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8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铜盆盈满月(散文)

安阳师范学院学生 张玉航(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8月01日   08 版)

    我一直认为,外婆的铜盆是深夜的月光凝结而成,要不然怎会那般光滑漂亮。

    小时候在外婆家居住,最吸引我的不是那满坡的果树,也不是满是鱼苗的池塘,而是一个铜盆。铜盆是外婆的嫁妆,它跟着外婆一起在这安家落户,成了外婆的好帮手。洗衣,择菜,喂鸡,洗脸净手,样样都离不开铜盆。在外婆双手的浸润和数十载光阴的打磨下,铜盆已经变得光滑油亮,古朴金黄。

    当我到了外婆家后,铜盆又成了我的玩伴。那时正是麦收时节,外婆忙于农田,没有时间陪我,池塘不安全不让小孩子去玩,草甸子里毒蛇出没,而我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为了保险起见,外婆每天走之前,就将大门锁上,让我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在看厌了电视, 数够了麻雀后,我将目光移到了铜盆身上。我将铜盆里的水泼掉,顶在头上当头盔;抑或绑在背上,宛如炸药包;再者我坐在铜盆里,将铜盆视作战马,向前方的核桃树发起袭击。等我玩累了,就将铜盆重新蓄满清水,将头猛地扎进水中,进行憋气训练。或者用纸折几个小船,当作战舰,再采上几朵花,当作掩体,进行水上大战……

    光阴就在铜盆里慢慢打转,然后悄悄溜走。铜盆的金黄与宽容,曾温暖了我孤寂的童年时光。

    铜盆被我折磨得满是伤痕。外婆回来后并没斥责我,但眼里的哀痛遮掩不住。外婆沉默地将铜盆捡起,用清水将它细细地洗干净,然后又重新蓄满清水。外婆一直认为对待铜盆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它蓄满清水,在清水的滋养下,它所受的伤也会缓缓愈合。外婆对铜盆的重视让我开始认真地对待铜盆,每天外婆从地里回来后,我都会打上一盆清水,让外婆洗去尘土。

    那天傍晚,我早就打好一盆清水等着外婆回来,可外婆迟迟不归。天光逐渐黯淡,一切变得朦胧,幽蓝的天空上已经浮现一盘金黄的明月。我心里既焦急又害怕,要是平常这个时候,外婆早已到家,厨房里也应火光闪烁,透出阵阵饭香。可现在锅冷灶凉,万物冷寂。我只好依着铜盆,望着月亮等外婆回来。不知怎的,我渐渐沉睡,当我听到铁门响动时,月亮已经高悬天穹之上,光芒正盛。外婆回来了!我急忙端着铜盆让外婆洗手,却发现月亮正好映入铜盆中,满盆都是金黄的涟漪。我不由得看呆了,随着外婆的搅动,月亮也不断变换形状,光华在铜盆里流荡。祖孙俩看着铜盆里的月亮不禁笑出了声。外婆说:“这铜盆里还装了一个月亮哩!”

    可我不仅看到了月亮,还看见了外婆手上那几条长长的伤口。

    外婆缓缓地洗手,就像跟满是划痕的铜盆注满清水一样。外婆洗完手后便走向厨房,厨房里灯火跳荡,炊烟飘散,从窗户的缝隙里渐渐飘出饭菜的香味,一切温馨又安宁。我端着铜盆,看着月亮逐渐盈满铜盆,可水汽忽然模糊了我的双眼。那夜月亮明亮极了,遍地流辉。我清晰地看见铜盆里的水不仅流溢着金黄的色彩,还有几缕刺眼的红。

    那些与铜盆的记忆并没有因为时光流逝而遗忘,反而愈加清晰。外婆如今不在了。但铜盆还在,月亮还在,只要它们在,我的目光仍有可注视的地方,对外婆的回忆还有可依托的角落。

    责任编辑:龚蓉梅

皑皑万山应如故(散文)
槐树情(散文)
铜盆盈满月(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