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金狄接着说:“穆天子在昆仑山拜见西王母,天马自然在西边,博望侯张骞通西域,从商旅口中得知大宛有天马,极为雄壮。天汉四年,太史令奏武帝天降陨石落于漠北,武帝方领悟不用山川之石的意思。”
“于是,太初元年李广利征大宛,获三千匹骏马而归。天汉四年征发二十万人讨伐匈奴,是为了寻求天降陨石?”
“是的。”
“唉,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可怜无边的荒漠长满了战骨,不过为了君王成仙之欲。”李贺仰天长叹。
金狄也叹息:“武帝终究是有大功于天下的,但求仙太过急切,为此耗尽财力,杀伤生民,好在他晚年有所改悔。”
两人眼神微垂,沉默良久。
“那么取得天马,带回陨石后呢?”李贺继续问。
“武帝亲自出长安迎接李广利,后挑选出八骏:红,黑,白,青紫,灰白,鹅黄,青黄和黑鬃红马,每日食以苜蓿,优养在上林苑,为之作《天马歌》。又役使百万民夫作建章宫,立神明台,挖太液池,建造了人间仙界。征和元年三月,武帝令天下巧匠从陨石中炼出铜水,召集百余名画师,口述仙人模样,从上千幅画像中挑选出一幅,照此铸就捧露盘仙人,置于神明台上。”
“原来如此。”李贺陷入沉思,眼睛一亮,惊讶地说:“书上记载:‘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或泣,因留于霸城。’金狄?难道阁下?”
金狄眼角顿时落下数滴泪珠,他挽起袖子,揾干了泪水:“不瞒兄长,那陨石从天而降,不是凡物,虽经烈火淬炼仍具灵性,常在夜里发出微光,加之日夜承天地精华,受玉露滋润,经过百零八天,竟修得神灵,能通人性,观世事,只是不能与常人接触。”
“真是天地造化之功啊!”李贺惊讶地说,“阁下果真是——”
“我正是那捧露盘仙人。”
“奇哉,奇哉!贺竟能亲眼目睹金铜仙人,但是,仙人为何对征和之前的故事如此熟悉?”
“是武帝与我说的。”
“奇哉!难道……”李贺欲言又止。
“兄长切莫心急,容我慢慢道来。”金狄继续说,“兄长也知道历史,武帝征战四十年,天下虚耗,我常常听到各地传来暴动的急报,殿中的皇帝按剑大怒,群臣跪拜。他对暴动绝不留情,一律镇压。太子谏阻不得,十分无奈。太子颇不满皇帝的做法,可毕竟父子一心,又素无逸德之处,如果没有奸人挑拨离间,怎会落得父子相残的下场呢?
“国家日益动荡,臣子动辄得咎,皇帝日益衰弱。虽然他深信西王母说自己总会成仙的,可恐惧和猜忌仍萦绕在心间。出了巫蛊大案后,江充迎合皇帝猜疑之心,大肆栽赃陷害,他料太子即位后不能容他,便诬告太子谋逆。皇帝勃然大怒,令丞相刘屈氂引兵讨伐,太子无奈发动长安四市的人抵抗,终是力不能逮,后逃匿峡谷之中,自缢而死。随之卫皇后自杀,皇长孙也惨遭杀害。”说罢仙人掩面啜泣。
李贺问:“我记得壶关三老上《讼太子冤书》,高庙郎官田千秋托高祖之口上书劝谏,武帝也颇有改悔之意,为什么没有下诏赦免太子呢?难道他始终不愿相信精心培养三十多年的太子么?”
金狄无奈地说:“皇帝已经畏惧了,他不敢相信最亲近的儿子。太子自杀后,武帝终于悔悟,修筑思子宫,建归来望思之台,更是疯狂地报复谋害太子的人,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我站在建章宫前,亲眼目睹了长安街头流血成河的景象。皇帝已经失去了理智,朝臣一个接着一个被更换,辉煌一时的家族一个接着一个被消灭。曾经皇帝总是沐浴更衣,亲自承接玉露服食丹药,数十年的修道使他头发不白,更有少容。那时节他步履蹒跚,登上神明台,将侍从斥退,只是呆呆地眺望,望那椒房宫,望那思子台,又木木地盯着我,一言不发。卫皇后是他最亲密的妻子,母仪天下三十多年,皇帝最喜爱的大将军卫青是太子的亲舅舅,他为皇帝建立了不朽功业,难道皇帝不觉得愧疚么?我看着皇帝迟滞的双眼,或许他已经不再向往成仙了,但他已经为此尽了一生,失了至亲,乱了天下,成仙竟成了一种慰藉,他寄希望于仙界没有如此多的悲伤。”
“武帝最终是成仙了的,后来就像王母所说的吗?”
