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一整天了,在这儿游手好闲,当我养废人呢!”
杨志杰顺着声源扭过头去,望着手持戒尺破口大骂的老爷子,用轻佻的眼神左右望了望,把刚玩完的手机放进兜里。
随着他大幅度的落地动作,破旧的窗台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行,不劳您费心,离您远点嘞。”
杨志杰从书屋出来以后,便往村委走去。他一边看着田里忙着收割的身影,一边想着这次社会志愿帮扶贫困地区的解决办法。石奉村想让村里人日子好过点,从电视上看到有些村在志愿帮扶下得到了很大改善,便想着去找省市领导想想解决办法。
周围偶尔经过的都是步履蹒跚的老人,唯一充满朝气的也只有那些活蹦乱跳的年幼孩子。
“志杰哥哥,接着!”
杨志杰还没有缓过神来,便看见一团黑影朝自己飞扑过来。
“行啊你,小石头,也不怕摔着你自己。”杨志杰低头看着怀里咧着嘴偷笑的小孩说道。
身旁缓缓走过来的,是小石头的奶奶。杨志杰看着伸过来要牵孩子的那双手愣了神。长年累月操劳,这双手已经像老松树皮一样粗糙。从奶奶的口中得知,自己在这儿临时住的书屋,就是村里志愿帮扶的对象,也是村里德高望重的李老的家,因为石奉村是李老的根,所以在外上完大学便回来支教,而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杨志杰听完后不禁感慨起来,怪不得那么古板。
三个人的影子随着太阳逐渐坠下的地平线而拉得越来越长,绚烂又多姿。
杨志杰曾想过,恐怕石奉村也就这几天能有点鸡飞狗跳的热闹劲儿。果然不出所料,人还没踏进村委,便远远地听到几个领导的争闹声。杨志杰走进去后便盘着腿坐在窗沿上,手指飞快点着手机屏幕,仿佛与面前其他人的争吵声隔绝千里,但不巧的是,他长着一对顺风耳。
“说好的下乡志愿帮扶的人员名单就咱们几个,为什么这毛头小子也报名来了,能出上什么力?”会议桌旁,一位穿着得体衣装的男人眉头紧皱。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窗檐上的杨志杰。
“可不是,咱来这儿这么多天,这小子除了玩手机,可没干点什么正经事啊。”
“听说咱领导特想让他儿子借这个机会下乡历练……”
“咱可不能这么想,年轻人精力足啊,新鲜点子多。”
几个人低着头三言两语地交谈着,突然被一声巨响吓得抖了一下。
只见杨志杰把刚刚踢倒的椅子慢慢扶了起来,摆正,打了打灰,便扭头冷眼看着眼前的这些人。“毛头小子为什么出不了力,这么小看年轻人?还有,别跟我提我爸。”说完,转身就走。
等回到书屋,已经快后半夜了。每每让杨志杰疑惑的是,不管他回来多晚,总能看见老爷子喝着热茶,坐在椅子上等他,不过别误会,是准备挨骂的那种等。
当然今晚也不例外。
“又跑哪鬼混去了,这儿不及你们城市,这么晚了,掉到山沟沟里最好,省得我操心,哼。”
又是同样的话,同样拄着拐杖,同样坐在长桌旁的椅子上,杯子里冒着同样的热气。杨志杰看着老头子紧绷的脸颊,无奈地扭头走向里屋,心里嘟囔着,真麻烦。
老爷子慢慢把视线从志杰身上挪开,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回房间。长桌上同样摆放着一杯茶水,微风吹过时,荡起一丝微波。
入夜了,家家户户的灯早已熄灭,唯有书屋,亮着一抹微弱的灯光。
白天的书屋最近总是充满着欢笑声,总有很多小孩叽叽喳喳地围在杨志杰身旁。老爷子望着窗外孩子们的身影,不禁想着之前在这儿上课的学生们入了神。杨志杰刚刚教给孩子们怎么拼魔方,准备站起来伸个懒腰时,却看到站在窗边的人。
“老爷子,想什么呢?”
