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市场较为低迷的当下,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人生大事》无疑是院线电影中的一抹亮色。该影片以悲喜交织的手法,讲述了青年莫三妹与小女孩武小文从彼此对抗到相濡以沫的感人故事。电影的情节很好地抓住观众的情感流动,电影内外的“小”和“大”带来很强的思想“共鸣”。
《人生大事》的题材很小众,是很少有导演触及的殡葬行业;切口也很小,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而随着剧情温暖地推进,却为观众带来人生的“大”思考,人生大事,无非生与死,我们该如何与生命告别和如何更好地生存呢?电影中的男主角“问题青年”莫三妹因打架坐牢刑满释放后,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守着祖传的殡葬店浑浑噩噩过日子,直到遇见外婆去世后被亲戚抛弃的孤儿武小文,他的生活开始改变。“带小文”是他经历的第一件“大事”,带好小文是父亲放心将殡葬店传给他的原因。两人共同经历、相互对抗,经历过许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人物们的“死亡”后,两人都实现了内心的成长,明白了死亡的意义,开始学习如何以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影片用真实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饱满的细节、细腻鲜活的表达方式,在影视叙事的小空间里展现出中国人的“大生死观”哲学,这或许是带给观众心灵触动,引起内心共鸣的真正原因。
相较于制作成本动辄几亿,甚至十几亿元的大片来说,《人生大事》制作费用只有6000万元,成本很小,而其票房收入已突破14亿元,远超诸多大成本制作的电影,而且成绩是在《侏罗纪世界3》等电影的“围攻”下取得的。小成本电影《人生大事》“以小博大”而得以成功,原因很多:题材的新颖、“泪中带笑”的表现手法、能满足观众对民间殡葬业的好奇心等,但最重要的是其精神内核。
《人生大事》取材于导演家庭的真实经历,虽然总体情绪是比较悲伤的,但许多喜剧元素的加入,在消减压抑的同时,并未冲淡影片的主旨,让观众在“泪中带笑”的氛围里,看到经历苦难的中国人并没有情绪消沉,是以中国人特有的积极态度和生活智慧去面对一切考验的,这让观众看到人生阳光的一面,也引发对生死的思考。我想,在国内电影市场里,外国片再多再好,也无法替代优秀国产电影对中国人情感和生活的表达。
电影本无所谓大和小,只要精心选材、用心拍摄、诚心制作、悉心打磨,直击观众内心,必将如《人生大事》一般赢得口碑和票房上的“双丰收”,迎来繁花满枝的“春天”。
责任编辑:谢宛霏
李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