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3亿人上冰雪

妞妞像那朵小雪花,把我们带入到浪漫的冰雪世界中

王淑彦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3月15日   01 版)

    妞妞是个小女孩儿,三岁十个月。活泼、机灵,爱说、爱笑、爱动。这届冬奥会,妞妞总也闲不下来,她像那朵小雪花,把我们全家带入到浪漫的冰雪世界中。

    我扮大雪花

    初四晚八点,全家人提前坐在了电视机前。妞妞喊着看开幕式啦,开幕了。

    什么是开幕式?她肯定说不清楚。美轮美奂的画面,浪漫、唯美、温暖的情调,吸引着家人们。从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到“燕山”雪花,从和平鸽、五环旗,到冰墩墩雪容融,妞妞随着画面的变化叙说着。你看,那是冰块儿,咋出来五环旗呢?体育馆咋变成了大海呢?咋变成了雪地呢?

    开幕式后,她给大人们分配角色,您当冰墩墩,您当雪容融,我演大雪花,咱们大家比赛吧。

    客厅里,她学着滑雪的样子,滑起了滑板车,滑过来,滑过去。妞妞爸怕影响楼下邻居,拿出来象棋子,放在茶几上,和妞妞开始了“冰壶”比赛,妞妞总能拿到冠军呢。

    摔倒了就得不了第一了

    妞妞爸妈过节值班,妞妞的爷爷奶奶带着她去了涞源,这是她早就要求去的地方。

    爷爷准备了一辆滑冰车,结构很简单,一个由长木条儿钉成的长方形木板,板子下面加了两条三角铁,板子的一侧钉了一个小座儿和靠背,还有两个撑杆儿。妞妞一时高兴也忘记了思念爸爸妈妈,随着爷爷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到涞源的时候,楼宇背阴处的积雪厚厚的。她到上边儿去踩雪,还要爷爷奶奶跟她一起踩。踩着踩着,她还下令让我们跑起来。谁能跑第一,就给谁发奖。口令是她发的,她学着陆地赛跑的样子,发出“各就位,预备,跑”的指令。爷爷故意摔倒了,她就赶紧走过来,看看爷爷出了啥问题,还点评着,“摔倒了就得不了第一了,对吗?”

    爷爷问她啥叫比赛,她的回答是:“就是看谁跑得快,得比出来。”  

    到冰上滑冰是她盼望的。来前,她缠着爷爷奶奶,我们去涞源滑冰吧。真来了,她很激动。天天去葫芦湖上滑冰车,那美的样子,是用喊声和笑声表达的。 先是爷爷在冰床子前面拴个绳子拉着她,沿着湖面的边儿转,她双手杵着撑杆儿,用力往前滑着,即使爷爷不在前方拉着的时候,她也能往前滑行。

    第二天,她提出了一个问题,“爷爷,您拉着我,谁是冠军呢,和谁比赛呀?”

    爷爷意识到了她想比赛了,就把她领到了一处人多的地方。她和冰面儿上的几位七十多岁的爷爷搭话,“爷爷,您的冰车咋这么高啊?能比赛吗?”她与小朋友们搭讪“我们比赛好吗?”她不用爷爷拉了,直接坐在冰床上,用撑杆儿插在冰面儿上,往前滑动着。

    一旁,奶奶和当地的村民聊着天儿,聊着奥运会,聊着精准扶贫后的生活,分享着深山老峪里农民的幸福生活。奶奶还给那几位七十来岁的老人出主意,多做些冰床子吧,能卖出去,让更多的人在冰面上滑冰,不是很好吗?

    妞妞在一旁跟话说,咱们再买一个吧!

    要在风雪中锻炼成长

    第三天,妞妞提了个新问题,“电视里的比赛是从高山上滑下来的,咱们咋总是在这里滑冰呢?”爷爷为了圆她一个去山地滑雪的梦,带她去了涞源七山滑雪场。

    这里群山环抱,有16条雪道,是国家跳台滑雪科研基地。节日里,人们云集在滑雪场,尽情享受着冰雪运动的快乐。

    汽车在蜿蜒的山脊公路上行驶,雪白的世界上,五颜六色的人群在流动。妞妞欢呼起来,好大的雪山呐。妞妞的欢快声冲出了车窗,洒向了山谷,冰雪运动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她。

    车子找到了下道口,但停车场上找不到一个空位。奶奶领着妞妞从车上下来,冷空气打透了厚厚的羽绒服,车子放不下,只好打道回府了。爷爷奶奶做着工作,说天气寒冷,会冻感冒的,咱们回家吧。可妞妞回答干脆,“我不怕冷,你们不是说要在风雪中锻炼成长嘛。”

