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站台等车,旁边一位鬓角飞雪的老太太问我,离这里最近的邮局怎么走,她要去寄信。我非常诧异,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为什么非要写信。
“是给远方女儿的信,见信如面。”她有些激动地说。
十几年来她都是这样与女儿进行交流的。我渐渐明白一位母亲的用心良苦。
古时就有鸿雁传书,人们把思念寄托在一张薄薄的纸页上,然后通过大雁或者信鸽放飞思念。有时情况特殊也会采取传口信的方式来与亲人和朋友取得联系。唐代诗人岑参于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诗人托使者给远在家乡的亲人捎一个口信,报一声平安:“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岑参离家越远,思念也就越重。看着渐渐远去的使臣,诗人的心仿佛也在那飞奔的马背上。
诗人张籍的《秋思》则是另一种表达方式:“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信罢,又担心话未说完,当捎信人启程时,再次将信拆开,如此往复,千言万语说不尽,款款深情纸页间。这些细节,足以证明一封信所承载的分量。特别是在动荡的岁月里,家里亲人的一封信更是游子日夜牵盼的念想。杜甫在他的《春望》中就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长长慨叹。
家信从古至今,每一封皆代表着浓浓的乡愁,余光中曾在他的《乡愁四韵》中写道:“给我一张雪花白呀,雪花白,那信一样的雪花白,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白啊,雪花白。”虽然我们已经有电话,有微信,甚至还可以视频,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等待的神秘感还是文字背后所散发出来的温情,抑或还有别的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有些时候文字表意确实显得更委婉,也少了某些不必要的尴尬。
当对家的思念,对亲人与朋友的牵挂用纸一笔一画写出来时,便会体会到那些力透纸背的真情与温暖。当你看到一对年老的夫妇目送着邮递员从自家门前经过,但没有停下来时,他们眼神中流露出来的那种失落与怅然,你就会知道他们有多么思念远在他乡的儿女;当你看到一位母亲或者父亲把儿女寄来的、已经皱巴巴的信拿出来读了又读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一封信带给他们的慰藉有多深。
20世纪90年代,歌手李春波的《一封家书》风靡大江南北,漂泊在外的无数游子,以及在家无比思念儿女的父母都被这首歌深深打动。“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 这是在外打工的游子的一封家信,平铺直叙式地与爸妈诉说着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恰恰是生活中最平常又最让人感怀的细节。
后来,也有不少在外读书的学生给家里写信,但信的内容很短,几句寒暄过后就是向父母报告上个月的开销情况,紧接着就切入正题,希望他们为自己寄上这个月的生活费。现在的学生一般都不写信,要问父母要钱,一个微信就可以了,大人们似乎也都不习惯写信。不少人认为写信浪费时间,并且不愿意漫长地等待,其实有些时候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在等待中你可以有无数个预设,待你亲自拆信的那一刻,你或许才能体会到那种颤抖的激动。
上中学的时候,我与好朋友小亮同在一个城市念书,但我们彼此见面的机会不多,平时我们都是通过信件交流,成功时的喜悦,失败时的落寞都跃然纸上。时间长了就连信纸上偶尔使用的省略号,我们都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后来上了大学,虽然有电话,但是我们的信件一直未断。我的储物箱里保留着从中学到现在的每一封信。每次展开信笺其实就是展开了一段似水流年,字里行间你会想起某个人,某件事,某个感动的瞬间。
收集信封上的邮票也成为了当时我们的一大兴趣。同学小辉是一位集邮迷,他的集邮册有好几本,每次上他家玩的时候,他总是高兴地拿出他收藏的邮票,一一介绍,如数家珍。
后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再加上工作后时间相对紧张,我也不怎么写信了,节假日通常打个电话,发个微信问候亲人、同学和朋友。但我发现我常常收到几个朋友发来的同样的微信祝福语,只是在落款的时候署名不一样,这些就是所谓的复制、粘贴、转发。有些时候感觉朋友间的问候已演变成了一种格式化的应酬,就像小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样,已经成为了一种任务。我心里无比渴望能够收到那些原创的、用心的、情感真切的微信小语。
去年的某一天,好朋友小纪寄来了一套照片,照片制作得很精美,封面、封底、落款的印章都别具一格。他告诉我,这些照片全世界只有10套,这10套都是由他纯手工制作,随照片寄来的还有一封信,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所有的字皆竖排,很有古时候书信的味道。我感谢小纪带给我的欣喜和感动,写信固然浪费时间,但有些时候肯为你浪费时间,为你付出宝贵时光的朋友,也许才是最真心的朋友。
现在我们经常用微信,用电子邮件,虽然方便、快捷,但却少了几分惊喜,总觉得触摸不到那份真实的质感。我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信了,还真是怀念那些写信与等待书信的日子。要不是那位老太太问起我邮局在什么地方,我还真忘记了曾经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感动叫书信的等待。
责任编辑:周伟
四川什邡市七一中学教师 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