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1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外婆家的夏天(随笔)

江苏淮安市车桥初级中学老师 王媛媛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1月04日   14 版)

    视觉中国 供图

    折腾了一个中午,两个宝贝疯累了,终于安静地睡下了。看了下手机已是下午三点,睡意全无。关上房门,来到厨房,打开冰箱,倒了一杯橙汁,走向客厅,打开电视,仰坐在沙发上,开始肆意地享受属于我的个人时光。

    躺在沙发上吹着空调,吃着冷饮,看着电视,对我来说这是盛夏酷暑时最惬意的事情!

    电视剧看了一半,忍不住又跑回房间,看看两个小家伙有没有踢被子。看着他们熟睡的脸庞,真的很感慨,好像大部分人的童年都不愿睡午觉,尤其是在夏天。

    脑海中闪现出儿时在外婆家的那些夏天,那些不睡觉的午后。以及我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真拿你没办法,你怎么就那么喜欢一放假就往外婆家跑呢?”

    那个时候,每年一到放暑假,我就迫不及待地缠着我妈,让她骑着二八自行车把我送到隔壁乡镇的村上,我的外婆家去。因为外婆家住着舅舅一家,他家里有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哥哥姐姐,我最爱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疯了。当然还有一个小心思:他家有村上人家不多的门朝南的三间大瓦房,夏天里可凉快了。

    记忆中,六七岁时,农村还没有普及电风扇,条件稍好的人家里面最多也就有一台电风扇。而且,就算有电风扇的人家也舍不得一直用,一怕费电,二怕用多了可能把电风扇给用坏了,所以更多时候电风扇都成了摆设。只在家里来了客人,或是热的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才偶尔打开来吹一下。那个年代,农村里的人压根儿都还没有空调的概念,那个时候的我们也压根儿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因为空调的存在,大夏天睡觉竟还要盖着被子,炎炎夏日竟会因为空调而变得如此凉爽安逸。

    那些年的夏天,给我的印象永远是那么的热浪滚滚,那么的火辣灼人,热得你烦躁发狂,热得你无处藏躲。那个时候的太阳似乎很大很大,它不分白昼,发疯似的炙烤着大地,分分钟就能让你身上有针刺般的疼痛。偶尔刮起的夏风,扫过村庄的每个角落,却也都蕴含着袭人的热量。成年男子和小孩整个夏天总是光着上身,只为了让自己能“凉快”那么一点点,这也成为那些年农村特有的景象。所以我那个年代的孩子中午不睡觉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天太热了,三伏天就算开着电风扇,吹出来的风也热气逼人。而且小孩的火力本来就很旺盛,加之天气那么炎热,根本就闭不了眼,就算哪天不小心睡着了,醒来也是大汗淋漓浑身湿透。

    外公外婆舅舅舅妈每天一大早就起来了,家前屋后田里田外地干活,用他们的话说早起干活凉快。所以一吃完午饭,他们就会在堂屋的地上铺上两张草席,躺下来让疲惫了一个上午的身体休息一下下。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会奢侈地打开家里唯一的吊在屋顶上的大吊扇,躺在地上这种吊扇的风可以吹拂到每个人身体的每个角落。这应该是那个年代农人夏季避暑的最高配置了,当然如能再吃上一根冰棍,那简直就能赛神仙了。为了能在睡午觉的时候多吹那么一会儿电风扇,外婆一家每天午饭都是在门前的树荫下吃的。所以一整个夏天,除了下雨,那张小饭桌就一直静静地站在门前的那棵大树下。

    每天这个时候,外婆都会对着还在太阳底下玩耍的我们大喊:“你们三个快点回来睡中觉,要不然你老爹要去打屁股了!”一听这话,我们三个便撒腿就往屋里跑去。每次我们都像达成默契似的,先躺到地上闭上眼睛一动不动。等听到大人们发出微弱的打鼾的声音时,哥哥就会装模作样地翻个身,同时用眼睛扫视一圈,在确定他们都睡着以后,便会轻轻地起身,然后穿上鞋冲出屋子,我和姐姐便会小心地紧跟其后。

