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7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进山(小说·下)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 郭文佳(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7月11日   12 版)

    宋宝颖/制图

    (接上期)

    或许我对这些孩子看得太片面了。爱捣乱的孩子就是恶劣的吗?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孩子的世界更该是缤纷的。

    “好了好了,只要他跟我说他不打架了,老师就不罚他了。”

    “那些书也不用赔了吗?”

    “不用。”

    “呜呜,谢谢老师。”

    放学我分别喊上李阳和张壮壮谈话,批评了张壮壮后单独留下李阳,首先表扬了他正义出手,但打架的习惯还是得改。我和李阳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得到他不打架的承诺,就放他回家了。

    李阳答应了我不打架,在我的课上也消停了许多。

    但又好像是我的错觉,几天后,李阳变本加厉。

    我忍无可忍拎着李阳到办公室,直接对他狂轰滥炸:“你之前怎么答应老师的?不打架、不闹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是不是?你这样对得起爸爸妈妈吗?村里没有书读的小孩多得是,你多幸运你知道吗?”

    我还在叨叨,李阳突然瞪着我,眼睛里全是雾气。“反正我也没有书读了!”说完,也不给人反应就跑回了教室。

    得到这样的回话我不禁有些懊恼:我刚刚是不是说了很重的话?是不是没有顾全到孩子的心情?

    后来回办公室的老师说,李阳下午都趴在桌上,怎么叫都不理。

    我出于担心,反复犹豫下还是打算去李阳家看看。

    整个村子不算太大,来这里数月,我也对地形摸得熟悉。还没进屋,就看李阳在院子里逗鸡。他定以为我是来告状的,一见我就露出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来。

    我随李阳进了屋子,李阳的父母都出来迎接我,热情地问我有没有吃晚饭。我忙回答:“吃了,吃了。”

    简单说明了来意,我约李阳到院子里聊天。

    “今天是老师说重了些,对不起。”

    李阳没料到我开口就是道歉,看着我有点不好意思。

    “可以和老师讲讲今天怎么了吗?”

    听我发问,他犹豫地看向屋子,说出来的话是简单几句:“我妈要生了,我要没得书读了。”

    但毕竟是小孩子,说着,情绪一下就上来了:“之前我妈就不让我去读书,现在又要加个李二,更没得读。我妈叫我到时候就待在家里照顾李二,他们出去赚钱。我妈说,等过几年有钱了,再回去读书。”说到这开始带上了鼻音,“等过几年,李二就要去上学了,钱又要留给他读书,我就跟我妈出去,回不去学校了。”末尾,他似是想起了什么,补了一句:“老师,我不是幸运的。”

    我拍拍李阳,安抚他的情绪。“别哭别哭,你别想那么多。你好好学习,你要是想学,这些……这些我去跟你妈说!”我突然冲动开口。

    在这一瞬,只需一瞬,这一瞬间,我感觉我和付佳一样,那尘封的心脏角落就这样简单地被打开了。

    我从李阳妈妈那里证实了这苦涩的事实。金钱不是打开成功的钥匙,但金钱绝对是通往成功的铺路石。

    没有深思熟虑,没有仔细规划,我就作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这样吧李阳妈妈,要是李阳能上初中的话,他初中的书本费我来承担,如果还是有困难,嗯……其他费用我也可以相应承担一点。”

    李阳妈妈先是震惊,然后不自觉扯出一丝笑,最后直接哭了出来。“谢谢高老师,但是……”她话在这边顿住,又接了句“谢谢高老师!”好像拒绝的话在嘴边打了个弯,最后滑进肚里。

    我有些能力,如今也有理由,我为什么不做呢?

