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苦身世
明末清初的诗僧释函可是广东博罗人,本是晚明吏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亡后因“文字狱”被流放到冰天雪地的盛京(今沈阳),他回忆小时候家乡的民歌,就记录下来,其中有一首道:“苦瓜苦,有时锄。侬心苦,无时无。黄蘖苦,有时枯。侬心苦,无时无。若得侬心无苦时,长河无曲路无巇。”苦瓜是苦的,可以锄去,黄蘖是苦的,也会枯死,我心里的苦却无时不在。要让我心没有苦,除非长河没有弯曲,道路没有陡坡。和释函可同处一个时代的石涛,也有着相似的曲折身世,他自号“苦瓜和尚”,曾画了《苦瓜图》,并写道:“这个苦瓜,老涛就吃了一生。”苦,是石涛的人生况味,是他毕生排遣不开的心绪。
石涛原名朱若极,是明末靖江王朱亨嘉的长子。他们家的远祖,是朱元璋的哥哥朱兴隆。石涛生于崇祯十五年(1642),3岁的时候,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殉国。之后清军入关长驱南下,明宗室诸王在南方建立小朝廷,对抗清军。朱亨嘉在封地广西桂林自称监国,改元洪武278年。国家纷乱的时候,总有王室子孙却想借机自立,寻找成为刘秀或者刘备的机会。可是,这实在是火中取栗,南明的隆武帝哪里容得下。隆武帝很快就派兵攻破桂林,把他捉了押送到福建,先是废为庶人,不久暗地将他缢死,对外宣称是暴疾而亡。在靖江王府被攻陷时,一位忠勇的太监将年方4岁的朱若极带走,从桂林逃到全州,在湘山寺剃度为僧,从此隐姓埋名,在乱世中聊以存身。这位太监,就是石涛称为师兄的“喝涛和尚”。石涛取法名原济,别号石涛。长大成人后,他还有大涤子、零丁老人、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别号。
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懵懵懂懂中就经历了国破家亡,从刚记事起就是一个小和尚,要面对青灯古佛,遵守清规戒律,这为他的命运涂上了悲苦的底色,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场大悲剧。但反过来说,也算是一件幸事。因为,那些苦难在他心中茫无记忆。就像一个孩子从年幼就经历了大手术,长大后他对这些痛苦是不知情的。和他同样是皇族子孙的八大山人,明朝覆亡时已经19岁,出家后终身沉浸在忧愤悲苦之中。石涛和他相比,就少了这种遗民情结,少了亲身体验的切肤之痛。
八大冷逸,石涛热烈。虽然都是旧王孙,都是出家人,但他们的风格是如此不同。石涛心性里,天生有不安分的因素,所谓的“天纵之才”也正是源于此吧。他的笔墨恣肆、笔下造型夸张,线条粗犷率意,有时繁复得密不透风,用自嘲的“万点恶墨”率性挥洒,呈现出鲜活热烈的艺术生命力。
身在佛门,修习佛法是他的主业。石涛却以过人的聪慧,在诗书画方面迅速精进。我们无法窥知他是跟谁学、怎样学的,但他年纪轻轻就成了造诣不凡的诗僧、画僧。他先是研习颜真卿书法,后来听人说当下流行的是董其昌书风,就改而学董,但心里不太认同。从他后来的书风来看,他无所不窥,汉隶、魏碑,加上苏轼、米芾等人的笔法,都被他融汇于一炉。后来“扬州八怪”里郑板桥、李复堂的书法,都深受他的影响。
顺治十四年(1657),16岁的石涛画了《山水人物花卉册》,这是目前所见他署年款最早的作品。其中有一幅画,江岸的山峰间云气缥缈,山势陡峭,山的四围都是光秃秃的,山顶丛生着松林,就像一个人留着“板寸”一样。江上一僧坐在孤舟上读书。画上题诗:“落木寒生秋气高,荡波小艇读离骚。夜深还向山中去,孤鹤辽天松响涛。”此诗此画,都给人以开阔、疏朗、清绝、洞明之感,可见少年石涛的不俗胸襟。
康熙十三年(1674)十一月,32岁的石涛画了《自写种松图小照》,这是他的自画像。画中奇松怪石,横斜满纸。石涛坐在松荫下的石头上,身着一袭白衣,衣纹密密匝匝,气象高古。他一手扶膝,一手持竹竿,面容清俊,神情闲逸,放射出难以掩盖的灵秀之气。他身体左侧,一个小沙弥和一只小猴正抬着一捆小松,前去种植。画面题诗:“双幢垂冷涧,黄蘖古遗踪。火劫千间厦,烟荒四壁峰。夜来曾入定,岁久或闻钟。且自偕兄隐,栖栖学种松。”此时的他,与烟云为伴,与猿鹤为友,自有一种超拔世俗的气度。
青年石涛在南方云游,从“从武昌道荆门,过洞庭,经长沙,至衡阳而返……居久之,又从武昌之越中,由越中之宣城。”他在安徽宣城十余年,与当地文人墨客梅清、汤燕生、施闰章、黄砚旅等相交,往来于歙县、太平、黄山、宣城、芜湖一带。石涛和梅清的画风很相似,朋友间的影响从笔墨中就能看到。新安江、黄山、白岳……安徽的奇山秀水也是石涛的老师。
李驎在《大涤子传》中说他,“既又率其缁侣游歙之黄山,攀接引松,过独木桥,观始信峰,居逾月,始于茫茫云海中得一见之,奇松怪石,千变万殊,如鬼神不可端倪,狂喜大叫,而画以益进。”
造物主赋予山川的,是无可名状的雄奇壮美,让他禁不住瞠目结舌、忘情大叫。“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峰无不有。事实不可传,言亦难住口。”造物的灵机,注入到他的笔下,于是他下笔处奇峰罗列,烟云变幻,让人如入仙境。梅清看到他画的《黄山图》,禁不住赋诗赞叹:“石公贻我图,恍惚不可解。绝巘阴森四壁寒,云峦窅冥惊漫漫。玉屏五老争拱立,海门九龙纷乘骖。骤疑仙峤合,转讶真宰通。卧游当岳表,乃在天都峰。天都之奇奇莫纪,我公收拾奚囊里。掷将幻笔落人间,遂使轩辕曾不死。”
责任编辑:宋宝颖
王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