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4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中国人的故事·唱给你听

扎西平措: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杨月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4月26日   16 版)

  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都有情感态度,都有山河日月,都有冷暖人生。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处在哪个人生阶段,总会记得给你力量的一个人、带给你感动的一个人、让你铭记在心的一个人,那些感动和温暖,从未远离。

  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由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出品,《中国青年作家报》、求真娱乐联合承制的“中国人的故事·唱给你听”音乐项目,已正式上线开播。每期节目将推出一首歌曲,邀请一位青年唱作人,讲述一段中国人的故事,将故事融入音乐,将楷模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

  本期,让我们在扎西平措的最新歌曲《希望》的旋律中,聆听唐占鑫的故事。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里,多了一朵象征着坚强的蓝色波斯菊,代表着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个创意来自唐占鑫,她是冬残奥会颁奖花束编织团队负责人之一,也是一名脊髓损伤者,创办了北京市首家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冬残奥会前,她带领着众多残疾人朋友,用绒线一针针编织出“永不凋零的奥运之花”,把爱与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2004年,唐占鑫在德国喜获硕士学位,那天,阳光明媚,云淡风轻,她本将前往美泉宫进行毕业旅行,可在回程的路上,一场可怕的车祸突如其来,等她再醒来时,她已经成了一个脊髓损伤患者。医生遗憾地对她说:“你的手术很成功,但今后你能站起来的可能性低于10%……”随后,痉挛、患肢神经痛、泌尿系统感染等痛苦接踵而至。悲伤、恐惧、迷茫的情绪充斥在她的内心,她一度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日子里,有一天,父亲抱她下车,却不小心摔了一跤。她这时才发现爸爸苍老了许多,斑白的鬓发、疲惫的面庞,以及眼中那隐隐的歉意,让唐占鑫十分难受,曾经意气风发的父亲,如今却变得这么小心翼翼。唐占鑫下定决心,要从阴影中走出来!

  转变心态后,她开始积极面对治疗和生活,机缘巧合下,她结识了更多伙伴:因脊髓瘤致残的杜鹏、因车祸致残的李昕和因训练致残的摩托车赛车手李炳楠。他们都已从创伤中走出来,大家一拍即合,决心一起去帮助其他病友。

  2013年,唐占鑫结识了中国残联的吕世明副主席,并了解到“中途之家”公益项目,那年冬天,她带着其他三位伙伴来到北京市东城区残联活动中心,决定承担该项目。次年,北京市第一个“希望之家”成立,四人花了两年的时间,整理数万篇帖子,翻译数十万字的外文文献,完成了中国第一本《脊髓损伤者生活自助手册》,把正确的康复理念介绍给更多人。她还尝试给市长信箱写信,建议由政府出资,为脊髓损伤者配发相关的卫生用品、减轻生活压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北京市制定出台了《脊髓损伤残疾人一次性护理用品配发暂行办法》,全市两便失禁的脊髓损伤者可免费申领纸尿片、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护理用品。在北京市残联的支持下,她还和团队开办生活重建训练营,令人欣慰的是,后来训练营的200多名伤友中有50多人实现就业创业,180多人可以生活自理。

  “有人认为无障碍是公益事业,可对于我们来说,无障碍更是件公平的事情,它解决的是我们获得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的问题。”唐占鑫说。她的生命,因帮助别人而重新变得充盈,她登山、做公益、上电视……自信的笑容又重新回到脸上。

扎西平措: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枕边书
重建人与自身文化传统的联结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