    拿玻璃球在滚烫的地面上滚来滚去,用哥哥自制的带网子的竹竿在树上抓知了,挖蚯蚓去河里钓鱼,在那个树下的饭桌上下五子棋……尽管大汗淋漓,可我们就是忍不住,忍不住不在灼热的大太阳底下肆意地奔跑玩耍。

    终于有一个中午,因为不睡觉,我们玩大了。在村子里到处跑着抓知了,衣服全湿透了。哥哥就提议说:“不如我们去河里游个泳,凉快凉快吧。”小孩子最禁不住的诱惑之一应该就是玩水了吧。我和姐姐激动地连连点头说着“好啊好啊!”

    刚到河边就发现河里已经聚集了村里十几个孩子,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哥哥姐姐就已经“扑通”一声跳到水里了,瞬间和那些孩子打成一片。最关键的是,他们忘了我不会游泳,这还是我第一次下水,我只能摸索着下河……结果差点溺水,我疯狂的惨叫声甚至震动了整个村庄,当然也惊醒了熟睡中的外公。

    外公把我们三个揪回家,一句话没说上来就是一顿“痛打”。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酷热的午后,我们三个泪流满面,哽咽着说:“我们保证以后中午吃完饭再也不出去玩了,就在家里睡午觉,就算睡不着,也要躺在那里。”

    于是第二天中午一吃完饭,我们就老老实实地躺在地上的席子上。外公怕我们趁他们睡着再溜出去,于是想了一个“监督”我们的好方法。他让我们轮流去他屋里给他扇扇子,就是那种农村里再普通不过的家家户户夏天必备的蒲扇。但扇子也不是白扇的,外公承诺我们每扇一百下就可以得到一毛钱。

    那个时候的夏天,会有人骑着自行车,在后座上绑着装着冰棍的木箱子,在村子里吆喝“卖冰棒啦,卖冰棒啦!”箱子里的冰棍只有一种,虽然一支只要一毛钱,可是一整个夏天下来,我们也吃不上几支。扇一百下一毛钱就意味着我们每天都能有冰棒吃了,这对我们而言绝对是“因祸得福”。

    还记得,当时外公躺在床上,我一边用一只小手举起扇子上下扇动,一边嘴巴里数着“一,二,三……”,扇了十来下觉得手有点酸,便又开始左右扇动,结果二十几下以后发现手越发酸了,便又换另外一只手。过了一会儿发现手还是酸得不行,便用两只手同时握紧扇子就是一顿猛扇,就是希望赶快扇到一百下,可扇了一会儿累得受不了了,又不得不放慢速度。尽管手换来换去,但是嘴巴里的数数可是一刻也没停。等数到“100”时,整个人早已汗流浃背,可是根本顾不得擦汗,便兴奋地立刻飞跑到堂屋,气喘吁吁地把扇子交到了姐姐手上。完了之后,便一头栽到地上一会儿就睡着了,扇扇子给身体带来的酸痛感直到现在都不会忘记,但是那个时候只要一想到有冰棒吃,便真心觉得累也是一种快乐。

    不得不佩服外公的智慧,自此之后,我们每天都能睡午觉了。印象中,那个夏天,也是我童年中“被”吃冰棍吃得最多的一个夏天。现在的雪糕品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致,可每每吃起来,总没有记忆中儿时的美味。每次回想起来总是满满的感动,毕竟在当时的条件下,每天中午都拿出那么多一毛钱专门让我们吃冰棍,真的很奢侈。

    后来,外婆告诉我,那个时候,等我们扇累了都睡着以后,外公便会跑到院子里,拎起一桶井水,从头浇到脚。可以想象当时躺在床上的外公其实也是汗如雨下。毕竟,那些时候天是真热,扇扇子起不了太大作用。

    二宝缩了缩身子,我赶紧把空调温度调高了一些。我的孩子们,你们真的很幸福,因为你们永远无法体会30年前农村的夏天有多热。

    责任编辑:谢宛霏

稻子的一生
外婆家的夏天(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