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1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心与心的问答(散文)

西南科技大学学生 胡月玲(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1月11日   12 版)

    “支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问题的答案本身没有定数,我知道的莫过于冰山一角。与其一次次发问,与其等待完美答案,我应该起身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回答。

    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是我这次旅程的目的地。在此之前,我已然为此准备了半年。为了那些等待着我们的孩子,为期两周的课程就这样反复练着,练习次数多到记不清了。那些日子里,让我坚持下来的原因,是寻求答案的迫切。我很清楚,这次旅程对我来说,不仅是老师与学生知识和视野交集,更是心与心的问答——心中的洁白圣地缺少一个答案,而这里,将是答案的来源。

    8月15日是出发的日子。路边草丛中的蟋蟀悄然为此行奏乐,天边的一丝光亮指着前行的方向。

    答案就在前方。

    此次旅行后,绿皮火车无疑成了我最害怕的交通工具。十余个小时的火车行程,在下车接触地面的那一刻,大家都松了口气,肿胀的腿得到了片刻缓歇。接下来,我第一次和这么多同伴一起从三更等到黎明。在路边熬夜等待公交车的时间里,大家说说笑笑,像是多年的挚友,无所不谈,这段原本难熬的时间不经意间飞速起来。还没到达会东,从会东赶来的村主任便告诉我们,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了。那时我还不懂他们为何如此迫切,不过,有人等的感觉着实不错,仿若回家一般。

    终于来到了这里,会东县。沿途遇到的人们十分热情,打招呼,搬行李,欢迎之道,样样不少。

    一眼看去,陌生又贫瘠的土地着实让志愿者们错愕,此行的目的第一次有了切身的体会。不巧的是果真计划赶不上变化,住宿成了授课前最大的问题。最坏的情况,便是只能将多余的课桌拼在一块儿凑合着睡,所幸在村主任的帮助下我们得以住进村民家里。

    家里的老奶奶不会说话,只牵起志愿者的手,示意让我们赶忙进屋。奶奶一家人待我们极好。正值盛夏,为了让志愿者更方便,叔叔连夜装好了淋浴。夜晚的柴火饭不是一般的香。

    凉山昼夜温差大,白天穿短袖,夜晚盖棉被。当晚,七八个志愿者挤在一个房间里笑着相拥而睡。

    更值得期待的是明早和孩子们的初次见面。

    会东县的条件比想象中艰苦。上课第一天是最烦琐,也是最消耗精气神的一天。来学校的孩子,大多数的脸是花的,像小花猫似的,志愿者帮孩子们一个个擦去脸上的污渍。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笑嘻嘻的,整齐坐在教室里,渴望的大眼睛望着讲台上的教师。

    这时,我真切体会到,一切都在说:“你们终于来了。”

    和孩子们简单认识后,我问了第一个问题:“你想看看山外面的世界吗?”

    这是个绝对老套、重复的问题,可孩子们却孜孜不倦地回答着。我听明白了,与其说他们想看外面的世界,不如说是想去体验,是想离开大山,去感受外面的世界。

    这些回答中,最让我揪心的,是一个名为小夏的女孩儿说的。

    她否定的答案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看看就好,不去,就在这里就好。”

    我问她为什么?

    小夏抠着自己的手掌心:“我只有爷爷奶奶了,爷爷奶奶在这里,所以我要留在这里。”

    我忍不住抱了下小夏,轻轻抚摸她的脑袋:“那小夏要努力,这样去远方的时候就可以带上爷爷奶奶一起了。”

    孩子们和我预估的完全不同,这里的孩子没有意料之中的小霸王,个个倒是出奇地听话懂事,乖到让人心疼。

    这里,会有五岁的姐姐背着三岁的弟弟上学,会有缺少自来水洗脸的孩子,还会有一天吃两顿食的孩子。由于没有食堂的缘故,学校里不提供午餐,每到这个时候,部分孩子会跑到平地上玩儿——这些孩子没有吃食,一天只吃早餐和晚餐。第二天,志愿者们商量,让孩子们和我们像野餐一样分享自己的午餐。在分享的时候,每个孩子的脸庞都洋溢着快乐。

    在这里支教的第五天,不巧遇上了暴雨,河水突然上涨,阻断了我们住所通向学校的桥。绕路的志愿者们,要连翻三座山才能到达。孩子们知道桥被水淹,怕志愿者们在山里找不着北,纷纷跑来为我们带路,沿途还不断提醒:“老师,你们当心脚下,这里陡、这里滑。”翻山的时候,我们更像孩子,而孩子们的表现更像老师。

    对于支教,在大众的惯性思维中,是为这些孩子们带去知识,弥补或是改善教育区域不平衡。然而亲身经历后,你会发现志愿者们真正带去的是理解和希望。

    逝者如斯夫。临别的日子里,孩子们少了昔日里的蹦蹦跳跳,安静地听完志愿者的最后一堂课。

    孩子们泪眼婆娑,将写着自己心意的信件交到了志愿者手里:“记得要回来看我们。”

    放学的时候,志愿者们在校门目送孩子们离开,把替孩子们准备的礼物交到孩子们手里,有的孩子在志愿者怀里泣不成声,有的孩子笑着说再见,还有的擦着鼻涕说:“明年再见。”

    小夏的奶奶来接小夏,回家的路上小夏回头看着我,示意让我记得她画在我手背上的小红花,我点点头:“我会记得的。”

    我知道,这朵小红花不是画在手背上的,是画在心里的。

    我想要的答案有了,这些孩子就是属于我的答案。

    特邀编辑:董学仁

嘘,我在给高原回信(散文)
心与心的问答(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