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新时代青少年为何学、如何写书法(四)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连瑞谦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3月01日   04 版)

    我们从古今书法家的寿龄中能看出,学习书法对健康有益。从汉代至清代,著名书法家的平均寿命约80岁,例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文征明89岁。到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平均寿命接近或超过90岁,例如吴昌硕寿84岁,黄宾虹90岁,启功93岁,舒同93岁,等等。

    四、青少年如何写好书法

    从通常惯例来说,建议初学者临楷书名帖起步,运笔自如后临行书名帖。当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尝试后,再钟情一种擅长书体,功力专注,发挥专长。

    写好书法,首先要知晓书法美的内涵,发现和鉴赏书法之美。

    造型是一个关键。独立的每个字有形美,全幅作品更有通篇美的要求。中国的汉字,每一点画构成一个形体,每一个形体都有一个美的存在。正是这千姿百态的点画不断地排列组合,才构成了绚丽多姿、动人心弦的书法作品。

    学习书法,要灵活掌握笔线力度、节奏和墨色,方达笔线流畅之美。

    线条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命脉,是基本的造型因素。

    笔线之美,主要包括笔线的力度美、节奏美、墨色美。

    力度美,是从书法感受到的一种力量美。王羲之的流韵清逸,柳公权的遒劲挺拔,张旭的缀绕挥洒,颜真卿的沉雄圆浑,都体现了用笔各异而产生的力度之美。

    节奏美,从外在形式看到的是墨线与空白的大小、形状,以及粗细、枯润、方圆,这些对比构成了节奏。从创作角度看,毛笔在手中挥运形成线条的过程,运笔的快慢、轻重,握笔的松紧等等,都是节奏的内容,构成节奏的基本律。

    墨色美,是指墨色的浓、淡、干、湿、枯等变化。“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中的筋骨即笔力,血肉即为水墨,血肉要“藏骨包筋”,方能见血见肉。

    学习书法,要表情达性,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直达意境之美。书法是“表情达性”的艺术,更是一种直抒胸臆的手段。我国的书法是通过汉字为载体,以直观的线条来再现意境和风格,最终达到诗文与线条交织在一起的空间境界。如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作者将内心的满腔忧愁倾洒在忆昔之中。书者将这一情感流露于笔墨之中,便会产生书法作品的意境。

    王羲之在《笔势论》中,用自然物象来引喻书法笔势:“划如列阵排云,挠如劲弩折节,点如高峰坠石,直如万岁枯藤,撇如足行趋骤,捺如崩浪雷奔,侧钩如百钧弩发。”可见毛笔作为中国书画的工具,书写的线条挥洒自如,气象万千。

    古人说:“立文之道,惟字与义。”

    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书法艺术和其他文艺一样,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主旋律。只有把书法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创作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

    (全文完)

    特邀编辑:董学仁

新时代青少年为何学、如何写书法(四)
你的说理要有层次感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