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我的故乡,我的老屋

深圳市亚迪学校八(930)班学生 周宇轩(13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3月01日   09 版)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自己的归属地。

    唐代的刘禹锡,有他的“陋室”。地址在和州(作者注:今名和县,属安徽省),阶前绿苔漉漉,碧草青青。在那里,他与鸿儒们吟诗弄琴,谈笑风生。

    东汉末年的诸葛亮,也有他的“茅庐”。地点在距荆州不远的南阳隆中山冈上,那里松风读竹韵,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他在草庐内饱读经书,交结名士,卧观天下。

    ……

    我,现在是深圳市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也有我的心灵乐土,它就是我的亲情故乡。

    我的出生地,是母亲的家乡。我的母亲,是湖南益阳人;我的父亲,是安徽枞阳人。父母亲都姓周。

    如果有人要问我:“周宇轩,你现在户籍在深圳。那你的故乡,在哪里呢?”

    我一定会爽快地告诉他:“我父母亲的家乡,就是我的故乡!”

    同先贤们一样,我也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我的乐园,就是我的故乡。

    枞阳县,在西汉元封五年就设立县治。汉武帝曾南巡到了枞阳县的长江边,这位大汉王朝的一代雄主意气风发地站在高高的墩台上,面对奔腾不息的大江浪涛,弯弓射杀江鲛。射鲛台,今天依然伫立江边。古今历代文人墨客,多来拜访登临,发往古之悠思,生无穷之遐想。

    枞阳,是个好地方!央视曾给她做过好几档节目呢。清代,她属于桐城,真是个风水宝地。她是清代文学最大散文流派——桐城派的沃土。清代桐城派的主要作家,都是枞阳人,比如方苞、刘大魁、姚鼐、吴汝纶等人。明代的左光斗、方以智、何如宠、姚康等人也是枞阳人。

    我的老家,就在枞阳县义津镇境内。

    北面念桥老街,南眺屋脊山,西邻菜籽湖,东望浮渡山。菜籽湖,烟波浩渺,与怀宁桐城二县市共水域。

    我的故乡,是个有文有物、有山有水、有田有坡、有米有鱼、有棉有面的地方。故乡的手工牌子面,风味独特,闻名遐迩,远销海外。我家的房屋,就坐落在义津镇东南义东村的高坡上。

    每次跟着父母亲从南方回来,先在桐城下火车,接着乘坐约四十分钟近百里路程的汽车,然后走在乡村水泥路面上,我就大声地喊:

    “老家,我们回来啦!……”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我们就能远远地望见老家的田地,老家的村庄,老家的树林,以及村庄中树林里的房屋!

    我家的房屋,只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农家楼屋。

    青砖,红瓦,白墙,杉木门,玻璃窗,水泥地。两层小楼,共有四间。它的左边连通着三间平房,北间厨房,南间曾祖母卧室,中间洗卫室。三间平房的左边,是猪圈、厕所、鸡鸭棚和围墙。

    正大门前,有两个相距不远的清水塘。塘水常年清清满满,乡亲们洗衣洗菜,浇地浇田,很是方便。塘上塘下,都是田地,四季庄稼。

    猪圈厕所鸡鸭棚子的上面,盖的是稻草或茅草。这是乡村原有特色,是深圳市所没有的。

    每当新草刚盖上去时,新草散发出一种浓浓的清香,能暂时掩住猪圈厕所里的臭气。

    别嫌臭,这里是故乡农家肥的发源地。

    有一回,我跟着爷爷奶奶到田野去干农活。那天,空气清新,阳光灿烂,天空蔚蓝而广阔,田野庄稼旺盛且无边。

    我发现,爷爷奶奶种的蔬菜和稻子长得好,就问奶奶:“我们家的蔬菜和稻子,怎么长得这么好呀?”