“是的,太子死后,皇帝一夜之间青发白了一半,惨惨不乐。好在钩弋夫人为他生下幼子,少子和皇帝一样聪明异常,伶俐可爱,才使得皇帝在人间最后的时光有些许天伦之乐。后元元年,皇帝已经身体瘠瘦,他下定决心立少子为嗣,二年三月赐死了钩弋夫人,七月行册封之礼,当晚便气力交瘁,四日后的早晨,皇帝问太子读《孝经》所得,中午饮甘露服仙丹,之后便躺下养神。第二天宫人看皇帝一动不动,身体已无热气,才发哀告丧。十万天子亲卫皆缟素,护送皇帝梓棺,我站在神明台上遥望那长长的队伍,通向茂陵。封山陵之前,杀死八骏,同明器一起葬入茂陵。
“三日后的晚上,白云隐月,寒风凛冽,茂陵内传出马嘶之声,阵阵香气,而后风吹云散,皇帝乘八骏直入云汉。”
“可叹啊可叹,果真能超脱于尘世,也不枉费耗尽一生心血,武帝终究是如愿以偿了。”李贺感慨道。
“岂是如此,难道仙家就没有忧扰?就像兄长诗句所说,仙人也会死的。”
“此话怎讲?”
“那些长生不老的神仙,都是一片淡泊之心,一意修道,既不受俗世所扰,也不沾尘世之浊气,因此方能永葆年华。如果凡心不死,被尘世之事搅得或悲或喜,或忧或乐,仙气日亏而人气日盛,自然也有死的时候。”
“武帝享尽荣华富贵,他本就是为了这些才求仙的,怎能抛却凡心?”李贺言道。
“与其说武帝是因为享尽富贵而不改凡心,毋宁说他本就是凡人。皇帝升仙之后,自然也欣喜万分,先拜见西王母和太上真人,之后遍访各位上仙,当然,还要去拜见穆天子。”
“啊,两家天子相见,倒不知谁当南面,谁当北面。”李贺笑道。
金狄言道:“可惜穆天子已经无法起身了!武帝刚成仙,正是精神焕发,如脱胎换骨。他乘八骏到穆天子所居的岐山,穆天子气息微弱,几欲消散。
“穆天子看到武帝,大笑不止:‘刘家天子,吾已料子将至此,愚哉!刘家天子!’说罢,神形湮灭。
“武帝本欲动怒,看他突然湮灭不免大惊,便问侍奉穆天子的仙童其中缘由。原是那穆天子乃尧舜后第一个成仙的天子,本性好游乐,常驾车天上地下,遍历山河,也观子孙治国之道,百姓生活之俗。然而周朝出了厉、幽二君,致使镐京倾覆,王室东迁,穆王为此竟口吐鲜血,损了大半的修行。东周二十代天子更是羸弱不堪,穆天子煎熬了五百多年也不曾见到周室复兴的时刻,最终神器更易,江山改姓。穆天子既无往日为人君之乐,又亲见姬周由盛而衰,直至灭亡,力不能及,不由终日悲伤。后来穆天子得知武帝求仙之事,苟延残喘至此,只等武帝来访,笑他一番。”
李贺感慨万千,沉默许久,说:“如此,神人岂不有更多忧扰?又有何益!”
金狄语气转而悲伤,继续说:“武皇帝方才领悟。仙界并无人间快乐,只是能长寿罢了。然而李夫人、钩弋夫人、少时的伴读韩嫣、曾经的卫皇后、大将军卫青、霍去病都是人死魂灭,就算是东方朔也不过妄谈仙道,不能成仙。还有太子,太子至死蒙受不白之冤,想到此,皇帝怎不更感孤独和愧疚呢?
