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复见”,可我却未曾与她谋面。
我只能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白洋淀”。
手指划过光滑的平面,感觉她离我好近,又好远。
——题记
——————————
记得那天起床是那么的轻松,当时觉得是因为天气好,于是就去了白洋淀。
经常听祖母讲那里的事与物。据所说,那里水苍苍,月明明,风轻轻;春有玉兰,夏有胭荷,秋有蒹葭,冬有冰镜。
春天白洋淀是有玉兰的。与我想象中的一样,白色的花苞在高高的树枝上待放,像雪一样纯洁。腼腆的少女何时才能蜕变成处事成熟的人呢?应该会像玉兰一样,绽放只是需要我们的等待罢了。等啊,五月份时白色的花朵全部绽放,香水般浓烈的气息也散发到了极致,嬉戏的小孩子、忙碌的学生、奔波的上班族、优哉散步的老人,都为之倾倒。我会在树脚旁捡起一片花瓣,细细观察着布满白色柔软布料的维管束,有时也会洗干净撕下一小片细细品尝,唇齿之间弥漫着那缕清香,滑过咽喉的那刻,清甜仍在流连,舌尖还不时在齿间游走,搜刮那剩余的琼浆。
花季的白洋淀,应该不止这一种美好吧。
当玉兰在这一年的季节轮回谢幕时,夏季的荷花会来接班。在淀的水中粉嫩的荷花被碧绿的荷叶衬得十分显眼。每次看到或想到它,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词“超凡脱俗”。这花就像跟这词绑定了似的。祖母很喜欢这种花,说荷花是淀里人最喜欢的,淀也因它而出名。亲眼见到了,让周先生写出名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它不能任由我“亵渎”了,甚至像我这样世俗的物种都近不了它的身。夏天淀里不止有荷花这一种趣味,坐在水中心的小凉亭读书也有另外一种情趣。大部分阳光会被阻挡,但应有一缕斜阳落在书页上,把单调的白纸黑字镀上一层金,恬静而美好。
当岸边的芦苇开始染上夕阳的颜色,那大概是秋天已经悄然来临。金色是秋天的专属颜色,秋天的白洋淀也应该是这样的,况且白洋淀的芦苇荡也很出名。可在印象中,芦苇在秋天的颜色并不是金色,而是比金色饱和度更低的颜色,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凄美。芦苇是压不倒的,特别是成为“荡”,像快没在蒹葭的青年一样,似乎也追求着的目标,矢志不渝。因此我很喜欢芦苇。
秋季会在淀里人们的忙碌中很快过去,转眼就快过年,秋天的存在,是为了冬天。冬天的白洋淀并不是一片破败的景象。虽然芦苇荡还在,但是空中飘了雪,湖水结了冰,就已经不再是它的主场了。冰雪,是北方独有的魅力,它们象征高洁,与夏荷不同的一种高洁,略微带着一丝神秘与天真。地上堆的雪不在意孩子们的玩乐,湖上结的冰也不在意孩子们踩在它身上,让高冷与平易近人不再水火不容。
四季的白洋淀啊,是那么美。清甜的玉兰、亭与水中的荷、凄美的芦苇、晶莹的冰面,装点着回乡的期盼。
责任编辑:龚蓉梅
河北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294班 沈芊芊(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