谈及创作《苏东坡传》的动因,他经常会给外孙女讲历史故事和经典诗词,讲到苏东坡时动了念头要写这风流千古的词人。此时的他,心态是放松的,目的是纯粹的,都已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心态平和,选择苏东坡来写作,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选择呢?

    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因为年代久远,无亲历者可采访,作家多会依据历史资料和合理的想象来写作。肖仁福的写作也是如此,按照苏东坡的生平经历为主线,辅以散文笔法丰富细节,圆满苏东坡的一生过往。

    抛开史料不谈,苏东坡的生平是为数不多能通过诗词中寻得完整脉络的一位,从密州、黄州、惠州到儋州,行一路写一路,他的经历、思考,态度全部寄付于诗词,沿着他的诗词脉络便可了解他的经历和人生态度。苏东坡诗词出众,传颂度极高,所著大多得以流传,保留至今的诗词大约有三千四百余首,且民间广为流传他的风雅轶事和花边传闻,为肖仁福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从《苏东坡传》的开篇,苏辙为苏东坡送行的《怀渑池寄子瞻兄》,肖仁福关于兄弟分别时的书写便是以诗意的语言对诗中的情景进行还原。肖仁福对苏东坡的书写以史实为骨,以诗词充实,让他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得以圆满。不过,这种路径并不适用于大多数历史人物,毕竟苏东坡只有一个。

    真正能吸引读者目光的人物传记不是简单的罗列过往,更不是简单的讲故事,而是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剖析,为人带来现世的意义。肖仁福在对苏东坡的探究和挖掘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也找到了现世的意义,那就是“用爱和欢喜的方式过一生”。

    苏东坡的一生无疑是曲折的,从少年成名,皇帝高官青睐有加,到陷入党争,流放他乡,人到中年被重新启用,身居高位,再到一贬再贬,流放蛮荒,这一路走来,其间苦楚,听者无不为之感伤。可在苏东坡的诗词中,却少见哀伤成分,因为肖仁福读到了爱和欢喜的一面,如苏东坡在密州所写《望云楼》的“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肖仁福读到了置身局外,望云卷风舒;在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肖仁福读到了用文字搭建属于自己的宽阔戏台,笑对古今;在惠州所写《蝶恋花》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肖仁福读到了乐观达命,笑对人生,珍惜当下的情思,在儋州所写《减字木兰花》中“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肖仁福读到了风云过去,清净自然,钟爱山水的隐士感怀。当然,他也在民间轶闻中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酒中读到了苏东坡处于逆境淡然面对,享生活美好的良好心态。更在苏东坡的人际关系中,读到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良友佳朋,贤妻善邻,在无微不至的关心他,爱护着他。

    官场失意、兄弟分离、妻子早逝……苏东坡是不幸的。但在肖仁福的解析下,我们看到了苏东坡从未被打垮,逆境成为他活出别样精彩的“抛光石”,他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呢。幸与不幸,何尝在事,更在于人,满怀爱和欢喜,让苏东坡在不幸中过好了“幸福”的一生。

    责任编辑:只恒文

琥珀里的故乡
肖仁福:以《苏东坡传》说幸与不幸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