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夏夜,突然遭遇停电,屋里一会儿就变得像蒸笼似的,只好找一把扇子下楼。
院子里已聚满了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抱怨停电的事。“真不知以前没有空调,夏天晚上是怎样熬过的?”不知谁说的这么一句话,把我的思绪一下子带回到屋顶上的夏夜。
月色溶溶,晚风习习,屋顶上的夏夜清凉如水。星星像孩子们睡不着的眼睛,夏虫像老奶奶唱不完的摇篮曲。母亲的蒲扇,摇出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父亲的鼾声,融进稻花香里的蛙鸣……这样的情景,像一张泛黄的照片,储存在我记忆的深处。
庄稼人的夏天依然忙碌,拔节的秧苗需要灌水,山坡上的棉花、芝麻需要除草,地里的红薯需要翻藤,菜园里的豇豆黄瓜需要施肥。只有夜幕降临,倦鸟归巢,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才得以放松放松,好好享受夜晚的安宁。白天热得无处可玩孩子们,早就盼着天黑好爬到屋顶上去乘凉。
晚饭过后,到塘里痛痛快快洗一个澡,拿一把蒲扇,抱一卷凉席,往楼顶地板上一铺,就可以美美地纳凉了。
屋顶上的夏夜,最迷人的是天上的星星。它们像宝石,像灯盏,亮晶晶挂在天幕。又像一双双眨巴眨巴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人间,就像地上的我,好奇地注视着它们。那时候星星好像特别多,满天都是,一条银河都装不下。有时候父亲叫我数星星,我总是数着数着就数不清了。
夜空中最亮眼的是月儿,有时像一把镰刀,有时像一只银盘,有时又像一条小小的船。有月光的夜晚,房屋、树木、田野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柔软而静谧。纳凉人的脸上也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色,蒙眬而美好。
最怡人的是袅袅的荷香和庄稼的气息。荷花的香味不知是一声一声的蛙鼓传来的,还是一阵一阵的小南风吹来的,浅浅淡淡,夹杂着清凉的水汽。庄稼的味道比白天更浓一些,水稻、棉花、芝麻,各种植物的气息,被虫儿们此起彼伏的叫声一浪一浪地送到屋顶。父亲的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气。
左邻右舍的大人们,利用乘凉的机会,隔着楼房交流着庄稼的长势,谈论着塆里发生的事情。孩子们站在楼顶,你一句我一句唱着刚刚学会的儿歌。一只迷路的萤火虫飞到了屋顶,我赶紧拿起蒲扇奋力拍打下来,然后捡起来放在掌心,看着萤火虫一闪一闪地从手心爬到指尖,再从指尖上飞起来,飞向遥远的地方。我的心,仿佛也跟着飞向了远方……
玩累了,便静静地躺在母亲的身边,顺着母亲的故事,寻找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辨识着月宫里哪是吴刚抡起的斧子,哪是那棵砍不倒的桂花树。不知不觉中,夜深了,人倦了,只有天上的星星像失了眠一样,依旧在遥远的天空眨巴着眼睛。偶尔一两颗流行,像急急赶路的行者,瞬间消失在无边的天际。父亲鼾声渐起,我也在母亲的蒲扇下,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来电了,来电了!”随着一声惊喜的叫喊,果然看见楼上几家窗户已透出明亮的灯光。院子里的人们赶紧上楼躲进空调房里,只有我还在柏油蒸腾的气息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回味着儿时屋顶上清凉而温馨的夏夜。
责任编辑:谢宛霏
湖北安陆市涢东学校初中部教师 徐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