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12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雪夜(小说)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 荣敏妃(19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12月03日   01 版)

    大雪纷飞那天,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地想到了林冲雪夜上梁山。万籁俱寂心如死灰那天,他只说了3个字:“好大雪。”课件上解析的词总是苍白无力,我觉得这3个字就已经写清了所有模糊的、清楚的情绪,但在流露出来时却是异样平静。

    奶奶走得早,爷爷一个人过了半辈子。孩子长大后各奔东西,然后在各个角落生根筑巢。虽是四世同堂,家里人除了过年的时候平时很少回来,就算是回来了也很少跟爷爷说话。爷爷记性不好,耳朵又背,话题永远是翻来覆去的那几个。

    天色暗的时候,爷爷经常坐在院子跟我聊天。他侧对着堂屋,大半边脸隐在黑暗里,明亮的烟头像一团凝固的火。他说这个月发了养老金,又问我上学时小姑有没有照顾我。他经常在院子口一坐就是一下午,偶尔让我帮他调手机。他总是悲天悯人,能原谅所有的事情。小时候我被同村的男生骂哭了,他去那个男生家理论了一番,除此之外,没见他再为任何事情硬气过。

    前几年村里总有几个老人会来串门跟他聊天,远远地喊一声他的名字,然后和爷爷一起坐在院子前那颗大石头上。后来,总来串门的老人陆续离世,我虽然不认识那些老人,但他和我说起时,我还是很认真地回应着。他说完总是低叹一声。

    过完年,家里人这个工作忙,那个要照顾生意,陆陆续续离开,不到初十已经走得精光。家人开车走的时候,照例都是要放鞭炮洗风尘,而他总是站在喧闹的鞭炮声中,沉默着迎接属于自己的孤寂。

    不知不觉到了我要上学的日子。凌晨3点,我起床准备赶车离开。爷爷从榻上起来,在一个堆满杂物的陈旧的纸箱里翻找着东西。塑料袋、麻袋和瓶子、布料摩擦的声音窸窸窣窣,伴着窗外的风雪声,偶尔夹杂着他微弱的轻叹声。

    翻了几分钟后,他黝黑而皱起的手里捏着两张崭新的红色纸币,有些抖地塞到我手里:“这200元你拿着。”

    “我不要,你给我钱干什么?”我把手放到背后。

    “你拿着。”他捏着钱的手没有收回去,语气有些急切地命令,“别让你大爷的小孩知道。”

    “都说了别给了。你留着自己花不行吗?”我也提高了音调。

    爷爷收回了手,又大叹一口气,低着头,身子蜷着,像是没有买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4点的时候,雪还没停,路上积了厚厚的雪,静静的夜里,鞋子踩在雪上咯吱咯吱响。他送我上了车,把书包从三轮车拿下来递给我,然后撑着那把伞站在车后面。我把包放下来,翻开夹层想找耳机,突然看见一抹鲜艳的红色——是那崭新的200元。

    我转头,车窗还没有关,冷风簌簌地透进来,尾灯照着他厚重而又发旧的黑棉袄,还有他如同沟壑的皱纹和已经稀疏如枯草的头发。他呼出的白气在空中飘散着,像乡村的一缕缕炊烟。他兴许是觉得冷,抬起手放在嘴边揉搓着哈着气,然后把没拿伞的左手塞到右手的袖子里。我说不出话,他看着我,脸上的沟壑渐渐舒展开来,堆在眼角和额头,“到学校了给我打个电话。”

    伞倾斜了一些,雪落在他的肩头,不知不觉就堆了起来。

    好大雪。我心里只有这句话。好大雪。

    责任编辑:毕若旭 曹竞

马亿:写作和我的人生相挂钩
为锦再点一瓣花
以青春之名接力逐梦
再访老兵
《阿来游记》:赤子心归处,故乡忧思情
《好东西》:直击人心的真实感
养猫记(散文)
雪夜(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