    “周周(我的昵称),你没看见前些天,你爷爷一担一担地挑着什么吗?”奶奶一边用手揩汗,一边笑着回答,“你在城市里,可不要认为菜是它自己长的,米是它自己生的,更不要以为是工厂里造出来啰!”

    我知道了,爷爷挑的,是农家肥料!爷爷奶奶,他们干农活特别脏,特别累,特别辛苦!

    我这才知道,爸爸妈妈在农忙时经常打电话,让爷爷奶奶不要太累了,要注意身体,要多点休息!

    每当在深圳吃到爷爷奶奶带来的农产品时,我们都感到特别的亲切,在品尝爷爷奶奶的劳动成果的时刻,我就闭上眼睛,让我自己身心仿佛就在故乡里,四周飘荡着蔬菜的清香,田园翻涌着稻谷的金浪!那菜园越来越浓香,那稻浪越来越金黄……

    爷爷奶奶,上个月去杭州了,他们二老帮姑姑带宝宝。一是为了姑姑上班,二是爷爷奶奶年老了,不能再干繁重农活了。

    我的故乡,现在只留下老屋了!

    我的老屋,它独自守着故乡的村庄,故乡的池塘,故乡的田园……

    如今,爷爷奶奶都不在故乡。老屋已不再有人天天打扫了。地上,准是布满尘埃;白墙壁上粉层脱落;两扇大门,更显笨重,油漆斑驳……

    我的老屋,你真的老了。

    去年暑假,我和母亲又回到故乡。

    落日时分,我站在稻坪上,望着老屋。它就像在酣睡,许是太累了。不过,它很静谧,且十分安详。

    我默默地走近老屋。

    太阳光辉中,风似佛手,柔和地抚摸着屋旁路边的花草树木。鸟儿也慵懒地落栖树枝上,伸出尖尖的喙,梳理着自己的羽毛。它们没有鸣唱,也没有嬉闹。也许它们知道我当时的心境。

    我轻轻地安慰似的抚摸着原木色的门,却不愿推敲,怕打扰了老屋,惊醒了它的梦。

    它的梦里,一定会有我的童年。

    那也是有天傍晚,太阳渐渐西沉。

    屋檐下,响起了奶奶长一声短一声唤赶家禽归宿的声音。

    我也紧跟其后,朝着同一方向追赶着。

    就在这追赶声中,我们踩碎了一地阳光,也惊扰了老屋的好梦。

    夕阳的余光中,我抬头仰望,屋顶炊烟袅袅。此时,厨房里,饭菜飘香。一闻香味,我就迈开脚飞快冲进屋内,跨入厨房,急忙地啃着鸡腿鸭肉,品尝着爷爷为我制作的美味佳肴。

    夏夜里,我们喜欢坐在老屋前的稻坪上赏月。

    月明当空,如同一面圆镜,金黄,完美,悬挂夜幕上方。它悄然地注视着我的老家、我的村庄、我的老屋。

    月光,是温馨的。它那洁白的光辉,从薄薄的白云间倾泻下来,明亮干净,一尘不染。

    奶奶总会搬来一条小凳子,坐到我的身边,给我扇着凉风。我就在清风明月中,进入甜甜美美的梦乡。

    老屋给我留下最深的记忆,是每年的新春佳节。我们全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尤其是过大年。一家四世同堂,吃年夜饭的时刻,春联红红,灯光灿灿,美味多多,笑语声声,祝福频频……

    我的故乡,我的老屋!你们记载着我曾经太多的欢乐和挂念。不管未来我会走多远,你们永远珍藏在我心灵深处,永不改变。

    教师点评:乡土,是人类文化永恒的母题之一,而老屋,确是人们心灵安守的重要圣地。周宇轩以他质朴的语言、细致的笔触,表达着自己对“故乡”“老屋”由衷挚爱的思想情感。

    (指导教师:方义华)

    责任编辑:龚蓉梅

我的故乡,我的老屋
美丽的裕西公园
有你,真好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