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沅陵,因了两个人、一个故事和两则成语。
两个人,一是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在沅陵的凤凰古寺;二是沈从文的散文《沅陵的人》。
一个故事,辰龙关的少数民族同胞,为支持和帮助贺龙等红军连夜过辰龙关,留下诸多感人的故事。
两则成语,一则是“老当益壮”,二则为“马革裹尸”。
此行终于如愿以偿,踏浪沅陵,只为探寻曾震慑古今的“辰龙天下第一关”。
飞机落在了怀化,驱车百里,沿娄(底)怀(化)高速过辰溪,顺沅水而行,一条弯弯曲曲的马路伸向两山断开的幽深隘口,一座雄伟的城楼屹立眼前,这便是仰慕已久的“北有山海关,南有辰龙关”的辰龙关。
“辰龙关”这个名字充满了诗意与神秘感,让人联想到巍峨的山关、蜿蜒的河流或是古老的传说。辰龙关居于湖南沅陵县官庄镇境内,属常德与怀化的交界地带,在古代乃界亭驿的一部分,是由京都通向滇、黔、川等地的必经之路。
在河流文明时代,沅水是中原通向云贵等大西南的一个重要通道,这条通道从楚国时代便已开始了。宋代重视陆驿建设,几乎与沅水并行,建立了一条从中原通向大西南的陆上驿道——湘黔大驿道。在这条驿道途中有许多关口,仅在沅陵就有辰龙关、马鞍关、芙蓉关、武胜关四大关口,其中辰龙关是湘黔大驿道由洞庭湖平原进入湘西山区的第一关,是中原通向大西南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隘。
或许隐藏于群山之间,山势险峻,云雾缭绕,辰龙关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沉睡。晨光初照,山关之上,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青翠的山林间,给这神秘的地方披上了一层梦幻的光辉。走在辰龙关的古道上,或许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古道两旁,石砌的城墙斑驳陆离,见证了无数过往的行人与战马。偶尔,一阵风吹过,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在这山谷间回荡,难怪军事家们有“得辰龙关则得大西南”之说。
辰龙关名声远播并非驿道,而是因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大胜仗,连康熙大帝都甚为重视,并钦赐“天下第一关辰龙关”的美誉,与山海关并称“南北第一关”。
远眺辰龙关,胸中便涌出壮怀激烈的情感。中国自春秋设驿站,以维持交通,辅助军事通信,西汉时期更以此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想富先修路,殊不知在上千年前便有古人逢山开道遇水造桥了。尽管岁月风华模糊了史前斑斓,但雄关古道依然回响着曾经的马蹄铮铮,人笑茶香。
据清同治年间《沅陵县志》描述:“辰龙关县东百三十里,关外万峰插天,峭壁数里,谷径盘曲,仅容一骑”。解说员指着关下4座风雨古桥,这是象征苗、土、侗、白4个民族的风雨古桥,它们相互簇拥,相得益彰,俨然一幅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江南春山图。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当年正是苗、土、侗、白这4个民族的族长,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乡民不再受叛军的欺辱,共商大义,引朝廷大军进山剿之,为此留下一段佳话。“天下第一关”正是因此得名。
回望辰州之战,最为著名的是清朝大军平定三藩之乱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大破辰龙关。
清朝初年,康熙知道“三藩”势大必然会居心不良,反叛是早晚之事,尤其是吴三桂,早有必乱之心,为防患于未然,决定撤藩。果然,“三藩”之首吴三桂听说要撤藩,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举兵谋反,打出“兴明讨虏”口号。随后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进兵贵州,在贵州巡抚李本深、云南提督张国柱的响应下,逼得忠臣云贵总督甘文焜举家自尽。随后,叛军攻入湖南、进逼湖北,迅速形成了饮马长江的势头。
战场上连连得手的利好形势,带动着吴三桂昔日部将纷纷响应,四川提督郑蛟麟、陕西提督王辅臣先后叛变。康熙十三年正月下旬,四川全境落入叛军之手。
与此同时,广西孙延龄举兵控制全省,福建耿精忠发动兵变,并与台湾郑经联络合兵一处,也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短短数月,叛军势力已波及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福建、陕西、湖南及湖北南部。一时间,大清王朝完全丢失了江南战场的主动权。
就在战争的天秤向叛军倾斜的关键时刻,吴三桂的本性让他迅速失去了战场主动。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67岁的吴三桂急急忙忙在湖南衡阳称帝,建立了吴周政权。此举,先是打破了他自己提出的“兴明讨虏”口号,众多叛军知道被吴三桂骗了。其实在吴三桂起兵之初就有人警告尚可喜等人,吴三桂早就被标注上“两姓家奴”的标签,再多一个“三姓家奴”的标签又何妨?所以尚可喜等一些将领一直在观望。于是叛军中以耿精忠、尚可喜、孙延龄、王辅臣等人纷纷倒戈,再投降大清。
战场胜负即在瞬间,叛军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形下,忽然东风横扫西风,这让吴三桂急火攻心,知道人心尽散,大势已去。于公元1678年8月称帝不到5个月便一命呜呼。传其孙吴世璠继位,随派大将胡国柱镇守辰龙关。清康熙十八年正月,势如破竹的清朝大军将叛军从久据的岳州、长沙、衡州一带打溃,叛军全线崩溃,清朝大军乘胜西进。3月,叛军退至辰州依险要扼守辰龙关。4月,清朝贝勒察尼统军抵达辰龙关。
辰龙关为辰州的门户,清军过不了这个关,就进不了辰州,也就无法通向云贵,直捣叛军老巢。当然如果走其他省份也可,但要绕道几千里,多上走几个月才能够到达。
贝勒察尼大将军望着辰龙关心里一惊,此地山高径狭,只能一人一骑通过,地势之险要、易守难攻,成功概率几乎为零。而盘踞辰州之叛将换成了吴三桂的次子吴应期。他率领大军跨隘口立五营,堙塞路径,凭险固守。叛军从云南发来两船金子,每名军士该给银五两,折金子才四分几厘,买酒买肉都不够用。差城中文武官下乡买粮,只能买到三五十石,没有买到过上百石的。每名军士给谷二斗,不够吃。粮饷不足,又困于大山之中,士兵不满情绪暴增,军纪涣散,抢夺民粮和财务之事经常发生,导致当地民众苦不堪言,这为清军的内应策略提供了条件。
7月,贝勒察尼大将军率领大军攻克武冈、枫木岭等地后,切断了辰龙关吴军的后路,并提出采用间道袭破的策略,令叛军人心惶惶。面对乡民们的不敢怒不敢言的惨状,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四族族长挺身而出,他们秘密商定,由“四族长”各派两名善走山路者,分4个方向出山,寻找清朝大军给他们当向导,请清军进山,剿灭叛军。
当地乡民向梦熊、王玉美、蔡斗还等人见到了贝勒察尼大将军,献上“潜逾峻岭,绕入关后从间道出奇兵”的破关之计。清朝大军得到“四族”乡民的支持,斗志倍增,形成内外夹击之势,一举大破叛军,攻占了辰龙关。由于当地“四族长”们的大义献关,叛军被全部剿灭,由此改写了中国历史,避免了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统一。贝勒察尼向康熙皇帝上书,表彰辰龙关“四族”乡民献计引路破关功劳,康熙皇帝大喜,于是才有了钦封辰龙关为“天下辰龙第一关”的美誉。
辰龙关注定是不同凡响的,美好的故事仍然在继续。
责任编辑:周伟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 赵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