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7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心中的萤火虫(散文)

湖北潜江市人民法院 彭振林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7月26日   13 版)

    孩提时夏夜的天空,是萤火虫的天空。

    童年时代,乡下的夜晚是很少有灯光的。那时的乡下没有通电,用得起手电筒的人家又少,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由于购买煤油靠计划,为了节约煤油,平日里每家夜晚照明只点一盏灯,而且灯随人走。一般在厨房收拾完毕后,便端上油灯或到堂屋或直接进到卧室,然后熄灯睡觉。

    而夏天的夜晚,劳累一天的大人们洗涮完毕后,都乐意提上小凳,摇着大芭蕉扇,聚到一通风凉爽处坐到小凳上,一边摇蒲扇一边谈论着农事或家事。我们小孩子大多不喜欢安安静静地守在大人身旁享受蒲扇带来的凉风,却是不安分也不怕热地变着法儿玩耍。我和坮子上几个要好的同龄小伙伴,则喜欢结伴去捉萤火虫。

    在我们坮子的前面,是一片开阔的田地,种满了各类庄稼。守候在庄稼地旁的路边,不仅有凉爽的微风吹拂,时不时还会有一只只萤火虫从田野深处飞过来,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它们发着微弱的光亮。我们一手提着白色透明的玻璃小瓶,一手拿着大蒲扇,嘴里还念着大人们编的萤火虫歌谣:“萤火虫,挂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每当有萤火虫飞过来时,我们就悄悄地围上去,用手中的大蒲扇将萤火虫拍落到地上,然后把它拾起放入小玻璃瓶子中。

    因为乡村没有通电,除了有月亮的夜晚,家家户户屋里屋外都是一片漆黑。我们提着装有萤火虫的玻璃瓶进屋,瓶子在我们手中忽左忽右地晃动着,亮光便从瓶中向外透出来,朦朦胧胧地照着房间内的角角落落,让人觉得眼前跟点了灯一样。其实,萤火虫尾部发出的那点光亮有多强呢,这仅是孩提时地玩耍和童趣。

    那时夏天乡下的夜晚,萤火虫很多,而且都飞了出来,在黑乎乎原野上一闪一闪地飞动着,如星星般闪亮,在树林池塘、庄稼禾苗以及村舍周围上下萦绕着,把乡村无边的夜色渲染得奇幻美妙,充满诗情画意,也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我总觉得,天上的星星,仿佛就是从地上飞上去的一只只萤火虫变成的。

    每天萤火虫的出现,一般是在乡村傍晚孩子们喜欢玩耍的那个时间段。当夜深大人开始呼喊孩子们回家去睡觉时,夜色中的村子便开始进入一天的宁静,萤火虫们自己也逐渐隐退,悄然找地方睡觉去了,点点荧光跟着稀疏下来。

    但乡下的人们对萤火虫是喜爱的,很少去伤害萤火虫。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捕捉萤火虫时,我找了一个干净而小巧的白色玻璃瓶,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装到里面去。回家后,我偷偷将装着萤火虫的玻璃瓶挂在蚊帐里,美滋滋地欣赏着萤火虫尾部那忽闪忽闪的绿荧光。那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随着那些小精灵一起,带着夏夜的清凉,掠过村子上空,飞向了遥远的星河……

    第二天早起时,发现那几只被封闭在小瓶里的萤火虫都死在了瓶子里。看到这些美丽的小生灵因我的自私被囚禁起来,结果还伤害了它们的性命,我的心里很不好受,自责得整整一天茶饭不思。

    父亲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他告诉我:“萤火虫也是有生命的生灵,你把瓶盖拧紧了而空气进不去,萤火虫吸不到空气当然就会闷死。”于是,父亲便在我装萤火虫瓶子的盖上钻了几个小眼便于透气,也不让我把捕捉到的萤火虫装在瓶中时间过长。父亲说:“萤火虫本来是在夜空中飞游的生灵,不能把它们始终束缚在一个小瓶子里,应该让它们回到自然中去,这样它们才能觅食和生存。”

