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8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中国地质大学学生 梅可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8月29日   05 版)

    “封神”,一个对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的神话宇宙,一个多次在银幕上展开的史诗故事,在暑期上映的《封神第一部》电影里,得到了全新的演绎和展示,这里有对传统“美女亡国”观念的颠覆,有对君臣父子关系的探讨,有正义与亲情的冲突,有人、神、魔之间的对抗与结盟。《封神第一部》,以真诚的态度重现了神话史诗的当代价值。

    导演乌尔善说:“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我要找最打动自己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对我来说,打动我的不是那些神仙法术,而是两对父子关系——姬昌与儿子伯邑考、姬发,纣王殷寿与儿子殷郊。父子关系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他们之间的故事也非常有情感的冲击。”站在观众角度,最打动我的也同样如此。

    电影一开场,便是纣王殷寿带领军马在冀州城下劝降苏护的盛大场面,那时,他是包括姬发在内一众年轻人眼中的“大英雄”。他有头脑,有谋略,知道如何掌控人心,一句“你是我的儿子,你是我最勇敢的儿子”便让苏护之子苏全孝甘心赴死,借以激发士气一举攻下冀州。比起大众调侃的“死在纣王的PUA下”,也应该看到这背后的人伦较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他作为殷寿的士兵劝降父亲苏护时,君臣之义尚不能令他决绝自戕,父亲苏护舍弃了他,而“殷寿的儿子”身份,就是他绝望时刻的心理支点。雪地里倒下的,不是质子苏全孝,而是在“父亲”的承认中含笑死去的苏全孝。

    如果说,“父亲”是在父权制下象征着绝对权威的力量,那么“英雄式父亲”更充满着盲目崇拜的成分。当电影里出现殷郊对殷寿喊出“请父王传位于我”这般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相信观众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殷郊眼里的父亲,是值得用自己生命护卫的“天下共主”。宁代父王以身祭天的他却想不到,从那一刻起,父亲便从未停止对自己的猜忌。

    正如姜王后所说:“你不了解你的父亲。”殷郊如此,远离故土的质子姬发亦如此。这时的他们都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同样,他们也还不了解自己。

    对“英雄”的多年景仰和追随,就如电影开场那一声声震荡山川的“踏平冀州”般义无反顾,早期的姬发,只看见殷寿想让他看见的,也只相信殷寿想让他相信的,以至于在八年后与父亲姬昌重逢时,怒斥其算假卦“煽动叛乱”。直到看见殷寿为封神榜随意杀人,亲历殷寿对四大伯侯以子弑父的要挟,他才一步步从过去的幼稚中清醒过来。或许是从父亲那句“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开始,姬发才真正开始思考自己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意义,于是才会有“天不杀你,我杀”的觉醒,在那一刻,他不是西伯侯姬昌的儿子,不是殷寿最看好的质子,他只是他自己——一个有血性和正义感的民所做出的对王的暴政的反抗。

    在某种向度上来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并不是对父子伦常简单粗暴的斩断,相反,它指导着“子”在父子关系中更明确自己的定位。孝悌如伯邑考,本应谨遵父命守在西岐,然而当父亲下狱之际,他选择千里迢迢来到朝歌,带着满车珍宝,带着能带弟弟回家的雪龙驹,也带着他自己的性命。他来了,有悖于父命,只受着内心的指引。他来了,只因他是伯邑考。他的结局是心之所至,当他能为父去死时,他的内心是圆满的。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是父权制社会下奏出的最强音,它包含着“认识你自己”的伟大含义,也就是回到你自己的头脑中去,回到别人无可取代的你自己的思想中去,神只在那里向你呈现,呈现为你的根和生命、灵魂和思想。

    “每个民族到了一定的阶段,都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有一个追溯、提炼和重新表达。”《封神第一部》以电影的形式,既传达出传统文化里的生死观、善恶观,又对历史神话人物的立场与理想进行具有现代阐释意义的表达,所以才会有人为他们的命运长吁短叹或泪流满面。

    对当下与现实的观照,是封神题材永葆内在吸引力的支点。我想,在《封神第一部》里,“你是谁才重要”就是这个支点,它支撑起“封神宇宙”每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也使银幕面前的观众找到共鸣。

    封神三部曲中朝歌风云已经落幕,期待早日再次重逢——“不是中国的指环王,而是世界的封神榜”。

    责任编辑:谢宛霏

《孤注一掷》:不要轻视深渊,不要高估自己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杜月涛:绘画是“行走”的艺术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