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中国人的故事·唱给你听

王赫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牟昊琨 杨月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3月01日   01 版)

    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都有情感态度,都有山河日月,都有冷暖人生。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处在哪个人生阶段,总会记得给你力量的一个人、带给你感动的一个人、让你铭记在心的一个人,那些感动和温暖,从未远离。

    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由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出品,《中国青年作家报》、求真娱乐联合承制的“中国人的故事·唱给你听”音乐项目,已正式上线开播。每期节目将推出一首歌曲,邀请一位青年唱作人,讲述一段中国人的故事,将故事融入音乐,将楷模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

    对热爱的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去追逐。冬奥赛场上,徐梦桃、苏翊鸣、谷爱凌……冬奥健儿们用出色的表现、乐观的心态,展示着热爱背后的坚持,收获着因热爱和努力而产生的甘甜。这份热爱,也体现在我们的家国情怀中。本期,在王赫野的最新歌曲《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的旋律中,走近一位用生命铸造火箭的传奇人物——航天一院运载火箭总装总测技能大师崔蕴,感受这份来自火箭发射场上的热爱与坚持。

    活出精彩活出范儿!大家好,我是“中国人的故事”讲述人王赫野。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托举嫦娥五号探测器呼啸升空,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这是一代代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钻研、奋斗的成果。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用生命铸造火箭的传奇人物——崔蕴的故事。

    崔蕴是航天一院运载火箭总装总测技能大师,被称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第一人”。他痴迷火箭40年,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在发射“长二捆”火箭时,火箭四个助推器的氧化剂输送管路上的密封圈忽然出现泄漏,需要紧急排除故障,作为总装测试的一线人员,崔蕴义无反顾地冲进抢险现场并在舱内连续工作近一个小时,这也造成他肺部75%的面积被四氧化二氮侵蚀,医生用了10倍于常人的解毒剂量,才保住他的命。当时29岁的他,是抢险队员中最年轻的一位。

    火箭发射成功的那天,崔蕴带着氧气瓶,在医院的楼顶听着火箭发射的轰鸣声,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也是从那天起,他意识到知识对于这个高风险、高难度行业的重要性。从此他便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大到发动机,小到螺丝钉,500多件装配工具,他全能熟练运用,把火箭的结构牢牢“刻”在了脑子里。熟悉崔蕴的人都说,他就是为火箭而生,但了解崔蕴的人都知道,他赢在坚持,赢在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用崔蕴自己的话说,就是“魂牵梦绕,醒着、睡着脑子里都是火箭”。

    如今,崔蕴和团队先后成功完成了长征七号、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为中国航天作出突出贡献。他说:“我真心地喜欢火箭的总装测试,没法用语言来说这个痴迷程度,真是特别喜欢这个。”

    坚持是意志的磨练、是爆发力的积蓄。用无声的坚持,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坎坷的人生布满丛丛荆棘,追求梦想的路上,愿你我永远能坚持向前。

章华:用现代雕塑凝固冰雪运动的精彩
“双减”的背后是什么
你的说理要有层次感
生态文学的立场
一粒粒火种渴望燃烧(散文)
王赫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孔明灯(小说)
铁塔上,有颗星星(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