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9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追逐父亲的背影(随笔)

重庆工商大学学生 梁先容(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9月13日   01 版)

    我花了十多年去理解我的父亲。我们的关系并不亲近,甚至说得上缺乏交流。大约两岁的时候爸妈把我丢给爷爷奶奶,他们南下工作,我在乡野里度过了我的童年,与爸妈的关系都不怎么亲厚。八九岁那会儿总是特别羡慕弟弟,只因他可以在父亲的肩头尽情哭闹嬉耍,父亲有足够的耐心去哄他,而我只能像个闷葫芦般站在一旁看着。即便他回过身来唤我,我也不敢走近。后来我从初中便开始寄宿,一直到高中、大学,有意无意,和他的距离越来越远。

    父亲有一件穿了差不多十年的西装外套,深灰色,普通款式,左肩稍下有一处缝补,隐隐能看出灰色的细密针脚。八岁那年初冬,父母结束累年漂泊,再回到这方土地时,他给飞奔而来的我披上的就是这件外套。我第一次见到了他肩头约两岁的弟弟,那年的风真冷啊,几乎可以算作料峭了吧,山腰那片无人看管的白桦林肆无忌惮地落着叶,刷刷作响。那外套还带着长途奔波的烟味和汗味,却不难闻,神奇得令人安心。

    他身材伟岸,总是一成不变的暗灰色打扮,不爱笑,皮肤黝黑,自带一种黑面包公的气质。朋友曾偷偷告诉我:“只要你爸在家,我们都不敢去你家玩儿!”但有时候我却觉得他有点小可爱、反差萌。他身上充满了许多矛盾的特质,你说他耐心吧,他又是个暴脾气,据说年轻时是个一点就着的炮仗;你说他暴躁吧,一个大男人却又能在电话里事无巨细地交代我为人处世的原则。亲情就像呼吸,感受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他只有春节前后才会在家,凡他在家的日子,会一声不吭地处理好家中所有琐事,甚至一手包揽除夕前的大清扫和除夕的年夜饭。很难想象这么一个高大身躯挤在狭小厨房的景象吧?离家的日子,他也会在电话里叮嘱我抓紧学习,天冷了添衣,感冒了买药;他会记得所有人的生日,给我转账让我去置办礼物,还让我跟着奶奶学做菜。每次通话都是他一个人在絮絮叨叨,而我心心念念着玩儿,难有足够的耐心,总是敷衍应和,往往通话到一半,我就想着怎么挂电话,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听他念叨下去。即使他人在千里之外,对家里的事也了解得事无巨细。

    年初他是要远行的,与叔叔伯伯一起,归期未定,生活总是叫他不停歇地奔波。母亲会为他提前一天收拾好行李,有干果和各类吃食,以及寥寥几件衣物。有好些年,他总是赶凌晨第一班客车离开。那时寒冬尚在,天还未亮,雾气朦胧,马路上残存着未化的积雪,有春意隐约从树梢流露。我总是贪睡,所以错过了很多次别离,连他离开的背影也未曾瞧见过。当我睡醒起床,瞧见空荡荡的红漆方桌,那时父亲可能已经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父亲温柔且坚韧地接纳了我青春期的所有冷漠,还教会了我责任担当。十二岁那年,我家新盖不过两年的房子在一场雨季过后突然遭遇滑坡,院坝陷落、墙壁跟着缓缓开裂,坡上的滚石砸没了门前那棵约碗粗的杏树,房子随时有垮塌的危险。灾情评估后,我们必须在一年内完成搬迁。搬迁谈何容易,父亲消沉了大概一个月左右,整日抽烟酗酒,头发都愁白了一片——那幢房子是他和妈妈过去五六年的心血。好在房子争气,我们就在危房里又住了一年多。父亲重新振作起来,着手选址、新建、装修,直到我们搬进新建的住房。这一年里我见到的几乎只有早出晚归的父亲的背影,有时候甚至连背影也见不到,父亲忙得像个陀螺,瘦了好多,被晒黑得我和弟弟都快不认识他了。让全家人安居的责任沉甸甸地压在他身上,他是怎么熬过来的,我现在想起来眼眶都发热。

    危机过后就是偿还亲戚朋友的借款,那两年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家人苦中作乐,倒也没有十分难过。母亲现在谈起那段日子总是止不住地落泪,说不该让年迈的爷爷奶奶也跟着操持,不该姐弟三人这么早就被迫懂事云云。我高二那年父母还完了所有的借款,那是2016年的除夕,父亲买了好多好多烟花,母亲做了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在新家真正意义上团了年。不管命运和我们家开了多大的玩笑,父亲凭借双手,日子也过得蒸蒸日上。我会用尽所有美好的词汇来赞美我的父亲,在生活面前,他执着而坚毅,乐观且无畏,他的言传身教,我能受用一辈子。

    现在到我远行了,行李箱里照旧装着干果和各类吃食。我和曾经的父亲一样,怀揣梦想奔赴远方,也同样归期未定,只是父亲的叮咛依旧。父亲的背影永远高大,他永远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责任编辑:龚蓉梅

巴中文学的别样风景
两个倔强的孩子
诗人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吴磊: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她是一位写下善良的人
牵挂泸定
追逐父亲的背影(随笔)
当前定位(科幻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