    听了父亲的话,从此我将捉到的萤火虫装在瓶子里把玩一会儿后,临睡觉前就打开瓶盖,把萤火虫全放了。

    看着那一只只飞向夜空的萤火虫,望着那点点微弱的光亮慢慢消失在夏夜的天空,我的心中一阵惬意和舒畅,恨不得自己也生长出一对翅膀,陪伴着萤火虫一同飞向遥远的天际。

    光阴荏苒,世事多变。但萤火虫依然于每年夏夜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燃烧着细小微弱却孜孜不倦的光亮。

    高中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萤火虫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据资料显示,萤火虫是一种小型甲虫,其尾部能发出荧光。它属于肉食性昆虫,其主要捕食对象是蜗牛、蛞蝓(鼻涕虫)等软体动物。准确地说,捕食蜗牛和蛞蝓的是萤火虫的幼虫。成虫以后的萤火虫,就不再猎食蜗牛和蛞蝓了。它们靠喝点露水或采些花蜜来度日,生命历程只能维持五天到两个星期,因此有“萤生苦短”的说法。

    萤火虫对生存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只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优良环境。所以,有萤火虫的地方便是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如果一个地方出现污染,就会使萤火虫远离这儿,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学毕业时,我报名参加了家乡招录“村官”的考试。父亲对我报考“村官”的选择很不理解,本打算我大学毕业后能到城里工作,没想到我却选择了回到家乡农村。为此,父亲与我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儿时的萤火虫因我的无知束缚造成的过失,让我痛感伤心。今天,当我放飞的理想的萤火虫受到了一根无形绳索的羁绊时,难道就仅仅只能去再伤心一次吗?对父亲的不理解我没有妥协,毅然走向了自己追求的乡村。

    来到工作的乡村后,却不见了那些在夏夜里漫天飞舞、儿时就伴随着我的萤火虫小精灵们,更不知道它们飞到哪儿去了,难免让人心生一丝悲凉。“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此时此刻,我忽然想起了李白的那首《咏萤火》,心中的那丝悲凉感如夜色般更加浓郁起来。

    后来了解得知,原来这里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加上农药的大量使用,生态也受到了一些破坏。萤火虫就像检测环境是否优劣的生物仪器,它们的存在或离开,就能够直观地说明我们所处的环境生态如何。瞬间,一种责任从我的心中升起。

    我和村里的其他干部决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首先从环境抓起,定计划,拿方案,报审批。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彻底清除了污染源并进行了改造,使村子里的面貌终于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排排三层小楼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河塘边垂柳依依绿草如茵,河水清澈见底微微荡着涟漪,一条新修的宽阔平坦结实的水泥路把村子和外面连接了起来。

    那天晚上,我漫步在面貌一新的村中,看到眼前这番美好的景象时,尽管时令还是春天,但我的心已经被儿时的童趣点亮,眼前仿佛飞翔着许许多多的萤火虫,就像天上无数颗闪烁的星星。我想,儿时夏夜里萤火虫“蜂围蝶绕”的美丽景致马上会在这里重现,成为我们乡村夏夜的永恒之美!

    那一年,当我从领奖台上下来时,忽然收到了父亲用短信发来一张自由飞翔的萤火虫图片给我,还鼓励我一定要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勤恳工作,给家乡和家人争光!

    父亲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更加坚定了扎根乡村工作的决心和勇气。

    多少曾经的往事,都随着岁月慢慢流逝。但儿时夏夜萤火虫不受束缚提灯自由飞翔的场景,永远萦绕在我的脑海。那一点点绿莹莹的微光,纵然细小微弱,却点亮着夜空,美丽了乡村、美丽了大地!

    责任编辑:谢宛霏

心中的萤火虫(散文)
逐渐远去的吆喝声(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