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朝霜降两分阴阳(散文)

何静艳(26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11月05日   07 版)

    若一朝霜降,便两分阴阳。

    江南多雨,料料峭峭,淅淅沥沥。氤氲在烟雨朦胧中的江南,一年四季似乎总在潮湿着。至深秋,雨似乎哀愁了,静寂了,不敢造次了。天意渐寒,肃杀,阴沉,带着无尽的萧瑟之意。这时,那雨化为寒露,在愈发寒冷的深秋里,终于霜降了。所谓“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对于秋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唯有霜降时节,人们才忽而明白,金秋已踩着十月的边界,站在秋冬之交两分的阴阳里,倏忽间迈向凛冬。

    霜降,秋露凝而降霜,冷冷的,从淡淡的白露,再经过阴沉的寒露,终于凝露成霜。“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这霜结得极为不易,晶莹透亮的露珠在四处弥漫的寒气之中,默默凝结,凝成一片片的六芒星状物,最后在不经意间,以一种极其震撼的力量汇成天地间的一片银白。此时的暮秋已迎来终结,肃杀萧瑟,不复早秋的清朗,但却愈加成熟。若说早秋是清浅婉约的多情诗人,那暮秋便是执剑走天涯的剑客,饱经江湖的风雨,而作为暮秋的第一场早霜,无疑是剑客手中那柄利剑,锋锐无比,直教人心中发颤。

    霜降,理当如此无情,哪里去绕那些哀哀愁愁、情情怨怨,就该果断一剑,斩断哀丝,分出个天地阴阳来。

    霜降时节多霜。可白日几乎是见不着霜的,须是晴朗无风的月夜,在低于零摄氏度的温度下,靠着残留不多的水汽,于高川山涧中、乡野田垄上,形成细密的冰针,慢慢凝结成六角的霜花,晶莹透亮。于是,那冷冷的霜便落在屋顶上,落在窗沿边,落在急切归乡游子的心间。上大学后,路远情长,我变得格外想念家中的父母,霜降时节虽冷,但一想到家中老母已备下的厚厚的棉被,心就热了,看这白霜,也热了。霜已降,夜稍寒,微微白霜,沁着丝丝寒气,在无人的深秋月夜中,倒映着凌凌月辉,沉寂,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我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白日虽说见不得降霜,但在晨启的第一缕曙光划破黑暗之际,霜仍是在的。那时的霜儿早已没有前日夜里的凛冽,却是消融了一些,透着润润的水光,竟是别有一番滋味。那霜,站在黑夜与黎明的边界上,用自身的霜白划出了一界的阴阳,迎着旭日初升的晨曦,伴着早起一声响亮的鸡鸣,和着林间低浅的虫吟声,霜融了,人也起了。

    犹记得儿时住在乡下,一个被小山环绕包围的村庄里。因父母在外做生意,我被托给年迈的奶奶,所以上学这件事全凭自己完成。清晨的天还是蒙蒙亮,我就已伴着残留着的月夜余光,慢慢摸索前行。一路上深重的寒霜深深浸湿裤腿,口中粗喘的热气升腾,附和着剧烈跳动的心脏,一声接着一声,着实令我不安。可当踏上那座小山头,看到田畈间密密地铺上一层白霜银边,绵延至远处望不到边际,登高远望,天地宽广,好像触手就能握到那轮悬挂的月亮,我却有说不出的畅快与肆意。

    霜降是无情的、残酷的,“风刀霜剑严相逼”说的便是此意。“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在缕缕寒气中,万物都消寂了,地面上的生物已禁受不住这肃寒了,于是,草黄凋敝,白霜终是重重地覆在了地上,不掺杂一丝怜悯。残花败叶混合着黑沉污脏的泥土,在行人纷纷攘攘的践踏下,哪里还有陆游口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仁慈。不过,最令人可惜的却是一池的荷花了,一场霜降,花瓣败落,跌进黑黢黢的池塘,洁白的花瓣染上污泥,不复清白,终是“荷败千池萧瑟岸”,可真无情。

    不过,莫要认为霜降过后,这世间的一切都销声匿迹了。天地最是讲究阴阳协调,这秋天少了一些东西,便给它补齐一些东西。霜降一来,蜇虫褪去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蛰伏在地下黑暗的洞穴之中,沉眠积蓄能量,只等来年的春天,再次复苏;霜降后最美的莫过于红枫了,杜牧曾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树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渲染上火红色,如霞似锦,在茫茫的白霜中,烧出一片绚烂的火海,而这片火海,也驱散了不少秋日寒意;不止是红,也有黄,唐太宗有言:“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深秋寒夜,清冷月光泻在阴凉的玉阶上,于是阶上凝结上细密的白霜,而阶前岸边的秋菊正映着寒霜,吐露心蕊。

    霜降,处在天地阴与阳的界线之上,一手连着枯败,一手伸向生机。

    霜降大约是一年中农民最钟爱的节气了,也是“三秋”最忙碌的时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降过后,南方的晚稻熟了,北方的大白菜即将在立冬后收获了,等待这些庄稼收割完后,拔除秸秆,耕翻整地,待田间铺上一层薄薄的寒霜,在这之下孕育着新的生机,期待着来年的又一次大丰收。阴和阳就在这周而复始的播种、收获中轮回着,彼此区分,却又两者交替融合,就像太极的阴阳两鱼,相互环绕,化为太极阴阳图,生生不息。

    若有一朝霜降,便阴阳两分,后始而相交,阴阳调和,万物皆宁。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居长夏 听蝉鸣(散文)
一朝霜降两分阴阳(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