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故乡户村——冀南平原上的一座小村庄。
那年,初到户村的雀爷踞坐在村口,撩起裤腿,露开跛了的一足。“各位乡里乡亲!这脚是在俺村救火时被木梁砸断的!还好救出一个孩子!如今逃难到户村,俺会些木匠手艺,望各位多多关照!”饿极的雀爷没命吆喝着。乡亲们见他衣衫褴褛十分可怜,又是因救火残了一足的,就收留了他。
就这样,外乡人雀爷在户村立了足。大伙不知他真名,见他瘸了一足,又头发花白,都唤他瘸爷。后又觉瘸爷不雅,故称雀爷。
雀爷是个老实本分的手艺人,平日没什么嗜好,唯好一口显摆。显摆什么呢?大槐树下人群密集处,雀爷端着大茶缸,裤腿一撩,露出不自然内弯的黑脚踝,似一支枯枝;指着那蜿蜒爬满的烧伤疤,似一股爬满枯枝的暗红藤蔓,大谈救火往事。
后来,雀爷自己都觉得这事说烂了,就踞在树根下,健足蜷起,跛足瘫在地上,大谈家乡物产丰盈,大谈家乡人美民朴。有后生娃不服,呛他:“还不是逃难来了?”雀爷黑脸登时紫红,嗫嚅不语。
过了数年,户村逃难来一木匠,竟与雀爷同村。同村之谊,理当照顾,木匠借住在雀爷家,二人合伙做起木匠生意。
过了月余,木匠竟被雀爷赶出家门。旁人问之,雀爷答,二人脾气秉性不合。
又过数日,村中传起风言风语,说雀爷救火是真,可那火是雀爷放的!因雀爷和邻居起纠纷,雀爷一怒之下放火烧房。不料火势波及雀爷房子,雀爷救火不及,被砸断一足,救出孩子之事自然是无中生有。
大槐树下,旁人问及雀爷,雀爷连忙摇头摆手否认,扭头却一瘸一拐回了家。那蹒跚的步履拖沓,跛足与地面来回摩擦,似一声声痛苦的呻吟。
此后,雀爷照旧踞在大槐树下,健足蜷起,跛足瘫在地上。只是不再显摆,眉头紧锁,默然不语。旁人见他这样,倒也无人再提及此事。
夜晚,狂风呼啸,飞沙走石,人不能睁目。忽地一阵狂风,村口土地庙焚纸炉的灰烬打着旋儿飘散,仿若飞舞的黑蝴蝶,飘飘然落在庙中布幔上。
火!大火!木匠被雀爷赶出家门后,就暂住在村口土地庙中。
雀爷急忙一瘸一拐地赶到村口,大火奔腾,似脱缰野马,肆意蔓延,旁人避之不及,不敢上前救人。雀爷一咬牙一跺脚,竟健步如飞,钻入火海!少顷,火海中吐出两道烟熏火燎的人影,众人急忙上前救治。瘦小的那人是木匠,他被毒烟熏晕过去,一阵喂水掐人中后悠悠醒转。高大的那人是雀爷,额头一个触目惊心的血洞正汩汩流血,烧断的木梁砸中了雀爷!
黎明,雀爷没挺过来,咽了气。
木匠痛哭流涕。他与雀爷只是同乡,并不同村,露出马脚后被雀爷赶出家门。之后他怀恨在心,散布谣言,其实他根本不知雀爷的往事。乡亲们得知真相后都连连叹息,后悔当初在大槐树下暗自议论雀爷。
后来,村中派出一人去雀爷的村子报死讯。回来后,那人却面色古怪。因为雀爷村中人说他就是一个老实木匠,从未救过火。跛了的那足是因儿时调皮摔断腿,血止不住地流,郎中拿烧红的铁钎烫住伤口止了血,骨头却没接好。
众人面面相觑,心口好像压了一块巨石。
数日后,一座墓碑立于村口:两度救火英雄张(我只知雀爷姓张)之墓,永远铭记,英名不朽——全体村民敬立。
如今,那块墓碑早已不知去向,雀爷的真名也就不得而知,只留下救火的故事还在老人间流传。
一次年节祭拜时,堂弟不慎点燃坟旁的枯枝堆,险些酿成一场小小的火情。路旁一位牙齿掉光了的老人见状特意拄着拐杖前来教育我们,我就此得知了雀爷的故事。
听完故事后我感慨:户村的乡亲们心真善呐!老人拐杖一戳,佯怒说,难道雀爷不心善吗?!
责任编辑:周伟
河北邯郸市丛台区兼庄乡中心校教师 李亚鹏(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