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夹馍
初到西安,坐在大巴车上,沿途看到的几乎都是肉夹馍的招牌。父亲好奇,就问导游:“你们这里这么多肉夹馍,到底哪家最正宗,最好吃?”“魏家凉皮!”导游毫不犹豫地回答。
下车后,夕阳余晖洒满街道。父亲迅速解锁手机,滑动屏幕,地图上的标识闪烁,导游所说的那家店在附近竟有几十家之多。父亲领着我和母亲穿梭在繁华的街头巷尾,希望能在这黄昏时分,满足我们的味蕾。父亲拍着胸脯:“来西安就要吃最正宗的!”母亲又气又笑:“满大街的肉夹馍你不吃,就非要吃那又贵又远的!”父亲只是埋头走着,并不理会母亲。
走了一阵,便到店家门口,黑色的门楣上大大的、白色的“魏”字,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推开门,一股特有的面食气息弥漫在整个空间。菜单上琳琅满目,除了诱人的凉皮和肉夹馍,还有各式各样的米粥。父亲迫不及待地点了单,一家三口坐在小桌前静静等待着美味的到来。
不久,肉夹馍上桌,香气氤氲着,仿佛灌满了我的呼吸道,沁入了我的五脏六腑。轻咬一口,酥脆的外皮在口中破裂,释放出香浓的味道。咬下第二口,鲜嫩的肉质与肉油在舌尖交融,肉香四溢,醇厚的滋味在口腔内逐渐扩散,蔓延到心尖。回头一看母亲,却发现没有我这般陶醉,她咬了两口,便递给了父亲。我和父亲一脸茫然,母亲淡淡道:“没有合肥的好吃。”
我吃过合肥的肉夹馍,那是家乡的味道。白馍馍一分为二,夹入鲜嫩多汁的肉质,轻轻压实,有的还点缀两片翠绿的生菜叶,宛如现代版的汉堡,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烧饼同样可圈可点,中间切开,夹上羊肉,酥脆与肉香交织,令人回味无穷,也有人称为“肉夹馍”。可这西安的肉夹馍,别有一番风味,也不知为何母亲要说不好吃。
吃饱喝足后,我们一同回酒店。路上母亲跟我们讲起她的故事。上中学时,物资匮乏,天天吃了上餐没下顿,外婆为了养活3个孩子,自己省吃俭用,每逢过节用自制馍馍包上咸豆角和一片腊肉,就算给孩子们加餐。“那才叫个美味,那才是最正宗的肉夹馍呀。”母亲的脸上洋溢起笑容。一路上,她还谈到我亲手给她做的凉皮,外公为她炒的豌豆,父亲在她生病时熬的稀饭……她说,这些才是真正的美食。
我恍然大悟,并不是西安的肉夹馍不好吃,而是在母亲的认知里,美食的真谛不在于其外在的色香味,而在于其背后的情感。那些家常菜,才是母亲心中最珍贵的味道。
壶口瀑布
之前看过一张明信片:黄河壶口瀑布如千军万马,奔腾而下,水势汹涌,仿佛声震天地。瀑布下方,黄浪翻滚,激起层层白色浪花,犹如大自然的乐章在此奏响。阳光斜照,瀑布上空形成一道绚丽的彩虹,壮观而神秘,令人叹为观止。
今天我也有幸来到了壶口瀑布,欣赏这千年的奇丽景观。沿途,巍峨的山峦如巨石堆叠成峰,连绵不绝。黄河的支流蜿蜒曲折,宛如丝带在大地间穿梭,水面宛如平镜,静谧得连风似乎也屏住了呼吸,忘却了舞动。这静谧与深邃,与网上看到的那汹涌的黄河形象截然不同,令我疑惑不解:不是说黄河壶口瀑布雄伟壮丽,为何如此平缓?不会遇上了枯水期吧!