“最让他牵挂的是昭帝啊,他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幼子为嗣皇帝,他能治理好国家吗?顾命大臣能够忠心耿耿地辅佐昭帝吗?武帝放心不下,他怀念长安宫中的生活,常常夜间乘马回到宫中,回到他生长数十年、最熟悉的地方。他要看幼子如何学习、成长、治国。而我,依然站在神明台上,承接着上天赐给刘家天子的甘露。
“昭帝圣质非凡,可年幼丧母丧父,汉宫虽大,竟举目无亲,我常常看到小皇帝夜不能寐,或挑灯读书,或与随从漫步宫中。元凤元年,燕王谋同上官桀、桑弘羊发动政变,昭帝先发制人,挫败了阴谋。此时天下休息七载,武帝留下的创伤略已修复,他顺利地解决了一生中最大的危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日,他踩在我的脚上,眺望远方,覆压百里的汉宫,青山拱卫着帝国的核心。可我也清楚地看到他眼中泛着泪光。夜里,他出奇地早早熄了宫灯。三更时分,他从寝宫中走出,没有扈从,走到我的脚下坐着,抚摸着母亲留给他的金锁,父亲赐给他的玉佩。四更时分,倒伏在一旁睡了。
“当日武帝因奉王母懿旨去蓬莱仙岛拜太上真人,正要经长安回昆仑山复旨,因此又回到宫中。我走向前去跪拜武帝,武帝大为吃惊,细看我一会,问:‘你是韩嫣么?不,他早已死去,你是何人?’我将自己的由来讲给武帝,武帝感慨道:‘真是圣物啊,你在宫中多年而不曾察觉,天石果有灵啊!’我引武帝去见昭帝,他已经睡熟,我告诉武帝他遭遇的凶险,武帝不禁且骂且喜:‘吾早察觉燕王有不臣之意,真狼子野心!上官、桑弘羊,辜负吾托孤之重,真该将此贼人车裂!’武帝凝望着昭帝,缓缓地转过来对我说:‘真吾子也!类我,类我!’说罢仰天大笑,又问我:‘他今日为何睡于此处?’
“我回答说:‘或许是皇帝方历惊险,思念父母吧。’
“‘唉,如之奈何,如之奈何!’武帝连声叹息。
“‘陛下既欲立其子,何故杀其母?’
“‘自古母壮子幼,取乱之道,子不知吕后故事吗?天子无亲,唯以权柄为亲!’武帝伤感地说道,‘吾岂不悲怆,不料吾儿竟伤痛至此,妄说天家富贵,只是一片寡情!’他还保持着崩逝时的白发,和当时浑浊的眼睛。
“当夜,武帝向我讲述了所有的往事,他嘱咐我要看护好昭帝,看护好汉宫。我答道自己本就是陛下所造之人,一生非汉宫不去。直到东方将白,侍从们慌乱地寻找皇帝,武帝乘马直上云汉,飞向西方。”
“武帝毕竟是有情之人,他既然放不下人世,岂不也终难免于一死?”李贺问道。
“是啊,元平元年昭帝崩,年才二十一岁,武帝心如刀割,他驼着背,披头散发,跟着送葬的队伍一路走向平陵,头发白了另一半。后来霍光立了宣帝,武帝想那毕竟是太子的嫡孙,心中宽慰不少。宣帝治国理政很有武帝的风采,天下晏安二十年,武帝颇为满意。宣帝解决内忧外患,为武帝立庙,国势日盛,四方酋长皆朝拜,建章宫进行大乐,武帝站在神明台,遥望着彻夜长明的灯火,映照出汉家的威严。”金狄道。
“那武帝也能亲眼见到王莽篡政,天下大乱吗?”李贺打断他。
“这正是我要说的。”金狄振了振衣服,“难道不是天数吗?武帝寄予厚望的少子英年崩逝,如果他有常人之寿,或许不会有身后一系列的事情。元、成二君懦弱无能,国势渐衰,武帝忧心忡忡。哀帝英年早崩,平帝幼年即位,大权皆由王莽。武帝早看出他有不臣之心,却无能为力。元始五年,王莽鸩杀少帝,是武帝亲眼所见!平帝面如死灰,双目圆睁,手足僵硬,鼻中出血,王莽仍不放心,用棉被捂着平帝半个时辰。武帝拔剑悲痛道:‘恨无天雷殛杀此贼,使我刘氏百二年天下拱手予人乎?’言罢雷声大作,直吓得王莽对着平帝尸身叩首不已。
“武帝乘云到昆仑山拜西王母,讲述王莽篡政之举,想求得法术诛杀此贼,西王母不许,说仙家不宜插手尘世之事,又斥责武帝凡心不死,仙体早晚殒灭。武帝求太上真人,太上真人道:‘汉室衰微,此天道也。子之曾祖邦,赤帝子,赤帝吾友也,吾不忍弃之,然不可以仙术干人间之事!’
“武帝伤痛不已。他最后一次回到长安,回到建章,回到上林苑。”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谢宛霏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 孙胜煜(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