    看谁敢于挑战自我

    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妞妞妈对她实行了严管,看电视不许超过半小时。可妞妞沾了奥运会的光,每当告诉她时间到时,她总是说,比赛还没有结束呢,让我再看会吧。要不就是强硬的态度,不行,还没有赛完呢。看她渴望的眼神,大人们只好顺从了她。

    奶奶好奇地问她,你看得懂吗?答案是肯定的。问她什么是冰雪奥运会,她的回答还挺在理儿的,“冰雪奥运会就是在冰雪地上玩儿,就是比谁跳得高,跑得远。”有时她自己还纠正一下,“看谁滑得远。”小孩子看似不懂,其实她也能看出些自己的门道,看谁敢于挑战自我,谁能更高、更快、更强,奥运会的精神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扎进孩子们心里的。

    我家也有冰墩墩了

    也许是中国的精彩感动了世界,感动了上苍,正月13的大雪覆盖了北方地区,覆盖了我们居住的城市。

    “这么厚的雪呀。”雪停后妞妞踩在雪地上,奶奶领她到单元门口的小花园里玩。一组圆形的石桌、石凳上,铺上了厚厚的白雪,晶莹透亮。奶奶还没有想好形容的句子,妞妞就喊了起来,“奶奶,好大的雪蛋糕啊!”说着,她弯下腰,伸出舌头舔了舔,舔石桌上的雪,石凳子上的雪,眼睛弯弯的。

    “奶奶,蛋糕是凉凉的,他在吸我的舌头。又是冰冰的,啥味儿也没有。”奶奶拿着小铲子帮妞妞做了两个小雪人。雪人的鼻子、眼睛、嘴巴是用山竹壳做成的,嘴唇是用纸袋上的红提绳做成的。两只胳膊是妞妞找来的矿泉水瓶子安上的,那油亮油亮的黑眼珠,红红的嘴唇,好像跟人说话一样。

    妞妞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我给你们起个名字吧,你叫冰墩墩,你叫雪容融,我们都是好朋友啊。”她逢人就讲,我家也有冰墩墩了。

    家庭冬奥会开始了

    大雪后,每天晚上到户外比赛是不间断的。爷爷和奶奶领着妞妞,围着两个小区转一大圈儿。妞妞学着冬奥会比赛的样子,组织着我们三人,先是排成一队,爷爷在前边,妞妞在中间,奶奶在后边,在雪地上行走。她还要我们说出脚下的声音,一起说,咯吱咯吱咯吱,紧接着她喊着“121、121、1212121”,遇到树木时,她会喊“121、121,右转弯,1212121”。

    走到主街上,妞妞登上门店的高台上,主持起来。爷爷奶奶要在台下站好听她的指令,“冰雪家庭冬奥会,现在开始。第一项唱国歌。”她唱起来,我们也一起高唱。唱完后,他要请奶奶致辞,爷爷讲话,她用的都是爷爷奶奶的全名。后边还加上“同志”俩字。我们俩不能糊弄,要像真讲话那样。如果糊弄,她会喊“不行,不行,重讲”,仪式结束后,她就宣布跳台比赛开始。

    她从三个台阶高的地方跳下来,再从小台阶上一步一步走上去,再跳下来。跳完后,留下她一阵阵咯、咯、咯的爽朗笑声。

    在路上行走时,她又发明了一个项目叫雪地跑比赛。不管是雪地,还是没有雪的路,谁要跑到第一,谁就取胜。为了控制她的速度,培养她的耐力,也给她点儿小挫折,爷爷奶奶经常跑到她的前面,等着她。当她扑向大人的怀抱时,谁第一第二都已经不在意了。那时,她获得的是爱的力量。

    在转向回家的方向时,妞妞找了一大块儿冰,把冰摔成两瓣儿,分给奶奶一块儿。她把两块儿冰当球来踢,一直踢到家门前的雪人儿上。在踢的过程中,她不断地争取着第一名,在一脚脚的踢球中,她成长了,成为冰雪运动的参与者,成为三亿分之一的小运动者。冬奥会带给了她很多的可能。

    孩提时代,一个特殊的机缘将影响孩子和家长,影响着每一个人。感谢妞妞,是妞妞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到了家庭冬奥会的现场。

    王淑彦,河北保定市二级巡视员,保定市作协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著有《玉兰花开——保定市2020抗疫纪实》一书。

    责任编辑:只恒文

逆流而上的治愈
用一根手指在键盘上奔跑的“马拉松”强者
妞妞像那朵小雪花,把我们带入到浪漫的冰雪世界中
把一个片段变成一篇作品
家乡的青瓦会说话
1440天,我背了11本国学经典
把志愿服务的种子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看不见的地方(小说)
雨化成人(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