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11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享受过程(散文)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生 潘永航(22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11月07日   12 版)

    宋宝颖/制图

    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暖冬”行动,心里颇不宁静。在微信上刷着,忽然想起以前联系过的一位敬老院院长,便和院长交流起来,想再来一次志愿活动,确定了开展活动的时间,心底有了一丝波澜。

    小伙伴们提着一些水果,浩浩荡荡坐上了公交车,向那满是回忆的地方驶去。

    一条幽僻的路向远处延伸,是一条满是生机的路,旁边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或是香樟,或是桂花。当然还有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树,环境确实安静。

    进入院子里,一切都慢了下来。

    阳光正好洒满院子。

    爷爷奶奶们都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似乎知道我们会来,认识我们的王爷爷和我们说院长在厨房那边,让我们几个先过去,以前来过的几个小姐姐提着几袋水果跑过去,陪他们说说话去了。

    院长和我们讲解了需要注意的事项,带着我们几个去工作。不一会儿,我去了后院菜园那边,收割青菜。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筐慢慢走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属于我心灵的安逸,放肆用出了李子柒姐姐的“扭头杀”,翠绿的青菜最终还是到了筐里。

    相比而言,我爱冷静,也爱独处。像今天,可以慢慢地享受摘菜的过程。

    不一会儿,一个老爷爷拄着拐杖看着筐里的蔬菜,一步步走了过来。

    “你们是哪个学校的?”老爷爷问道。我赶忙回答了两声,好像没听清,我走近了又说了一次。

    “和我孙子一所学校的,只是我都好久没看到他了。”老爷爷说道。

    问了他孙子名字,我赶忙说:“可能他最近在忙学校的一些活动,过几天我们让他来看看您。”

    两个人交流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把菜摘完了,背着筐曲曲折折地回到了厨房。

    下午,回到了村里,想起了村学生群里说的“今天希望大家来守护村里的环境卫生,参与路旁的卫生打扫”,询问了一下情况后,我跑去村民服务中心拿了剩下的一份工具,向大部队所在地赶了过去。

    路旁是田野中淡黄的草与刚出头不久的油菜苗。层层的菜苗,零星地点缀着大地的画板,如一粒粒的碧玉。微风过处,微微摇荡,好不惬意。看着推车内的垃圾,农药瓶,心里满不是滋味,又无可奈何,只得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我们的学生群里,好在晚上好像被转发到村民群,引起了人们对卫生问题的关注。

    这条路像《小石潭记》写的一样,微微的蛇形,蜿蜒到远方。

    暖阳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不知尽头的村道上。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微微的阳光也别有风味、别有生机。河边是高处丛生的樟树,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色枝影在路上,一阵微风,又带来一丝凉意。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微微的流水与对岸枝条微动的垂柳的动感,却带来了美的享受。

    傍晚,走着走着,到了水库边上。远处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我们超额完成了今天的既定任务,可以原路返回了。走在路上,忽然想起来一天的劳动,一个多么热闹的一天,也是一个充实的一天。几个人走着,欢声笑语地回到开始的地方,放下了工具。

    每个人不会忘记这么一天,回忆的流沙在各自记忆中凝固,永恒;或存在于他人的记忆中,不朽。

    每一个画面,都值得我们去享受。最后收获快乐的过程,才是我们所探寻的存在的意义。那个“成就自己,回报社会”的稚嫩的梦想,愿以后每个岁月,都能与爱同行,不负青春。

    责任编辑:宋宝颖

停驻在乌恰(小说·上)
享受过程(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