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刘醒龙:写作者一定要格外谨慎

本报记者 杨月 实习生 毛婉怡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4月27日   02 版)

    “文学创作者,在面对未知领域的时候,一定要格外谨慎,本着科学精神,这才是对文学本身的尊重,在5G时代,单凭自己的那点经验,无法理解社会,也无法理解文学本身。”对于写作,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家双奖获得者、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这样表述。

    日前,刘醒龙的《如果来日方长》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书名取自刘醒龙创作的同名抗疫歌曲,该书是以刘醒龙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20万字长篇纪实散文,“第七十六天过去,接下来的日子不再是第七十七天!”“一个人要何等坚忍,才能使自己面对玉石俱焚的现实而免于身心俱碎?”在书中,他以理性客观而科学的视角书写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封城遭遇”和可歌可泣的武汉抗疫故事,用翔实的数据和大量动人的细节表现了武汉人民的大爱和伟大的抗疫精神。

    “从武汉到北京,自己老觉得有种不真实感,‘封城’有如大梦一场。”谈及自己在“封城”期间的人生经历,刘醒龙说有种恍惚的不真实感。刘醒龙回忆道,大年三十,春晚后,央视报道“运20”降临武汉天河机场,把部队医疗队送来参与援鄂, 全家人顿时泪流满面,“运20”是大国重器,这一举措,高度体现着国家对武汉抗疫的重视。

    《如果来日方长》中,刘醒龙以文学形式客观地讲述了这场灾难对武汉人心灵、生命带来的巨大震撼,真实可信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普通的武汉人在非常时期的生活与感想。有一个刘醒龙自己生活中的细节令他印象深刻。

    “封城”后期,当他家所在的小区终于被批准获得“绿牌”,居民可以在院子里适度错峰活动,正在做作业的9岁小孙女听闻后大喊:“我要出去!”紧接着她又问:“我的皮鞋呢?”

    “被隔离在家六十余天的她,在翻箱倒柜拿出鞋子后,突然意识到了小鞋子的美丽——其实它无非代表着武汉人民对市井生活的一种渴望。如常的生活终于回来了,我们内心顿感滋润与享受。”刘醒龙说。

    谈及自身在本书中的角色定位,刘醒龙认为,自己在疫情中,不再是一个作家,而是在抗疫战场上没有任何退路、只有挺身而出的1100万普通武汉人中的一员。“在武汉采访写作的专业人员,所见所闻很难比一个普通的武汉人所经历的感触更为深刻。所有武汉人,都是有人性的,有温度的。”在刘醒龙看来,写作者有责任去记录他们,这种记录一定要有客观、科学、负责的精神,这才是对文学本身的尊重和理解。

    这些有温度的武汉人中,年轻人是刘醒龙最关注的群体之一。他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人的赞扬:“在经历过战争的一代、改革开放的一代等不同年代的年轻人身上,能看到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每一代人都有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但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对文学的审美各有不同”。刘醒龙回忆,疫情期间,自己家中的三位年轻人全体出动,参与到了抗疫志愿服务中。还有不少年轻人在老旧的筒子楼社区组成志愿队,在漆黑的楼道里上下穿梭,照顾无法自理的老年人。“该他们做的、不该他们做的,都做了。我很想去,但不符合条件,我真的为他们骄傲和感动。”

    “今年的水仙花不开,今年的江城谁不悲?母亲的梦惊窗扉,父亲的酒才半杯。你们如此爱着我,我是如此爱你们,如果你、如果我来日方长,人人是奇迹个个天使飞。没有花生来就开花,没有人生来就生辉。雪白的冬女儿美,雪白的春男儿泪。我们如此爱着你,你是如此爱我们,如果你、如果我来日方长,日月转江水弯平安来回。”刘醒龙把这些感动酿成了汩汩流淌出来的文字。他在书中说,这些句子也让自己有了依靠天赋能量,做困兽之斗,拼一场的底气。

    2020年3月26日,武汉市政府邀请刘醒龙为新疆援鄂医疗队送行。当看见几百位面色沉重而又充满刚毅的年轻医护工作者时,刘醒龙被深深地震撼了——“只看新闻,是完全想象不到的,只有到现场才有强烈感受,那种感动难以言表,来援鄂的医护人员中,年轻人占绝大多数。这些年轻人担当起了时代重任,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通过这次疫情大考,对中国的未来,我真是特别有信心。”他说。

    《文艺报》总编辑、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评论家梁鸿鹰评价《如果来日方长》有3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一是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刘醒龙对事实的真假和情感进行了分拣和审视,用科学精神呈现有力度的事实”;二是高度的文学性,“刘醒龙的书里,很多人物‘立住了’,对身边人的刻画兼具文学性和戏剧性,有波澜起伏的壮阔感”;三是高度的思想性,“穿透古今中外,将自己对‘封城’期间世事人心的观察,流畅地表达了出来”。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则认为,此书是“非常珍贵的现场记录,也是非常重大的历史见证”:“文学不是直接站在潮头上去弄潮,而是从潮头上退后半个身位,用更深入的观察,重建大潮的历史影像。作为亲历者和作家,刘醒龙无疑是描述武汉‘封城’七十六天的合适人选,他对苦难的感受力和文学的表现力非常独到。”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武汉城内城外的重重艰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改变。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世界的民心向背,值得人类好好反思借鉴。”刘醒龙说。有评论说,刘醒龙笔下的每分每秒,每一篇评论、每一处思考,都带有理性而深沉的气质,同时充满包容与关怀,使这部作品内容充实并富于感染力。

    “对于我们,两江四岸的武汉三镇,过去是生活与存在,现在是生死之交。”这是该书封面上的一句题记。如果来日方长,就要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为别人开辟道路,也为自己开辟道路。人要走出自己的狭小天地,我们需要更大的体量去包容自己的经历所不能包容的东西,生活本身亦有逻辑,任何一种生活都是值得一过的。这是刘醒龙在《如果来日方长》中一直想表达的,唯有善意和包容,才能让人在重重艰难险阻中还能期待“来日方长”。

    责任编辑:周伟

刘醒龙:写作者一定要格外谨慎
杨海蒂:一枝牡丹向天开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