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6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时代变迁中的“团圆”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 李沁研(23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6月21日   05 版)

    《人世间》这部电视剧以周家三口家庭为视角,讲述不同身份人物的人生境遇变化,叙述亲情之暖,友情之坚,爱情之美,折射出中国五十年来的时代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态变迁。

    该剧中一共有十三次关于周家春节团圆的场面,这些片段贯穿情节发展,人物命运转折,五十年沧桑巨变,经济转型、观念意识、阶层身份与生活环境等转化。

    第一次周家过春节出现在片头,交代“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介绍年轻的周家三兄妹面临的第一次人生选择,也奠定了各自命运站台的起点。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的父亲周志刚远赴西南大三线,大儿周秉义投身建设兵团走上为民请命的政途,二女周蓉为了诗与爱情到偏远的贵州山村教书,小儿周秉昆作为一名工人,也是“光字片六君子”友情发展与当地底层人物波折命运的代表者与见证者。

    第四次在1981年,全家分离后的第一次团聚。周家父母最终接纳郑娟,相比周边邻居固有的传统偏见,老两口通情义明事理的性格,展现该剧与此类型其他作品的最大不同,平等和谐气氛取代大家长式的压抑。

    第五次在1984年,只有周秉昆父子在家陪同周母过年。这时候的秉昆正经历经济转型期的阵痛,他从木材厂到国营酱油厂工人再到离岗下海经营饭店与书店最后取得编制,在工作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中国普通民众对“编制”的强烈追求。即使秉昆早已成为家庭收入的一把手,他对在编身份的固执,企图让父亲满意的愿望仍无改变。时代变迁下传统职业观念与经济发展步伐相碰撞,也流露对当下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深邃思考和隐忧。

    第八次在1992年,这一年周父周母猝然离世。周母在雪中与老伴相倚安然逝去的场景,十分令人动容。那个时代的夫妻大多都如这般情比金坚,经历动乱年代,长期两地相隔,断不了的是彼此珍视与无条件理解的情谊。

    第九次在1993年,周楠去美国留学,从光字片低矮破旧的棚户区走向国外。他坚信早点学成归来就能早日将父母带出光字片,“光字片”此时代表的是与改革开放格格不入的封闭落后,他与秉昆周父两辈改变命运的途径截然不同,在这个时代知识的力量能超脱物质引领青年一代摆脱现状困境。

    第十一次在1997年,郑娟代替入狱的周秉昆与六君子团聚。相聚地点已从各自的家中转换到酒店包间,这表现出经济发展对个体生活水平的进步作用。年后孙赶超因病选择卧轨自杀,老实本分的性格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好运,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经历巨大生命波折时,往往会展示出牺牲小我成就家庭的人性光辉。

    第十三次在2001年。从1992年周家老辈离世到全剧终只出现过一次周家兄妹坐在一起团聚的画面,虽然大家身处一地,到了年夜各家却都在忙各自的事情,一个大家庭分割成多部分的小家。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社会迅速进入消费时代,从过年才能吃上猪肉到饭店文化的兴起,“团圆”的意义逐渐被社会结构解构,年夜团聚的文化符号被抹去,同时父辈的早逝也是家庭结构解系的重要因素。

    再回溯到光字片的街道名字,光仁、光义、光礼、光志、光信,连起来就是儒家核心思想理念:仁义礼智信。文化观念牵引光字片的民众持守,构成了他们行为的坐标参照系。最终光字片倒塌,居民集体搬迁高楼,意味着一个年代的结束,贫穷荒乱的时代已然过去,东北老工业区在像周秉义这般创新实干的党员同志们的建设下终将迎来新的改造与发展。

    五十年,一场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底层群众、工人阶层、文艺工作者、官员不同身份人物的人生境遇对照,三代人的观念差异与家庭结构变迁,代表了不同的时代色彩,映照出中国五十多年来现实社会转型期的剧烈时代阵痛。

    在剧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人性的光亮与黑暗在时代变迁下似乎也有了某种情理之中的解释,真实且平凡是这部剧最大的亮色。

    责任编辑:谢宛霏

《传家》:心中有国,万里山河皆为家
时代变迁中的“团圆”
坚持就是胜利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