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张阿姨相遇于2019年的冬季,从那天起,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个“每周六相见”的约定,开启了一段5年不渝的志愿相伴时光。
我们口中的“张阿姨”,是一位视力受损、腿脚不便的老人,平日里,她只能依靠听觉和触觉感知环境。第一次见面时,面对我们的热情与关心,张阿姨有些不知所措,她看不清我们:“你们是来自哪里的志愿者?”
5年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陆续组织了54名志愿者,围绕张阿姨的实际需求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照顾、排解空巢老人心灵空缺,有效改善了张阿姨的日常生活。
每周六的清晨,我们一行4名志愿者都会伴着天边初现的鱼肚白,搭乘1小时的公交车前往张阿姨的住处。梳理购买清单、打扫房间、维修设备……张阿姨生活里不少小事都由我们来代劳,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前往菜市场,为张阿姨买好下周要吃的蔬菜水果。大多时候,张阿姨会和我们一起去菜市场挑选。每周推着张阿姨往返于人流涌动的菜市场,砍价、挑选果蔬早已练熟练,贴心地帮助拎拿、将心比心去倾听已然成为我们的习惯。
“你们是不是川农动科的志愿者啊,又来做志愿了哇?”不少商家记住了我们的红马甲,有时看到我们来,他们甚至会微笑着为我们多降一点价。
在5年的陪伴中,我们和张阿姨间已跳脱了简单的对接帮扶关系,更多的是双方情感上的羁绊。每当张阿姨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难时,她首先想到的便是我们这群青年志愿者。
平时,张阿姨喜欢和我们拉家常、回忆过去。有一次,她对我们说:“和你们待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心态变得年轻了很多。知道每周六早上你们在大太阳底下为我打伞、推轮椅,我心里真的非常感动……”这一刻,我们之间深厚的情感与爱得到了具象化。虽然视力受损,但张阿姨可以从声音和行为习惯分辨出每一名志愿者,甚至可以准确地叫出每一名志愿者的名字。
5年相伴,从最初的相识到如今的亲密无间,这段由爱心连接起来的关系正在不断加深。未来,我们将以爱之名继续帮扶行动,书写更多属于动科青年与张阿姨之间的故事,用青年志愿者的公益之行给予弱势群体最炽热的关怀。
(指导教师:舒正悦)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 郭燕积 张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