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7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舌尖上的父爱(随笔)

艾科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7月05日   13 版)

    定居都市多年,味蕾愈发挑剔,以至于时常不知该吃什么充饥。茫然无措的时候,总想回到乡下老家,寻觅儿时的美味。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再度拖家带口返乡觅食。

    见我们回来,父亲像过年一样使出浑身解数下厨烧饭,通过一番煎炒烹炸,一桌美食呈现眼前——煎黄鱼、炒鸡柳、烹黄鳝、炸圆子、炖土鸡、卤猪脚、蒸香肠、煨鱼汤,道道量足味美,盘盘清香四溢。父亲开心地拿起筷子将鸡腿夹至半空又倏然放了回去,他笑着说:“你们都很讲究卫生,想吃啥自己夹,吃得越多越好!”我和妻子、女儿面面相觑,虽然不太想吃油腻的食物,但又不能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便端碗举箸开始用餐。

    父亲的厨艺依然精湛,虽无法同星级大厨媲美,但在这清幽的乡村也堪称翘楚,感激让我难挑微瑕。可是天真的女儿却沉不住气,她边吃边点评每一道菜的缺点——黄鱼煎得微老、圆子炸得稍咸、土鸡炖得不烂、鱼汤煨得太咸,米饭里如果能再放点粗粮进去味道会更……

    我用眼神示意情商欠缺的女儿赶紧住嘴,可她不但浑然不觉,而且依旧振振有词:“爷爷,如果我不实言相告,您将永远不知改进,自古就是忠言逆耳呀。”我用眼角的余光,瞥见父亲的脸上非但没有一丝不安,反倒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孙女的建议,他瞥我一眼后,含沙射影地对宝贝孙女说:“做人就要诚实呀,你不像有些人,只会用溢美之词敷衍我。”闻听此言,我的脸颊瞬间燃起一片红霞。

    女儿的诤言让我突然心生畏惧,我已记不太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厨艺向来精湛的父亲开始拿捏不准作料的分量,而且他的饮食开始倾向重油重盐,这对健康十分不利。于是,我委婉地对父亲说:“老年人的饮食要注重清淡,重油重盐有害健康。”父亲和蔼地解释说:“说来也是奇怪,每次炒菜出锅之前我都会品尝,就是因为尝过之后感觉味淡所以才多放了食盐。可是等我感觉味道适中后,你们吃起来却已经咸了,难道是我的味蕾出了问题?下次我会多加注意。”

    父亲采纳了我和女儿的建议,但我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我生怕父亲的健康机能也像味蕾一样悄然退化,于是继续对他说:“咱家菜园里种了那么多新鲜蔬菜,可你一样也没做,你做的全是油腻的荤菜,让人着实没有太大胃口。我在城市生活这么多年,常年食荤久坐导致轻度脂肪肝缠身,其实我们回到乡下,就是想吃咱自家地里种的新鲜蔬菜。”

    父亲恍然大悟,他惭愧地慨叹道:“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了,我还以为你像小时候那样,见到荤菜就走不动路了呢。在咱庄稼人眼里,荤菜才是好菜。”父亲的一句话,勾起我的许多童年往事,一抹酸涩在心底翻涌。

    翌日,父亲做了清炒茄丝、青椒鸡蛋、毛豆米炒肉和南瓜米粥,配上昨天剩下的荤菜,一桌营养均衡、色香味美的农家宴席赫然映入眼帘。我和妻子、女儿胃口大开,顾不得太多礼仪便大快朵颐起来。一旁的父亲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小声说了一句“馋得还像小时候的样子”。我抬头看着父亲的皱纹和银发,感动得差点笑出泪来。想来我已年届不惑,理当带给父亲体面安适的晚年生活,而不是动辄就像旅游一样,拖家带口回来将他“折腾”一番。

    在城市打拼受挫时,我总会想起乡下的父亲,想念他做得既饱含深情又抚慰心灵的美食。那种自我童年开始就在舌尖上种下记忆的味道,是我在异地他乡拼搏奋进的动力和根基,不管我身在何处,它都会牵引着我铿锵前行。只是如今父亲老了,体能大不如前,味蕾日渐退化,可他依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给我提供避风的港湾,为我烹饪钟爱的美食,生命之中有他存在,我永远都是“年幼”的孩子。

    期盼时光能够停滞不前,如果我不“长大”,父亲就不会“变老”。那样我就能用“孩子”般的真情,守护父亲生生世世。

    责任编辑:谢宛霏

小熊女孩(随笔)
舌尖上的父爱(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