    李阳有了可见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一天到晚都往办公室里跑,缠着老师问问题,尤以我最甚。李阳上学晚,一来就非上五年级,前面的知识大面积空白,现在上六年级课非常勉强,但如今折返再来也不现实,只能看他每天自己添添补补,我也尽我所能地添砖加瓦。

    我和付佳两人的体育课是我享受的闲暇时间,怎么也不会想到,李阳又会给我来个这么大的惊吓。

    “高老师!高老师!”小女孩边跑边哭,“李阳掉水里了!”尖叫让我“噌”地动了起来,出去扭头就看见李阳跪在湖边。他身上已经湿透了,像一团棉花吸饱了水。我奔过去,直接脱下他外边的棉袄,用我身上的外套裹住他,背起他,拎起浸水的衣服,大步走回宿舍。

    李阳重,浸水的衣服也重。他也是厉害,能拖着这么重衣服游回岸边,要不是跑得太快喉咙发苦说不出话,我一定整段路都好好教训他。

    回宿舍,我把他身上沾水的衣服都脱干净了,拿出我几件保暖的衣服给他套上,又从柜子最里边抽出我最厚的羽绒服,然后把他塞到了被窝里。小孩通红的脸蛋裹在纯白的羽绒服的帽子里,好像雪地里烧红的炭。

    付佳打来电话,我向她说明了一下现在的状况,过会还是得送李阳到诊所看看去。

    挂完电话我起身从热水瓶里倒了杯开水递给李阳叫他暖着,然后就摆上了严肃的表情:“你跟我说说,这怎么回事。”

    李阳像是没有受到冷水影响,精神依旧很足,“摘果子。他们说水边长的那颗叫神仙树,果子大而且齁甜。高老师,我妈叫我好好谢谢您,但我也不知道怎么谢,就打算摘些果子。”说完这些他又愤愤地说,“不过我感觉他们是骗我的,因为除了我没人能爬上那树,他们吃不到那树的果子。”

    他说的有些好笑,我不自觉地问他:“那你最后摘着没?”

    “没……”

    李阳最后果然发烧了,但还好,烧得不厉害。

    岁月在山中流去,后来又有了更多故事。

    因为有我的陪伴,付佳在这里又可以待得久些。李阳总算摸到了初中的门槛,不至于留级。

    谁都不属于这片大山,这片大山也不属于任何人。

    一年后,听说要来一批常驻教师,我和付佳商量着离开。付佳离开前说,她教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在她手下考上重点大学,而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在重峦叠嶂的那边,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尽头,有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有着丰富的知识,有着斑斓的色彩,在呼吸间就有着千变万化。

    我拿出手机和大家合完影,不知是谁的哭声先起了头,平地惊雷炸开呜呜一片。

    付佳抱着孩子任由泪水肆意地淌下,我也不自觉酸了鼻头。有几个小孩跑来我身边,告诉我,我是他们最喜欢的老师。我的心在那刻就像是被碳酸饮料浸泡过的满足,有点甜,有点膨胀。

    我用脚丈量着这片土地,缓步离开。走廊门口两边贴着何校长前不久贴上去的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坐上大巴,付佳靠在我身上,我看向窗外。这里的景色丝毫不逊色于我摄像机里的山山水水,山谷空灵鸟雀呼晴,树林荫翳斑驳日光。

    如果不是付佳,我不会来这里。

    我咧着嘴含着笑看着付佳,低声表白:“付佳,我喜欢你。”不似青春年少单爱你张扬的美,也喜欢你的勇敢,喜欢你的担当,喜欢你心中存留在这里的天空和天空下的娇绵柔软。

    付佳回看我,也不问我突然示爱的原因,故作惊讶:“原来你只是喜欢我呀,我还以为你一直都是爱我呢!”

    付佳迎着光,也学我噙着笑,我的胸腔好似被什么震了一下,脱口而出:“嗯,我爱你。”

    在这份爱里,在这样一个地方,多了一份灵魂值得镌刻的东西:爱是责任,责任是爱。

    后来,我听说有更多人进了那座大山;后来,我听说,有更多人走出那座大山。

    (全文完)

    特邀编辑:董学仁

    责任编辑:宋宝颖

山温水暖,温暖你的心(散文)
进山(小说·下)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