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作家报》联合浙江传媒学院开展“第六届浙江青年阅读节”系列直播,围绕“情感治愈、文化记忆、青年成长、志愿文学、青春力量”主题词,邀请在知名创作者,举办领读讲座,分享所思所想,与青年学子对话,通过阅读感受疫情之外的美好与希望。
首期直播主讲人王蕾,现任宁波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获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暨全国高校教学创新设计奖,做主题为“如何给自己开音乐处方”的讲座,与青年学子们分享阅读与音乐之间闪烁的美妙火花。
治愈心灵的音乐处方单
“听音乐不只是要动用听觉,更是联觉的调动,利用触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多感官来体验音乐。”王蕾认为,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乐器,身体就是最好的乐器。
以身体作乐器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更能激发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讲座中,王蕾教授展示了她与学生在课堂上跟随音乐节拍,击打并传递杯子的游戏过程。王蕾教授解释说:“这种团队性活动是音乐治疗的有效方法,教师是引导者,学生要做感受者,调动身体的各处感官感受音乐,更能领悟到音乐的乐趣。”
怎样学习乐器?王蕾给出了第二张音乐处方:“无论是学习手风琴,还是葫芦丝、吉他。不要把学习过程想得很复杂,抱着‘我只是单纯学习乐器,享受音乐’的心态,这样音乐带给你的乐趣将会陪伴终身。”
王蕾认为,练琴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但保持乐观心态,享受其中,就不会对乐器产生抗拒感。当身处低谷时,演奏一段乐器,你一定能够感受到音乐疗愈心灵的强大力量。
开阔心胸的音乐“解药”
“音乐对人的心理具有暗示作用,它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在音乐的选择方面,王蕾认为,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种类的音乐,不要限定在“只吃牛排不吃羊排”的框架里。放松心灵,聆听音乐的同时,要尽情地去联想,展开自己联想的翅膀。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你愿不愿意回到十几二十岁?”面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王蕾认为,时光一去不复返,但成长远比成功更重要。这是王蕾的人生态度,也是音乐带给她的疗愈与感悟。
讲座的最后,王蕾分享了一段宁波大学音乐学院的课间操视频,并邀请了浙江传媒学院学生一同表演《青花瓷》体态律动操。她希望同学们牢记:“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旋律的美好不可名状,要全身心投入,方能感悟。”
安俐 谭宛宜 蔡群群 刘思敏 黄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