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陈巧茹:用创新播撒信仰与光明的种子

本报记者 杨月 实习生 刘陈雨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8月10日   02 版)
川剧《烈火中永生》(剧照)。

    7月28日至30日晚,大型革命历史川剧《烈火中永生》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演出现场,众多观众被革命英烈的光辉事迹和斗争精神深深感染,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作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经典剧本《红岩》《许云峰》和《江姐》的改编作品,该剧艺术总监、江姐扮演者、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说:“希望这部《烈火中永生》能在青年观众心中播下信仰与光明的种子。”

    陈巧茹在接受《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专访时说,希望“通过这部川剧致敬经典,献礼建党百年,让他们的理想,成为‘吾辈之理想’。”

    守正创新绝非简单复排,增加有人情味的创新

    剧中有一个情节令观众落泪:江姐即将和分别一年多的丈夫团聚并一起工作时,欣喜之际却得知丈夫热血洒疆场。昔日并肩作战,如今未等解放,壮志未酬身先亡,江姐内心悲痛欲绝。陈巧茹将江姐内心的感受,通过手中的伞,运用戏剧的身段、唱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本在遮雨的伞慢慢倒下来,一声惊雷更是突出了演员内心的震恸,手止不住地颤抖,江姐另一手握雨伞不停地转动,随后掷地,传达出一种无声的悲痛感和坚韧的力量感,给人巨大的震撼。

    “我希望用这些有戏剧特色的唱腔、表现,充分地展现人物内心的波澜,将人物内心感情传达出来,一声‘老——彭——’,随后我用摇晃站立的姿态,希望让这种悲痛之感跃然于台上,感染观众。”陈巧茹说。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江姐临走前,通过和明霞的对话,觉察出甫志高新吸收的郑克昌可能是间谍,在码头,江姐劝告甫志高“你可能已经暴露,要尽快转移”。江姐刚上船,甫志高便被捕叛变。

    “甫志高恬不知耻,带敌人暗中偷袭。联络站存亡在即,好战友危在旦夕。”伴随着这段暗示剧情转折的伴唱,机智的江姐意识到甫志高是“毒蛇”,但为了组织的安全,她必须尽力拖住甫志高,以免其他战友被发现。形势紧迫,江姐在和甫志高周旋过程中,向外扔花盆来提醒战友赶快撤离,不要来救自己,以防战友也被抓住。大难当头,江姐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让战友赶快撤离,而自己却最终惨落敌手。

    这些细节,都在过去的剧作基础上增加了有人情味的创新。《烈火中永生》导演周龙在执导此剧时,曾表示导演的核心理念是“尊戏曲本真,守川剧正道,呈艺术新风”。

    “我们并不单是呈现江姐个人,而是要呈现一组群像。战友情、夫妻情,这些带有烟火气的情感,更能从另一个侧面衬托我们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重拍,强调在传承守正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采用一些新的表达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红色经典,了解川剧,树艺术新风。”陈巧茹说。

    真情、真意、真心,才能打动自己,演绎出来才能打动观众

    在诠释江姐这个角色之前,为了准确拿捏角色,陈巧茹曾到渣滓洞白公馆参观和体验。“在馆内有许多革命先烈,甚至有些人没有姓名、没有照片,他们信仰之坚贞,是我们这代人很难想象的,我感到极为震撼。”陈巧茹认为,身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有机会将这段悲壮的历史、将先烈的革命精神,“通过戏剧的形式继承下来,演给现在的年轻人,十分难得,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但重新演绎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并不容易。陈巧茹认为江姐的演绎应该“去脸谱化”:“江姐是一个女人,是一个有信仰、有坚定信念的女人,同时她也是一个母亲、一个妻子。把江姐的形象表现好,不仅需要戏曲表演的形体、声腔,更重要的是一种真情、真心、真意,让角色变得鲜明而不僵化。走进江姐内心,再演绎出来,才能感动观众。”

    陈巧茹眼中的江姐,内心满怀希望,坚信新中国会有光明的未来,但亦不舍,不舍自己的战友、亲人……“我们更多的是要挖掘江姐内心复杂的、人生各种各样的感情,而不是单一的、只有为了革命而牺牲的感情。要真情、真意、真心,才能打动自己,演绎出来才能打动观众。演给我们的年轻人,演给我们的后代看,让大家知道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给我们换来的!”陈巧茹说。

    融合新时代的方式,用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呈现我们存续了上千年的文化

    不可否认,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对很多经典的传承造成了冲击,提出了挑战。很多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去走近、了解、欣赏戏曲。但艺术家们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时代变了,就需要融合新时代的方式,化传统为现代所用。

    陈巧茹认为,热爱的基础是了解。这二十年来,陈巧茹每年都会到大学、中学、小学,去跟学生们讲川剧之美,去演出经典戏曲。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通过历史剧的演绎,更加形象生动地让孩子们感悟鲜活的历史。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宣传的侧重点必然是不同的。 吸引小孩子主要靠视觉,他们觉得美,便会喜欢,就愿意去看。在中学和高中会侧重历史剧,让学生们在戏剧中,了解历史、了解戏曲的美。在大学则更应具有思想性,通过戏剧去思考、领悟戏剧所传达的精神。以美为媒,年轻人在多接触、多了解以后,真正了解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会爱上传统文化。”陈巧茹说。

    同时,存续的基础是纳新。陈巧茹告诉《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传统戏剧也需要“走出来”,看看我们现在飞速发展的世界,来跟上观众审美情趣的发展节奏。

    “虽然川剧属于传统戏剧门类,但所能表演的并非仅仅是历史题材、革命题材,我们现代的题材、我们现在面临的生活变化,都是可以编写、呈现到舞台上去演的。”陈巧茹说,比如三星堆,本身便凝聚着几千年的文化,也可以融入神话创作来表演。“戏曲是美的,用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呈现我们存续了上千年的文化,是浪漫的。”陈巧茹也非常重视青年对艺术传承的作用。她认为,“通过年轻人,通过年轻的面孔演绎红色的题材,非常好。比如今年刘昊然、靳东等人出演的大型音乐诗剧《血沃中华》,便吸引了相当多的年轻人前去观看,这对我们传承历史记忆也是非常好的。年轻人喜欢,能看得懂,能听得进去,极为重要。”

    动人的基础是用心,戏曲也要用心让青年能看得见、看得懂。“要想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必须用心去做。否则,花再多的成本,如果没有针对性地去做,都得不到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实的东西、真情的东西,才能去感动青年,才能走得远,才能做得好。”陈巧茹说。

    责任编辑:只恒文

高铁诗人李木马:给普通工人在诗歌史上留下一个位置
陈巧茹:用创新播撒信仰与光明的种子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