李老听到声音后,扭头便看到了在窗檐上坐着的杨志杰。
“哼,你是猴子?那么喜欢在窗户上。”
“哈哈,你懂什么,在这儿,就听不到那些声音了。”杨志杰在老爷子疑惑的眼神中快步跑进屋里。
“话说,昨天晚上我屋里的热茶是你倒的吧,怎么喜欢喝那么苦的东西?”
老爷子还没消化完刚才杨志杰的话,听到这儿又被吓了一跳,“胡说,胡说,我怎么会……”说完,便急匆匆拄着拐杖往院里走。
杨志杰看到这一幕,不禁笑出声来,冲院里高声喊道,“老爷子,我想到帮扶书屋的办法了。”
杨志杰的办法,是通过抖音等高点击率的网络平台,来提高书屋的知名度。一方面作为石奉村的旅游景点,一方面也可以吸引热爱读书的人来参观,这样既保护了书屋,又拉动了石奉村的经济发展。
实际上,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视频制作,方案策划,拍摄宣传,杨志杰和认同他的人为此忙得晕头转向。终于,视频成功播出了。
已经三天了,视频点击率高居不下,却始终没有游客来。
杨志杰颓废地坐在书屋外的一棵松树下出了神,看着树影渐渐变长又变短。
这时,老爷子搬着一个马扎缓缓走到他面前,随后又端来两杯热茶。
杨志杰看见后不禁问道:“那么苦,怎么喝?”
老爷子笑着说:“你懂什么,这可是刺柏松的果实煮的,清热解毒,难得的药材,多好。”
正当老爷子细细品尝时,却听到志杰说了这样一句话:“是啊,就跟他说的一样,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做不好。”
“他?”
“我爸。他们总吵架,离婚了。”
过了前些天的宁静后,这几天的书屋格外热闹。不,应该说,越来越热闹了。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来看书,来拍照,来游玩。还有一批特殊的人,他们,是老爷子的学生。
当杨志杰把一杯杯热茶端上长桌时,听见身旁的一个女孩对其他人说:“没想到李老师这么多年了,还这么爱喝刺柏松的茶。”
杨志杰不禁问了一句:“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可是难得的药材,清热解毒,多好。”说完,是这一群人会心的笑声。
志愿帮扶总算圆满告一段落。最值得杨志杰庆幸的是,他在这儿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明白,这个社会不缺年轻人,缺的是有涵养,有能力的年轻人,他的父亲费尽心思让他懂,幸好,他没有辜负亲人的期望,没有辜负身为志愿者的使命。
“好小子,快来,别偷懒,帮我们拍照。”杨志杰听到老爷子的呼喊声后,便急忙跑了出去。
松树下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老爷子,正大声地笑。他身边站着的是曾经的学生。他们怀里还抱着各自的孩子。
突然,杨志杰想起那天松树下老爷子对自己说的话:“孩子,千万别看扁了自己。万物皆有裂痕,那可是让光进来的地方。你看啊,这刺柏松有裂痕,果实的阳光才更充足。被人看成不务正业的你,帮我们保护了书屋。你那看似生疏的父亲,不也费尽心思让你成长?只要你不认输,就没人能打趴下你。这么多年了,我一个人不也挺过来了?”
想到这儿,杨志杰努力把眼泪憋回眼眶里,吸了吸鼻子,便招呼着大家来合照。
一群人在松树下,每个人都笑得格外开心,尤其是老爷子,那嘴角笑得都咧到耳后根了。
随着“咔嚓”一声后,杨志杰盯着定格的照片出了神,手机屏幕上却是怎么也擦不干净的水渍……
特邀编辑:董学仁
责任编辑:宋宝颖
渭南师范学院学生 李金妹(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