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翠花牛仔裤(随笔)

海南海口市汉服设计师 符文静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3月15日   15 版)

    视觉中国 供图

    “翠花”,我曾这样叫她,叫了好多年。

    从前农村人起名没创意,站在田头喊一声翠花,一呼百应,但并不影响奶奶凭借精明泼辣从中脱颖而出。

    此时在回乡的列车上,思绪像野草疯长,我想着下了列车,还要搭乡运大巴,雇上一个钟头的三轮车,才能望见蜿蜒伸向苍凉山野的小路。

    我离开小村庄那年,信息还很闭塞——闭也闭不住青春。代表年轻人审美的牛仔裤不动声色地席卷了整个学校,我也用存了许久的零花钱买一件来穿。

    想起当时的情景,心头还是重重一跳。奶奶怒气冲冲的声音犹在耳畔。“谁许你这么穿?这裤腿,这破洞,像什么样!小小年纪不学好,读书有什么用?明天让你爸叫学校退钱!”

    奶奶有白内障,眼睛上蒙着一层白,然而热烈的生命力穿过屏障不屈不挠地射出来,教人畏惧。

    奶奶是全家人的领导,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权威,爸爸反抗过,却发现她总是对的,我更拗不过她。伤心了一夜后,我咬咬牙,把崭新的牛仔裤拋进小河里。我真怕奶奶不让我读书。

    牛仔裤打着旋沉入水底,少女的爱美之心也打了水漂。岸边野鸟不时啼叫,使人难过,我突然希望离奶奶越远越好。

    或许上天听见我祈求,一向身体健康的奶奶突发肺炎,爸妈奔波照料,我趁家中一团忙乱,偷偷报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职校。

    我想,一定要上学,一定要离开家。

    “读书没用”扎得我难以安宁,我在学校里拼命学习,靠着奖学金和兼职挣的钱,顺利上了大专。几年没回家,挂断无数个奶奶打来的电话,爸爸看不下去,“回来看看吧,奶奶这么大年纪。”

    “翠花能得很,我回去做什么?”我漫不经心地说。不怨恨奶奶,只是有种错觉,以为她永远不会老,而我等着让她刮目相看。

    在大城市一待十年,为了衣锦还乡的梦想硬撑,却一度落魄到洗碗打杂,啃冷馒头果腹。疲倦睡去,往往梦见奶奶给我夹菜的样子。最后机缘巧合,我进了一家汉服工作室。

    小时候常拿衣尺当玩具,拿画粉当彩笔,奶奶不管,顶多瞪一眼。当小手伸向剪刀,她才会骂两句。

    对了,奶奶除了干农活,还是个裁缝,手巧眼活,裁剪优秀,远近闻名。

    常有人抱着新衣找她掌眼,她不说话,半晌才淡淡地“嗯”一声,算是认可;若她摇头,那人便红着脸走了。

    “自唐至宋元明清,中国人衣着以端庄雅正为美,以凌乱褴褛为不齿。”

    看着同事们伏案创作,在毫厘间计较争论,严谨几近苛刻。那些日子,我眼前常出现奶奶的影子。

    家人早已搬到城里,奶奶总因为一点小事脸红脖子粗。

    抽水马桶,红绿灯,她看不惯城里的一切。大家说她老古董,她渐渐无趣,独自回了乡下。

    “太啰唆了,由她去吧。”

    不再有人来求教奶奶,门前冷落,听说她一天天地老得快。

    十几小时跋涉,我终于回到老家门前。奶奶正佝偻着背给几丛青菜浇水,晶莹活泼的水雾映着阳光,和她衰颓的面容形成强烈对比。

    有的人,你出生便认识她,中间不管隔了多少时光,只需一眼便能体会到血浓于水的道理。我走上前叫了声奶奶,奶奶瞧着我,恍然如梦,慢慢露出欢喜的笑容。

    她进屋翻出一袋牛仔裤给我,款式老土,都有刻意剪过的破洞,布料却是新的,不知攒了多少年。她攒着,等待着,以为我会喜欢。

    这些年来,我们竟为了这点小事耿耿于怀,错过了多少亲情。

    “奶奶,您给缝上吧,这都破了。”我强忍着眼眶的酸意。

    奶奶信以为真,端详一会,轻轻摇头:“老了,缝不动啦。”她想一想,又说:“我孙女穿啥都好看。”

    责任编辑:龚蓉梅

我做羊“司令”的时光(随笔)
翠花牛仔裤(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