怀揣着忐忑,我们到了壶口瀑布景区门口。下了车,水流声如万马奔腾般如雷贯耳。抬头,只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股脑地倾泻下来,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仿佛携带着千年的沧桑,怒吼着,咆哮着,水花激起,唤醒了千年的民族精神。
我们准备拍照,导游却笑着说道:“这还是门口呢,没什么好拍的,来!我们一起进去瞧瞧!”进入大门,沿着路直走,下台阶,我一路小跑到了瀑布边。
只见河床及两岸高大褐黑的岩石在此突然收拢,犹如一个壶口,紧紧夹住了滚滚的黄河之水。岩石前方,地势下降,看似平静的黄河水奔涌至此,就像一个温顺的壮年被突然激怒,跳起来,奔跑着,咆哮着,奋勇向前,形成了一道雄伟的瀑布。
瀑布倾泻而下,宛如千军万马从高空奔腾而来,气势磅礴。强大的水流搅动空气,形成团团阵风,裹挟着沙砾和瀑布溅起的水雾,扑在脸上,干涩而又湿润。浪花拍岸,声响轰鸣,滚滚的浪声掩盖了岸边人们的交谈。隔河相望,对岸的人们挥舞着手臂,热情地招呼着。河水在此分界,一边是陕西的厚重,一边是山西的悠远,两省隔河相望,共同守护着这条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离开壶口已是黄昏,“长河落日圆”,回望黄河,落日与黄河融为一体,显得格外壮观。这奔腾的黄河,不仅见证了古人的智慧与铁骨,更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展现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气概。
大唐不夜城
之所以选择来一次陕西行,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大唐不夜城的憧憬与向往。最早知道大唐不夜城,是在2024年的春晚上。《山河诗长安》里,大唐不夜城灯火璀璨,游人如织,“李白”与游人齐诵《将进酒》,那一情景让人记忆犹新。
坐在大巴车上,我就跟爸爸再三嘱咐,一定要到不夜城,一定要让我穿唐装,美美地拍照。想到自己一袭汉服,与唐装“仕女”擦肩而过,穿行于贞观之治雕塑群,与“李白”吟诗作对……心中不禁满怀期待。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在兵马俑、华清宫转了整整一天,终于来到了大唐不夜城。此时的我已一身疲惫,加上天气闷热,在一家唐装店门口探头一看,黑压压的一堆人在排队等着化妆试衣,我彻底死了心。
大街上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我却仿佛被黑色迷雾笼罩。视线所及,只有那深不见底的黑色,它吞噬了色彩,淹没了嘈杂,让我在这繁华的世界里,孤独地寻找那一丝光明的裂痕。
忽地,我看到两个身着唐装的丽人淡扫蛾眉,华裳翩翩,她们结伴而行,与身后场景相融,交汇出一幅流光溢彩长安夜的华美画卷。我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姐姐,我能和你们拍个照吗?”两位姐姐欣然应允。“我们一起逛逛吧。”拍完照片,我与她们并肩而行,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开启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大唐之旅。
脚下的青石板路,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依旧坚固平滑,仿佛在低语着过往的辉煌。两旁的商铺,古色古香,大红灯笼高挂,映照着各种精致的玉器、丝绸和字画,每一样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我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耳边不时传来商贩的吆喝声和行人的谈笑声,仿佛置身于大唐盛世的繁华之中。姐姐们裙摆摇曳生姿,与这大唐的夜景融为一体,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仙子。
夜幕渐深,我们决定拐进大唐不夜城的小巷。那里灯火通明,各种小吃摊前围满了人,香气四溢。我们品尝了糖葫芦、肉夹馍等特色小吃,那味道弥漫全身,令人回味无穷。我们沿着街道继续前行,不时驻足观赏路边的表演。有唱戏的,有耍杂技的,还有吹笛的,每一个表演都充满了大唐的热情与活力。与姐姐们分别前,我给了她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是她们让我明白,并不是非要穿唐装才能体会到大唐不夜城的繁荣,更重要的是心里装着大唐的历史,自己便也成了谪仙人。
(指导教师:陶灿灿)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安徽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北校八(13)班 张昕宇(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